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了社保,結果沒到60歲卻意外死亡了怎麼辦?


交了社保,結果沒到60歲卻意外死亡了怎麼辦?

上班幾十年,每個月的工資都要拿一部分出來交社保。對於每一個繳納社保的職工來說,最終的目的無非都是看病時候能少花錢,以及退休之後每個月都能穩定領取一筆養老金。然而,人生總是充滿著意外,有些人可能來不及享受社保帶來的好處就不幸離世了。特別是對於男性來說,社保更需要交到60歲才能退休。萬一發生了意外,這部分辛苦繳納的社保能夠拿回來嗎?


一般而言,社保分為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住房公積金,也就是所謂的五險一金,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公積金都是可以被繼承的。


交了社保,結果沒到60歲卻意外死亡了怎麼辦?

養老保險分為兩個賬戶,一個個人賬戶,一個統籌賬戶。我們在繳納養老保險的時候,一般是自己繳納一部分進入個人賬戶,公司繳納一部分進入統籌賬戶。


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養老保險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餘額可以繼承”。也就是說,如果參保人意外死亡,個人賬戶裡的餘額是可以一次性支付給其法定繼承人的,而統籌賬戶裡的錢也就是單位繳納的部分不退還。


但如果是靈活就業人員自己繳納社保的,由於需要自己再繳納企業部分,所以意外去世後退還的仍是個人賬戶的餘額和利息,因此,從這一方面來講,個人繳納社保是非常吃虧的。


因為養老保險在繳費的時候,12%是劃入養老保險基金,8%是劃入到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裡面的。也就是說,只退還了8%的費用。並且繳納了十多年的養老保險,眼看都要領取退休金卻去世了,確實太不划算。不過靈活退休人員還是可以領取到養老保險基金髮放的喪葬補助金和撫卹金。而所謂的撫卹金也是根據當地的平均收入水平補給你幾個月的工資罷了!


交了社保,結果沒到60歲卻意外死亡了怎麼辦?

同樣的,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一樣是可以被繼承的,但也是隻退個人賬戶餘額,單位繳納部分會被納入統籌賬戶;如果住房公積金賬戶在參保人去世時還有餘額的,也會退還給繼承人。


另外如果交的是鄉村社會養老保險,且身故者收取養老金不足10年,其確保期內剩下年限的養老金,可由法定承繼人或遺言承繼人、受遺贈人一次性承繼或分期持續收取至滿10年確保期;無法定承繼人或遺言承繼人、受遺贈人的,由鄉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機構擔任付出其喪葬費。


同時,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費、撫卹金,具體金額和領取條件要視各地政策不同而定。而除了逝世,像是出國定居、同一時段重複參保等情況,也可以進行退保並且拿回自己的社保費用。


交了社保,結果沒到60歲卻意外死亡了怎麼辦?

提到商業保險,相信很多人有這種想法:我已經有社保了啊,生病了有醫保,意外了有工傷,年老了有養老金,何必再花另外一筆錢去買商業險呢?


這個問題早在2015年年初,《人民日報》就回答過:一個健康的養老保險體系,應該由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商業保險共同組成,不能期望基本養老保險將所有的事情都辦好,還需要家庭和個人未雨綢繆,做好社會保險之外的功課。


交了社保,結果沒到60歲卻意外死亡了怎麼辦?

《人民日報》的這段話給人澆了一盆涼水:想光靠社保解決個人意外,醫療,養老問題,無異於痴人說夢。熱播劇《歸去來》就出現了這樣一個片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