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作家在人性邊緣徘徊,一生自殺五次,帶著情人共赴黃泉

文/舒筱米

史鐵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寫作者,未必能塑造出真實的他人,寫作者只可能塑造真實的自己。”

雖不知道史鐵生因何說出這樣一番話,但這句話,卻成了日本作家太宰治的人生真實寫照。1984年的時候,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成功發表,而就在發表的同一天,他帶著情人山崎富榮在玉川江上雙雙投水自殺,時年39歲。

《人間失格》的故事,在主人公葉藏的獨白中被娓娓道來。從青少年再到中年,葉藏的一生似乎都在為了逃避而逃避。先是自我放逐,接著不斷酗酒、用藥物麻痺自己,最後選擇自殺,親手結束自己這段短暫且一點都不美好的人生。


富二代作家在人性邊緣徘徊,一生自殺五次,帶著情人共赴黃泉

《人間失格》中的葉藏

少年時的葉藏,表面上看起來總是笑盈盈的,實際上內心卻始終繃著一根弦。他從不懂得反駁也不知道反抗和辯解,如若受到訓斥,他多半也覺得是自己的責任。

“面對世人,我總是心懷畏懼,戰戰兢兢,而作為世人中的一員,我更是自卑。我總是用微笑來偽裝自己,將敏感和煩悶隱藏在內心深處,就這樣我成了一個搞怪滑稽的怪人。”

到了青年時代,葉藏開始了背井離鄉的寄宿生活。沒了家人的束縛,他活得更加放肆。課業沒怎麼學,倒是學了別人的一生臭毛病。

“沒過多久,我漸漸發現,抽菸、喝酒、嫖妓成了暫時治療我畏懼人類這個心病的良藥。”

後來葉藏喜歡上了一個叫恆子的女生,兩人相約跳海,但結果葉藏一個人活了下來。

等到葉藏壯年的時候,他活得更加頹廢,最終淪落到依附女人生存。每天靠著酒精、女人和煙來麻痺自己。

“我是隻蟾蜍,連貓狗都不如”。

而後,他又重新找了個女人結婚,卻因新婚妻子受辱而導致精神失常,靠吸毒度日,最終被送進了精神病院。


富二代作家在人性邊緣徘徊,一生自殺五次,帶著情人共赴黃泉

《人間失格》影視劇

也許,此刻你會為了葉藏的人生唏噓,但事實上,葉藏的人生,就是太宰治自己的人生寫照。《人間失格》這本書,並不單純是一本小說,它更是被後人認為是太宰治的一本半自傳體小說。藉由這本書,我們得以窺探到太宰治對於自己人生的評價—— 充滿了可恥的一生。

在《人間失格》這本書中,葉藏或者說太宰治本人,揹負了滿滿的負罪感。

“我想死,我必須得死,活著便是罪惡的種子”

這樣的內容隨處可見。

回看太宰治的年少時期,雖然出生在富裕的家庭,是個實打實的富二代。但他因為年齡最小,常常成為家裡面被忽略的那個人,以至於從小太宰治就對人世間的冷暖極度敏感。

“對我來說,所謂人的生活是難以捉摸的。”

現實中無法克服的矛盾和恐懼讓太宰治選擇逃遁到書籍的世界,他從5歲開始就成了一個喜歡沉浸在自己世界的小男孩,而他最喜愛的作家就是芥川龍之介。


富二代作家在人性邊緣徘徊,一生自殺五次,帶著情人共赴黃泉

正在讀書的太宰治

要說太宰治人生髮生重大轉變的幾個轉折點,那麼芥川龍之介的死亡能算上一個。太宰治對於芥川龍之介的崇拜程度,和我們現在的追星不相上下。所以,當得知芥川龍之介自殺的時候,太宰治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衝擊。

而另一件對太宰治造成猛烈衝擊的,就是他所生活的那個時代。

當時的日本社會,是一箇舊道德秩序和集體主義依舊盤根錯節的社會。太宰治雖然是富家子弟出生,但他卻在青年時期參加左翼運動,他閱讀了大量的馬克思主義的著作,加入了共產主義運動。而這些思想卻和他成長的地主階級思想背道而馳,讓他覺得自己完全融入不進這個社會,他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天生揹負著罪惡感的人。

強烈的罪惡感,讓他萌生了自殺的念頭,在太宰治短暫的39年人生裡,他前後一共自殺了五次。每一次自殺都有不同的女性捲入其中,前四次對方命喪黃泉,而自己卻獨活了下來,這無疑更加重了太宰治的負罪感。


富二代作家在人性邊緣徘徊,一生自殺五次,帶著情人共赴黃泉

作為太宰治寫作生涯中的巔峰之作和千古絕唱,《人間失格》自二戰之後發行,不僅為那個時代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它的影響力還在持續散發中。

太宰治的文字被日本文壇稱之為“無賴”文學,我卻覺得更貼切當下社會的“喪”文化。

作為“社畜”,每天不是過著996就是007的日子,我們不敢對任何人說不,每天“阿諛奉承”著一群我們不喜甚至討厭的人,只為了能讓自己的家人過得更好。偶爾夜深人靜時,也會偶爾憐憫一下自己,如同葉藏一樣,是一個“膽小鬼連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

但幸運的是,我們的明天依舊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我們不是太宰治,我們所處的時代,也不是那個充滿矛盾的時代。

兩相對比之下,我們會更慶幸於自己活在如今這樣一個充滿機遇和發展的時代,生而為人,我並不抱歉,我擁有成為人的資格!

點擊下方【去看看】,讀一讀太宰治的人生,重新找到自己的人生出發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