湖泊演變史 | 武漢為什麼會被稱為百湖之市?

國慶十一假期,相信很多人都會選擇來武漢的東湖玩。80餘平方公里的武漢東湖可謂處處皆風情,湖山秀麗,島渚星羅,美不勝收,自然深受大家喜愛。


湖泊演變史 | 武漢為什麼會被稱為百湖之市?


其實除了東湖,武漢的湖泊還有很多。武漢市素有“百湖之市”的之稱,共有大大小小湖泊166個。


武漢市城市湖泊可分為東沙湖水系、湯遜湖水系、北湖水系、墨水湖-龍陽湖-南太子湖(北太子湖)水系、東西湖水系等湖泊群。


湖泊演變史 | 武漢為什麼會被稱為百湖之市?


坐擁長江與其最大支流漢江、星羅棋佈般湖泊的武漢,加上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其享受到了極好的地利和舟楫水利之便。


元滅南宋之後,武漢地區(武昌)取代了荊州地區,成為了新生的行省治所(行政中心,即省會),在以後的歷史進程中,武漢地區的行政地位再也沒有動搖過。


Lake Evolution


◆◆◆



01

成因類型


從成因上看具有明顯地域差異性,武昌區、洪山區、江夏區、新洲區的湖泊以壅塞湖、河谷沉溺湖為主;江岸區、江漢區、礄口區、漢陽區、東西湖區、蔡甸區、漢南區、黃陂區的湖泊以河間窪地湖、河流遺蹟湖為主。


武漢主城區湖泊分佈縮略圖▼

湖泊演變史 | 武漢為什麼會被稱為百湖之市?


成因類型的差異與武漢市地理位置和周邊地理環境有很大關係,武漢城市湖泊的演化,明代以前以自然演化為主,明代以後人文痕跡愈來愈濃。


江漢平原及周邊地形圖

(圖源:星球研究所)▼

湖泊演變史 | 武漢為什麼會被稱為百湖之市?



02

地理位置


從地理位置上看,地利條件極佳的“江漢平原”,湖泊眾多(江漢湖群)、地勢低平、河網密佈、土地肥沃,素有“魚米之鄉”、“湖廣熟,天下足”的美譽。


如今湖北的湖泊多數分佈於鄂東南地區,這裡的湖泊面積較大、數量較多,位於鄂東南的武漢,恰巧處於江漢平原的較邊緣地帶,從廣義上說,武漢的湖泊也是江漢湖群的一部分。


湖泊演變史 | 武漢為什麼會被稱為百湖之市?


第四紀以前,泛江漢平原一帶已下沉為陸凹地,逐漸形成湖盆,出現了巨型大湖“雲夢澤”。


雲夢澤範圍圖▼

湖泊演變史 | 武漢為什麼會被稱為百湖之市?


長江、漢江及其他河流的改道和擺動運動使雲夢澤消退,伴隨著江湖的相互作用,雲夢澤被分割成眾多更小的湖泊,原雲夢澤一帶成了湖泊和沼澤共存的地區,越往後大湖泊化小,小湖泊再化小,沼澤消失,露出水面的穩定陸地越多,雲夢澤進而消失,剩下的是低平的平原和星羅棋佈的湖泊。


雲夢澤部分區域細節圖▼

湖泊演變史 | 武漢為什麼會被稱為百湖之市?



03

湖泊沉澱物


從湖泊沉澱物上看,中國第四紀地質研究顯示,武漢地區的地質主要由湖積物、洪積物、沖積物和殘坡積物構成。


在三萬多年以前,武漢地區大部分區域仍然泡在水中,距今三萬年之後逐漸有大片陸地露出水面。


湖泊演變史 | 武漢為什麼會被稱為百湖之市?


在漫長時間裡,漢江匯入長江處(也稱漢江三角洲)一直往東推移,直到明成化年間基本定型。


歲月變遷,河流改道與擺動,一方面河流中夾帶的泥沙和生物殘骸淤塞了湖泊,使較大的湖泊被分割或萎縮,另一方面河流改道可以會瀦水成湖,武漢的天然湖泊如此形成。


它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地球上,在地理學中的價值包括了自然生態價值和經濟社會價值,對於市民們來說湖泊的作用更是實實在在的,它與人類的關係越來越密切,甚至對人類的文明進步產生著巨大的影響。


本文由掌上武漢整理發佈,轉載請註明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