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互懟,我更好奇陳凱歌是如何將大導風範,丟得如此徹底?

《演員請就位2》迄今為止產生了兩個年度名場面,郭敬明李誠儒互懟是一個,陳凱歌內涵李誠儒是一個,相比於後者,前者並不是那麼讓人意外。倒是陳凱歌,沒想到居然親手打碎了濾鏡,一步步弄丟了大導演地風範。

比起互懟,我更好奇陳凱歌是如何將大導風範,丟得如此徹底?

不可否認,《無極》是導火線,但明知《無極》是陳凱歌心中的一根刺卻還硬要去碰的李誠儒也不無辜,那時大部分人只多多少少覺得陳凱歌有些小氣。

比起互懟,我更好奇陳凱歌是如何將大導風範,丟得如此徹底?

直到《甄嬛傳》下來,才發現陳凱歌那是真的聽不進一點批評了。給陳宥維A卡,是壓碎濾鏡的最後一根稻草。

比起互懟,我更好奇陳凱歌是如何將大導風範,丟得如此徹底?

明麵人都看出來《甄嬛傳》三人,陳宥維是表現最糟糕的那個,但陳凱歌偏偏給他A卡,給出的理由還是鼓勵。

比起互懟,我更好奇陳凱歌是如何將大導風範,丟得如此徹底?

比起互懟,我更好奇陳凱歌是如何將大導風範,丟得如此徹底?

有沒有覺得這一幕很似曾相識,完全可以對照郭敬明給何昶希S卡,有意思的是那時候郭敬明也說是鼓勵。

比起互懟,我更好奇陳凱歌是如何將大導風範,丟得如此徹底?

當時陳凱歌是怎麼表現的?難道不是公正不阿只愛實力派嗎?怎麼如今就換標準了?怎麼不覺得對其他演員不公平了?這就是雙標啊,因為陳宥維是自己組的演員。

比起互懟,我更好奇陳凱歌是如何將大導風範,丟得如此徹底?

比起互懟,我更好奇陳凱歌是如何將大導風範,丟得如此徹底?

陳凱歌的導演風格有著極其強烈的浪漫主義,他也堅信感情是人類史上最偉大的東西,所以此前他讓《誤殺》殺人犯和強姦犯的母親和解。

比起互懟,我更好奇陳凱歌是如何將大導風範,丟得如此徹底?

比起互懟,我更好奇陳凱歌是如何將大導風範,丟得如此徹底?

同樣的,這次他讓《甄嬛傳》裡果郡王在偷情狀態下高聲放論,並相信雍正因為愛可以包容甄嬛偷情。陳凱歌固執的改變原來的故事內核,一概用感情可以戰勝一切的浪漫主義作修飾。

比起互懟,我更好奇陳凱歌是如何將大導風範,丟得如此徹底?

李誠儒都說了,這是個“可笑離奇的片段”。

比起互懟,我更好奇陳凱歌是如何將大導風範,丟得如此徹底?

其他導演難道看不出來嗎?也看出來了啊,所以趙薇和郭敬明都重複強調,表演不行是你演員基本功不行,跟劇本和導演都沒有關係。爾冬升更是直接避而不談這點。

比起互懟,我更好奇陳凱歌是如何將大導風範,丟得如此徹底?

為什麼?因為導演是陳凱歌,陳凱歌是個聽不進批評的人,你說他不好,回頭他就能讓你變成下一個“李誠儒”。

比起互懟,我更好奇陳凱歌是如何將大導風範,丟得如此徹底?

比起互懟,我更好奇陳凱歌是如何將大導風範,丟得如此徹底?

但即便都這樣了,陳凱歌還是不高興,他容不得別人說他一點不好,於是他內涵李誠儒郭敬明抱團。曾經一手挑起郭李兩位的爭鬥,現在這兩位卻因為他的爛片站在了統一戰線。可人家根本不是抱團,可以因意見不和爭吵,可《天才槍手》拍好了,照樣能握手言和。

比起互懟,我更好奇陳凱歌是如何將大導風範,丟得如此徹底?

比起互懟,我更好奇陳凱歌是如何將大導風範,丟得如此徹底?

他內涵觀眾沒素質,說演員脆弱,觀眾不該笑。可觀眾的笑並非嘲笑,而是看了一場喜劇而不由自主地笑。

比起互懟,我更好奇陳凱歌是如何將大導風範,丟得如此徹底?

他對演員說你們都進步了,現場演員感動一片,可別真以為他是在維護演員那顆脆弱的小心臟了,他明明護的是自己的面子。潛臺詞是,排練時你們比現在還糟糕,是我幫你們進步了。

比起互懟,我更好奇陳凱歌是如何將大導風範,丟得如此徹底?

一模一樣的場景也出現在了《門徒》,爾冬升郭敬明都說演員演過了,陳凱歌就找場子說沒有過,一個個誇過去。實際上護的還是自己,畢竟作品的好壞,演員表現的優劣,導演榮辱與共。

如果整個節目下來,陳凱歌始終保持這種誇讚的風格,指不定還能真說是暖心,可偏偏這邊給演技戰五渣的陳宥維A卡,那邊卻對以一己之力撐起整場表演的溫崢嶸大肆批評,他的批評卻還無法讓人信服,猶如雞蛋裡挑骨頭。

比起互懟,我更好奇陳凱歌是如何將大導風範,丟得如此徹底?

這給出的一個直觀反饋是,別的導演的標準是演技,陳凱歌的標準是別組演員和自己組演員,雙標搞得風風火火。

比起互懟,我更好奇陳凱歌是如何將大導風範,丟得如此徹底?

陳凱歌當年憑《霸王別姬》鞏固地位,哪怕近幾年的作品都不盡人意,但觀眾很寬容,允許陳凱歌有失誤,每當他有新作,也總能重新恢復期待。

比起互懟,我更好奇陳凱歌是如何將大導風範,丟得如此徹底?

我們以為的大導風範是兼聽則明,對待他人的意見虛心接受,可陳凱歌通過節目告訴我們,他只想固步自封,不願意聽任何的批評。所以他頻頻與其他人意見不和,不是別人在針對陳凱歌,僅僅只是就事論事,事實就是他的影片風格不切實際,已經從浪漫主義過渡到了夢幻主義,卻還不許別人說,實際上雙標的本質也是為了挽尊。

比起互懟,我更好奇陳凱歌是如何將大導風範,丟得如此徹底?

對比《演員請就位》裡的其他導演,陳凱歌的態度甚至還比不上郭敬明,至少郭敬明玩得起,作品被罵了虛心接受繼續學習,這一點上陳凱歌還得向郭敬明學,多聽聽別人的意見,這方是大導的風範啊。

本文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