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的你,老實本分,卻可能已經輸在了起跑線

或許我標題裡的這段話刺痛了部分人的神經,但回顧了我之前的職業生涯以及周圍朋友的吐槽與抱怨,我終於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冰冷的現實,與此同時更要承認的是:我自己也是那個輸在半路的老實人。

職場上的你,老實本分,卻可能已經輸在了起跑線

舉一個我自己身邊的例子,我朋友的單位,是一個研究所。朋友是個老實巴交的科研狗,因為資歷上算是研究所裡的新人,所以在研究所裡方方面面都異常勤勉,那時候他沒談女朋友,一門心思撲在了工作上,終於贏得了同事之間的交口稱讚。那時候我倆都在這座陌生的城市,閒暇之餘時常小聚,聽著他說著自己在單位中的際遇與瑣事,也時常為他欣喜。我們都覺得既然他在單位裡贏得了這麼好的口碑,加上其差強人意的研究能力與理論水平,日後的發展不會太差,但是,我們錯了。

朋友熬過了新人期,終於開始自己研究狗的苦逼生活,因為任勞任怨,在眾多項目和研究中也都是出工亦出力,終於他等到了申請中級職稱的時候。滿懷期待的寫好了申請,提交了材料覺得自己這般辛苦,領導讚許,同事認可,中級職稱的評選定是十拿九穩矣。但是在公示最終結果前,他被單位領導約談了,約談的內容讓他非常受挫卻又提不出來具體的反駁。

領導:“咱單位的老周,是老人兒了,能力確實一般,也沒有能拿出手的成績,但是人家馬上要退休了,咱總不能該讓人家退休的時候還是個初級職稱吧。這次你得水平確實可以評上,但是你能不能發揚一下風格,這次先讓老周評上。明年,在把你的中級職稱給落實一下。”

朋友:“好吧,領導。”

到了第二年,朋友又是躊躇滿志地把職稱申請材料交了上去,隔天又是領導談話。朋友進了辦公室,甫一坐下,領到便是一陣長吁短嘆,言辭懇切,吐槽自己的辛苦與困難,為了朋友的職稱多方奔波,但是奈何新人當中有一位某某專家學者的子侄,這位專家現在正在與單位開展密切合作,為了確保合作不出現什麼紕漏,上層領導希望通過專家的這位子侄鞏固這種關係,所以朋友的職稱怕是又要再等一年。更是言之鑿鑿的說明年朋友要是評不上職稱,自己就找領導辭職去,朋友這麼優秀且顧全大局的同志,怎麼能一直讓朋友吃虧,沒這個道理。

朋友老實本分,覺得自己的個人利益在單位的利益面前,確實提不得,再緩一年就緩一年吧。

怎料到了第三年,自己的單位職稱評聘制度改革,重新量化了幾項硬性指標,好巧不巧,其中一項指標被朋友忽視了,這一年的職稱朋友連參評的資格都沒了。

職場上的你,老實本分,卻可能已經輸在了起跑線

他鬱悶之餘約我喝酒,酒桌上將職稱的事情娓娓道盡,喟嘆自己時運不濟,命途多舛。我在旁邊聽了以後,心中唸叨著朋友何其之愚。連續三次都趕在了朋友的投上,怕是傻子也想明白自己被人家忽悠了,怎麼他自己就想不明白呢?

整袋與他細說,心中卻是幡然醒悟。我自己何嘗不是如此,領導便宜的誇獎和認可不要命的往你身上扔但是真到切蛋糕分肉吃的時候,總是言語搪塞,口惠而實不至。自己身在甕中,不明所以。現在置身事外,看著別人,才知道自己亦是如此。

轉而又想到,當時因為利益分佈不均而大鬧領導辦公室的小主管,當時弄得甚囂塵上,大家都覺得這人以後即便不離職也要被雪藏,結果呢,人家現今青雲直上,好不得意。我才明白某種程度上,這真的是一個按鬧分配的社會,老實人,在所難免的將成為鬥爭和利益的犧牲品。當然,也不盡是如此。

職場上的你,老實本分,卻可能已經輸在了起跑線

所以,奉勸各位,無論如何,千萬不要讓自己被貼上“老實”、“本分”或者“講道理”的標籤,你所接受的教育和世界觀價值觀,並不一定真的適應你所在的企業單位。狗行千里吃屎,狼行千里吃肉。這話難聽,但是在理。

而我自己呢?也決定不再沉默,恪守本分也要適當發聲,愛哭的孩子原來真的會有奶吃。

諸君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