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腎臟概述

腎臟的生理作用主要是排洩代謝產物及調節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維持機體內環境穩定。

血液透析是終末期腎臟病患者腎臟替代治療的方式之一,它可以模擬腎臟的排洩功能將體內毒素、水分排出體外,以減輕症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那麼,血液透析患者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01 堅持規律血液透析治療

對終末期腎臟病患者進行充分的血液透析治療是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減少或避免併發症(腎性貧血、腎性高血壓、腎性骨病、繼發性甲旁亢、心腦血管事件、皮膚瘙癢)、恢復社會功能、改善預後的重要保證。

血液透析患者的殘餘腎功能有限,規律的每週三次血液透析治療可以保持患者的血容量及體內毒素在一定程度內波動,減少內環境大幅度波動對人體的危害;同時可避免體內過多蓄積的水分及毒素在短時間內(4小時)快速清除而導致患者出現乏力、低血壓、肌肉痙攣、噁心、嘔吐、頭痛、頭暈等不良反應。

因此患者應遵醫囑,按時接受血液透析治療,不可隨意中止透析,以免加重病情。

血液透析患者,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02 注意飲食控制

適當限水、限鹽,避免高鉀、高磷食物攝入。控制液體總量,兩次透析之間增長的體重最好不要超過幹體重的3-5%。血液透析患者每日飲水總量可為前一日尿量加500ML,如果出汗量增多,可適當增加。

在透析間期,除了要控制水分的攝入外,更重要的是儘量少吃鹽,包括醬油、味精等調味品的攝入。高鉀血癥可導致患者隨時出現心臟、呼吸驟停,因此應嚴格限制高鉀食物如:香蕉、橙子等水果,蘑菇、紫菜、銀耳、蓮子、桂圓、黃花菜、乾紅棗、捲心菜、土豆、玉米、堅果、蜜餞等。

血磷過高可引起繼發甲旁亢,繼而發生腎性骨病,因此應限制高磷食物的攝入,如:蛋黃、動物內臟、全麥麵包、巧克力、乳酪、芝麻、可樂、咖啡、禽肉類、茶等。

血液透析患者,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03 充足的熱量、優質蛋白飲食

患者的營養膳食原則是充足的熱量、優質蛋白飲食。推薦至少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入35千卡的熱量來維持目前的體重。蛋白質的攝入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1.5克,優質蛋白的來源主要有牛奶、雞蛋、肉類等。不鼓勵在透析期間進食飯菜,因為這可能更容易出現低血壓等透析併發症。

04 改善貧血狀態

貧血的常見症狀有:面色、結膜、甲床蒼白,呼吸困難,乏力、疲勞,頭暈,心悸不適,睡眠欠佳等。改善貧血的方法包括合理應用促紅素、鐵劑、葉酸、維生素B12等,另外羅沙司他是一種新型治療腎性貧血的口服藥物,在血液透析合併微炎症狀態、ESAs低反應性的患者中顯示出非常明顯的療效。

05 合理控制血壓、血糖

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在透析當天應根據血壓及血糖情況酌情調整降壓和降糖藥物劑量,以免透析過程中出現低血壓和低血糖,影響透析的進行。有些降壓藥半衰期長,過量或長期服用可導致透析過程中的低血壓,應引起注意。血液透析可以清除葡萄糖小分子,因此應注意血糖的監測。

血液透析患者,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06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線

血管通路(包括深靜脈留置導管和動靜脈內瘻)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線。對於深靜脈導管,應保持局部清潔,儘量減少插管處之體的屈曲,注意固定的縫線有無脫落,導管有無脫出等。對於動靜脈內瘻,每次治療結束後的壓力要適當,注意有無震顫、有無血管雜音,在透析期間禁止在內瘻上進行注射、抽血,內瘻一側肢體應該避免壓迫,包括測量血壓。

07 適當調整抗凝劑的應用

自我觀察有無出血情況,大小便顏色,皮膚有無出血點、淤斑等,根據病情適當調整抗凝劑的應用。

08 其他注意事項

保證適當的運動,充足的休息和睡眠,要對治療有信心和耐心,保持身心愉快、心胸開闊,積極配合醫護,定期複查、評估血液透析質量,如血常規、離子、甲狀旁腺激素、鐵系列、腎功、肝功以及胸片、心臟彩超等;根據檢查結果,制定合適的透析方案,保證透析效果,使廣大透析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更好的提高。

聲明: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哈爾濱市第一醫院腎內科

作者:朱琳

轉載非商業用途僅供交流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