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信V课堂债券篇之二:当我们在谈债基时,实际上都在谈论什么?

大家是否也有这样的感受:投资中,人们讨论股票居多,讨论债券反而较少。

这不仅是因为债券市场是典型的“机构市”,部分债券市场甚至个人投资者不能直接参与,也因为债券投资本身更加复杂深奥。随手翻开一篇关于债市的研报,从宏观经济讲到货币政策,从市场流动性到信用风险,对于非专(学)业(霸)人士来说,那真真是晦涩难懂啊。

但对于投资者来说,只有了解这些与债市、债基有关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开展资产配置,从而有望获得更好的投资效果。因此,小V今天就来带大家盘点一下,债基的那些事儿~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哪些因素会影响债市走势。

宏观经济

常用指标:GDP、CPI、PPI等

当GDP增速放缓,经济处于收缩阶段时,市场中各经济主体对货币的需求变小,整体利率水平降低。同时,政府为刺激经济发展,会通过政策手段降低市场利率,使企业能够以更低的资金成本去生产经营,进而带动经济复苏。市场利率下降,导致债券价格上涨,所以在经济放缓时,债市表现通常较好。

当GDP快速增长,经济处于扩张阶段时,各经济主体的融资和投资需求大,货币需求量增加,市场利率升高。同时,随着经济持续升温,政府也会适度提高市场利率,以防止投融资过热。因此,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市场利率上行,债券价格下跌,债市表现会受到一定限制。

除此之外,CPI、PPI也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可用来衡量通货膨胀。而债券的收益率其实是名义利率,也就是实际利率加上通胀率,所以当通胀率提升时,债券收益率通常上升,价格下跌,不利于债市。

资金面

常用工具:“酸辣粉”(SLF)、“麻辣粉”(MLF)等

如果说宏观经济影响债市的长期走势,那么资金面的流动性则会影响债市短期行情。

谈到资金面,首先要对货币供应量有一个了解,大家是否常看到M1、M2、M3?这些都是对货币供应量的定义。

M1:

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里的企业活期存款。

M2:

包括M1,再加上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

M3:

一国的货币供应总量,包括M1、M2,再加上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和大额可转让存单。

其中,“出镜率”比较高的是M2,如果M2增速上升,货币供应提高,将带动市场流动性改善,这将对债市有利。

而当市场流动性出现问题时,央行常会通过货币政策进行调控。

央妈有许多“法宝”,比如“酸辣粉”(SLF,常备借贷便利)、“麻辣粉”(MLF,中期借贷便利),在市场缺钱时,通过这些工具灵活补充流动性,能够短期提振债市。

又比如存款准备金,指金融机构存在央行的钱,用来保证客户取款和资金结算的需求,主要分为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

当上调法定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要存在央行的钱多了,市场上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这对债市是负面的信号。

信用风险

对于信用债来说,信用风险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所以需要关注债券的信用评级,观察发行人的情况。

通常,在一些产能过剩和周期性行业,企业再融资风险加剧,一旦企业外部融资途径受阻,不能及时筹到资金,有可能加速行业出清和爆发违约事件。

所以,投资信用债时,需对所处行业不景气或企业自身发展不理想的个券进行梳理,提前防控,以避免踩雷风险。同时,也不妨优选那些中高评级的信用债。

看完了债市的影响因素,我们再来看看,债市走势又能反映出怎样的经济预期?

在上述因素影响债市表现的同时,我们其实也能从债市的走势中读出市场对经济基本面、资金面的预期,也能反映出投资者们的情绪。以今年以来的债市行情看,中证全债指数年内上涨3.95%,高于2018年、2019年同期涨幅。(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0-04-13)

某种程度上,这也反映了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投资者当前仍有较大的避险需求,大量资金流入债市。投资者若想把握债市机遇,又觉着直接投资债券太难太麻烦,倒不妨借道绩优债基

建信纯债A(530021)

主要投资债券,不参与打新和股票买卖,波动相对较小,近3年收益率排名同类前1/4,获“三年期五星基金”评级。(数据来源:银河证券 长期纯债债券型基金(A类) 截至2020-04-10)

建信双息红利A(530017)

成立超过8年,以债券投资为主,以股票投资为辅。凭借良好的长期投资成效,今年荣获“七年期开放式债券型持续优胜金牛基金”奖。(评奖机构:《中国证券报》,评奖日期:2020-03-31)

注:建信纯债A 2012年(11月15日至12月31日)、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上半年净值增长率为0.40%、-3.49%、10.42%、10.84%、0.76%、2.26%、8.84%、1.73%,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14%、-3.76%、6.54%、4.19%、-1.63%、-3.38%、4.79%、0.24%。建信双息红利A 2011年(12月13日至12月31日)、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上半年净值增长率为0.10%、5.19%、4.90%、28.90%、24.08%、-0.18%、-0.56%、-0.99%、4.4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16%、3.13%、-2.71%、14.90%、10.64%、0.59%、0.58%、6.51%、2.87%。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风险提示: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产品不保本,可能发生亏损。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