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丸濟世德!他是億萬中國人的救星,我們都欠他一聲“謝謝”

說起“糖丸”,相信很多80後90後都不陌生,甜甜的一顆小藥丸,裡面包裹的是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而

它的研發者,就是被無數國人尊稱為“糖丸爺爺”的顧方舟。他是我國脊髓灰質炎疫苗研發生產的拓荒者,他研發的“糖丸”更是護佑了幾代中國人的生命健康,使中國進入無脊髓灰質炎時代。

一丸濟世德!他是億萬中國人的救星,我們都欠他一聲“謝謝”

1955年,一種傳染性病毒在我國肆意流行,患者多是5歲甚至3歲不到的兒童,感染此病毒後會導致肢體癱瘓甚至死亡,這種病就是“脊髓灰質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小兒麻痺症”。

眼看傳染人數越來越多,國家決定研發可抵抗該病毒的疫苗,而從蘇聯留學主修病毒學專業的顧方舟成了最佳人選。1957年,31歲的顧方舟臨危受命,帶領7位科研工作者在雲南昆明西郊的玉案山開始了攻克“脊髓灰質炎”的研究(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研究所的前身)。

一丸濟世德!他是億萬中國人的救星,我們都欠他一聲“謝謝”

據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回憶說:那時的防傳染疫苗主要分兩種,減毒活病毒疫苗和死病毒疫苗,我國採取哪種免疫策略成了最為棘手的問題。而時任研發小組組長的顧方舟應於當時小兒麻痺症的傳染性和我國的貧窮國情,從人群的最大利益化出發,決定推行減毒活疫苗的免疫策略。

在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之下,1959年年底,我國首批通過動物臨床實驗的減毒活疫苗誕生了!但動物畢竟和人不同,這批減毒活疫苗究竟能不能用在人身上還得實驗,考慮到小兒麻痺症多發並於七歲以下的兒童,因此這實驗也必須在兒童身上做。

一丸濟世德!他是億萬中國人的救星,我們都欠他一聲“謝謝”

經過數日的考慮,顧方舟作出了一個決定,一個讓所有人聞之感動的決定,他竟拿自己不滿一歲的兒子顧烈東做臨床試驗!顧老後來回憶當初那個選擇說道:你自己的孩子都不敢喝,你能讓別人去喝嗎?

而在顧烈東喝下疫苗的十天實驗期內,顧方舟每天都心驚膽戰,天下父母心,誰不愛自己的孩子?“孩子還好吧”成了顧方舟和同事每天見面的第一句話。很快,十天實驗期過去了,顧烈東也無任何異常情況,至此,脊髓灰質炎疫苗大獲成功,開始在全國打響“脊灰”殲滅戰。

一丸濟世德!他是億萬中國人的救星,我們都欠他一聲“謝謝”

後來,顧方舟考慮到液體疫苗需要在低溫下保存,而冰箱在當時那個年代並不普及,於是,經過改良的糖丸疫苗出現了,並迅速在農村推廣。1978年,我國實行免疫計劃,小兒麻痺症發病率呈波形下降。

2000年,“中國消滅脊髓灰質炎證實報告簽字儀式”在北京舉行,已經74歲的顧方舟作為代表,簽下了自己的名字,我國也正式加入無脊髓灰質炎國家的行列。

一丸濟世德!他是億萬中國人的救星,我們都欠他一聲“謝謝”

2019年1月2日,92歲的顧方舟與世長辭,在顧老生命的最後時光,他緊握住後輩的手留下最後的遺言:我一生做了一件事,值得……值得……孩子們快快長大,報效祖國。”而在前不久的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的評選中,研發脊髓灰質炎疫苗,拯救無數孩童的顧方舟上榜。

組委會給他的頒獎詞如下:捨己幼,為人之幼,這不是殘酷,是醫者大仁,為一大事來,成一大事去,功業凝成糖丸一粒,是治病靈丹,更是拳拳赤子心,你就是一座方舟,載著新中國的孩子,度過病毒的劫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