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半個喜劇》中孫同與母親:典型中國式父母對孩子的親情綁架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最近看完《半個喜劇》,電影是有關三個年輕人因不同愛情觀而相互交織的愛情故事。反映當代年輕人,除了表現了當代年輕人本身的不易,影片還向我們表現了年輕人遭受著家人方面的壓力,諸如催婚等等。

解讀《半個喜劇》中孫同與母親:典型中國式父母對孩子的親情綁架

所以,我想解讀一下這部電影中孫同母親與孫同之間的故事,孫同母親的"親情綁架"。

對於當代年輕人而言,相信對於"親情綁架"一定不陌生。中國父母,也往往會經常不自意就對孩子進行了"親情綁架"。

有關"親情綁架",還請往下看。

一、 親情綁架的具體表現

1、 父母傾其所有,只為孩子

在《半個喜劇》裡,出現典型的"親情綁架"場景是孫同母親說服孫同跟莫默分手時所說的話。

"媽做事是有計劃的,只要你現在和莫默分手,不要惹怒鄭多多,那麼不久後,你就成功了。我把老家的房子賣掉了,等拿到錢時,剛好是半年後,而那時,你的工作也穩定下來了,那賣房子的錢,再向你爸借一點,就剛好可以付個首付"

"把老家的房子賣掉,你住哪?"

"我住哪,我在哪不是住呀,大不了就上你姥爺那裡擠擠。"

解讀《半個喜劇》中孫同與母親:典型中國式父母對孩子的親情綁架

孫同母親這句話,相信寫出了多少中國父母的心,為了孩子,能夠傾其所有,為孩子鋪路,拼孩子的人生比拼自己的人生更努力。

在父母眼中,孩子彷彿永遠是"孩子"。作為父母,即使在孩子成年後,也依然會有操不完的心,考慮孩子的未來,規劃孩子的人生。當孩子需要買房時,自己能夠賣房,四處借錢,幫孩子付首付;當孩子要出來工作時,父母會為孩子四處找關係;當孩子到了結婚的年紀時,會幫著張羅相親......

為孩子付出一切,是最愛孩子的父母,可是這樣的愛,卻始終綁架孩子自己的選擇,對孩子進行著親情綁架

2、孩子成長內心感受辛苦

面對親情綁架,孩子是最無奈的,也是最沒有選擇權的,因為,孩子被親情綁架後,無法反抗,反抗就意味著不聽話,不懂事,不孝順,給爸爸媽媽惹煩心事,所以,孩子唯一能夠做的就是聽從和順從。

解讀《半個喜劇》中孫同與母親:典型中國式父母對孩子的親情綁架

但是,孩子的內心同樣會很痛苦,會很難受,因為,孩子有自己想做的,有自己想說的,孩子有與父母不同的想法,但是,卻常常無法說出口,無法得到諒解和支持。只能一直壓抑著自己的內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會的被"親情綁架"。

當孩子的成績不理想時,母親可能會對孩子說,我為了你,辭了職,沒有自己的事業,而你就是這樣報答我的?

明明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但卻常常阻止並強行扭轉孩子的選擇。所以,孩子會面臨著來自家庭父母方面的壓力。

孩子在這樣的"親情綁架"下,無奈,無法選擇,掙扎,卻又無能為力。

二、 親情綁架產生的原因

1、 父母對孩子的愛太深

自從孩子降生的那一刻起,孩子就成為了父母最重要的一部分。

解讀《半個喜劇》中孫同與母親:典型中國式父母對孩子的親情綁架

從此,孩子的一個呼吸,一個心跳都會牽動著父母的心。父母對孩子的愛,無以言表。因為,太多了,太重了。

所以,父母要對孩子負責,規劃孩子的未來,搬走孩子的絆腳石,規劃孩子的人生。但無形中,卻插手了孩子自己的人生和孩子的生活。父母對孩子的規劃,一定是自己所熟悉的,是自己身經幾十載的真經。

但是,在面對孩子想要的生活面前,可能會因為擔心其風險,預測不到未來,而阻止孩子的選擇和行為。那麼,這就無形之中進行了"親情綁架"。

2、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自己的寶貝。所以,當自己用心栽培後,對孩子的期望也會更高。

對孩子期望過高,就可能會在他們身上投射自己的理想和願望。當自己的孩子無法完成自己內心所想要的那份理想和願望時,自己就可能會進行"親情綁架"

解讀《半個喜劇》中孫同與母親:典型中國式父母對孩子的親情綁架

就如同《半個喜劇》中那樣,當孫同聽母親的話,與莫默分開,最後工作也有了著落,一切都按母親說的那樣發生了。最後,孫同說,"你想要的一切都滿足你了。"母親說,"媽是想讓你穩定。"是的,一切就像孫同母親計劃的那樣發生,但,孫同,卻一點也不快樂。因為,他難得遇上了自己喜歡的人,卻被迫分開。

3、 父母對孩子的成長認知不足

很多父母對孩子進行"親情綁架"的原因,是因為在父母眼中,孩子始終就只是孩子,即使他們在漸漸長大,可是,在父母眼中,依然是"孩子"。

所以,父母會對孩子操很多的心。在沒有正確認知孩子的成長情況下,就會去規劃孩子的未來,干涉孩子的人生。在孩子只是孩子的時候,作為父母,要儘可能地付出和關懷,才不會讓孩子吃苦。

但是,作為父母的你們,必須要知道,孩子雖然是孩子,但是,有一天,孩子會長大,他們需要自己掌控和把握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讓父母去主導他們的生活。孩子也會變成熟,能夠擔當自己的人生,對自己的未來負責。

解讀《半個喜劇》中孫同與母親:典型中國式父母對孩子的親情綁架

如果父母依然把孩子當作孩子,那就會不由自主的規劃孩子的人生,插手孩子的未來,對孩子進行"親情綁架"。

三、 如何避免親情綁架?

1、 父母多聽從孩子的想法和心聲

最好的愛,應該是從孩子出發角度的愛。

作為父母,即使面對自己最親的孩子,也需要進行溝通,才能真正瞭解孩子的想法,知道孩子的心聲,進而才能更好的給孩子建議和引導。

不違背孩子的自然發展,真正從孩子角度出發,去為孩子付出,自己才不會無形之中進行"親情綁架",孩子也能更好的成長。

解讀《半個喜劇》中孫同與母親:典型中國式父母對孩子的親情綁架

2、 提升心理認知換位思考

瞭解一個孩子的心聲之後,父母應該也要接受孩子會長大的這樣一個現實,也要學會懂得放手,讓孩子成長,這是要提升心理認知。

同樣,作為父母,應該要懂得換位思考,因為,每一個父母曾經也是孩子,相信每一個父母在孩子階段時,也會有自己的想法和心歷路程。所以,在面對自己的孩子時,應該更能感同身受,讓孩子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讓孩子去做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3、 將愛的行動轉化給孩子更需要的地方

愛孩子,但有時也會有錯誤的行為。而自己孩子需要的地方,才是作為父母應該努力的方向。

孩子其實可能不想要父母眼中的穩定,孩子可能只是想要試一下自己的理想。孩子不害怕掉坑,孩子只是不想讓自己的人生留有遺憾。孩子在面臨失敗時,不是想要找到一條大家都公認的捷徑,而是希望能夠得到父母的安慰和支持。

解讀《半個喜劇》中孫同與母親:典型中國式父母對孩子的親情綁架

當你把愛的行動轉化到孩子最需要的地方時,你就會更能明白孩子的行為,也更能很好的幫助孩子。

也不會有"親情綁架"的出現了。

結語

孩子是父母最愛的孩子,真正瞭解孩子,不對孩子進行"親情綁架",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成長,才算上是真正的愛孩子。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情感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