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来了”:25年后,迈克尔-乔丹的首次复出依然激动人心

“我回来了”:25年后,迈克尔-乔丹的首次复出依然激动人心


“我回来了”:25年后,迈克尔-乔丹的首次复出依然激动人心


迈克尔-乔丹没有事先透露自己的计划,至少一开始没有。但是他不断留下一些细微的线索,为最终所发生的事做好铺垫。乔丹对于篮球的热爱,不断促使他挑战自己,也令他沉迷其中。即使当他短暂退役,前往次级棒球联盟去尝试接住那些刁钻的曲线球时,篮球始终让他难以忘怀。


乔丹天性渴求竞争,总是渴望新的挑战。当棒球联盟面临着令人厌恶、似乎永无止境的停摆,致使一个赛季提前终结,而新赛季开赛遥遥无期。此时篮球对他内心的召唤愈发强烈。乔丹需要篮球,而篮球运动更离不开乔丹。1995年3月18日,乔丹用历史上最言简意赅又印象深刻的一纸传真“我回来了”,震惊了整个体育界,而且次日下午就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州的城市广场球馆对阵步行者的比赛中火线复出。然而在此之前,乔丹需要时间来调整自己的心态,调整自己的身体精力,不仅仅是为了复出,而且要回归他连续三年夺取NBA总冠军、却在1993年10月急流勇退时的巅峰状态。


“当他在1993年宣布退役时,他心底一定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30岁退役,正处于职业生涯巅峰,再想复出一定会无比艰难。这是否出于一时冲动暂且不谈。我不觉得自己曾经见过哪名球员比他更加热爱这项运动,”一直担任乔丹经纪人的大卫-法尔克在乔丹复出25周年纪念即将到来时说道,“每个人都觉得他的一举一动背后是否有什么阴谋,这其实很有趣,因为他实在是太出名了。当他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每个人都在寻求特定的解释,仿佛海啸来临或者某种超自然现象发生一般。这就是迈克尔带来的影响。迈克尔做出这样的决定(复出)就是因为他想念篮球了,他想要上场打球。”


B.J.阿姆斯特朗记得乔丹在复出的赛季中曾经几次前来看望过他,他们当时的谈话让人觉得乔丹并没有完全想好是否要复出。乔丹会问及目前公牛队的对手情况,谈到对手球员的打球习惯、招牌动作,包括他们运三次球之后会怎么做。阿姆斯特朗提到乔丹尤其关注金州勇士队后卫拉特雷尔-斯普雷维尔的情况,这名球员在乔丹退役之后的第一年就入选了NBA最佳阵容第一队。


阿姆斯特朗在公牛队作为乔丹队友的前四个赛季里,他经常听到乔丹发表评论,事后想起来总会觉得受益匪浅。其中两条最特别的是“永远把比分当作零”、“当灯灭了,一切都无法改变了。”阿姆斯特朗能看出乔丹心中并没有完全放下对于篮球的热爱,但是丝毫看不出他究竟会不会复出回到NBA赛场。


终于,一切线索都明朗起来。阿姆斯特朗说乔丹有一次邀请他要位于伊利诺伊州迪尔菲尔德的贝克广场餐馆共进早餐,这家餐馆离芝加哥公牛队的训练场馆伯托中心很近。当天早起锻炼之后,阿姆斯特朗在球队正式训练之前与乔丹见面了。当时阿姆斯特朗穿着全套训练装备并打好绷带,并且他记得整个谈话逐渐变成了一场半开玩笑的垃圾话互喷。


“我敢说那是我第一次,我有点说不出口,是我第一次敢于对迈克尔·乔丹说垃圾话,”阿姆斯特朗说道,“我当时穿着自己最棒的训练装备,我记得自己也打好了训练绷带,因为当时正准备去参加训练。而他完全是真实想法,不带任何犹豫的就说‘你永远都没法打赢我,我肯定会打爆你.......哪怕是穿着这一身便装’。”


然而乔丹并没有就此打住。那些话并不只是说说而已。他想要打球,而且说去就去,哪怕穿着一身便装和休闲鞋。乔丹提出立刻前往训练场,阿姆斯特朗仍然觉得乔丹只是开玩笑而已,便同意了这个提议。


“我觉得当时我们是在说笑。我心里想‘等一下,你穿着一身便装,而且有一两年没有打球了。我可是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身体状态。你穿着便装和休闲鞋,要知道现在可是冬天’。我的自尊心一直安慰自己,‘不会的,这不可能发生的。’他说道‘走吧,让我们去训练场比个高低,看看谁更厉害。’看着他的穿着打扮,我有点犹豫‘不好吧,我也是NBA球员,你还穿着休闲鞋,你是不可能穿着便装打赢我的。’我们开始说起了垃圾话。我们前往了训练场,准备开始打球。我当时还在想‘管他呢,他来到球馆总归是一件很棒的事。那些年轻人还没见过他呢,现在有机会了’。”


当他们到达球场时,阿姆斯特朗很快意识到乔丹并不是闹着玩的。穿着一身便服,乔丹却没有丝毫开玩笑的意思。“他脱掉了外套,我们开始单挑。我这时想着‘你是来真的’。现在他还穿着自己的休闲鞋,当时是冬天,球馆里还开着壁炉取暖。他就开始打球了,可是他穿的是休闲鞋,要知道我穿着全套公牛队的训练装备,我都得穿上自己的篮球鞋。这肯定是在开玩笑。不,这不再是一个玩笑了。我想着‘我了解他,我不能输给他,现在是来真格的了。我得开始认真打球了’。”


“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已经开始全力对付我了,依旧穿着一身便装。我们在单挑时,没有人到球场上来,不过他们都在一旁认真看着。我可不想输给一个穿着一身便装的人,我才不在乎你是谁,至少你得穿着一双篮球鞋来打球吧。说实话,我不会输给一个穿便装的家伙,我不在乎你有多大名气,这样太不合理了。而现实就这么发生了,他穿着一双休闲鞋在打球,球场地板都刮出痕迹了。他穿的鞋一直在地板上摩挲着,但他照样在和我打球。”


结果可想而知。


“当然,他还是赢了。当时我很气愤。现在想起来我还有点生气,”阿姆斯特朗笑着回忆道,“那时候我意识到了,乔丹永远都是乔丹。每个人都在说‘你怎么会输给一个老家伙的?’我说‘他从未停止过进步,这才是乔丹’。”这盏明灯永远不会熄灭,正如乔丹永远不会远离篮球,对他来说赛场比分永远是零比零。


不久以后,乔丹成为了伯托中心的常客,开始与球队合练。当时球队中几乎每一个人都很疑惑乔丹究竟要做什么。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去到伯托中心,看向泳池里,发现自己心目中的篮球之神正坐在热水里。”公牛队的媒体关系副总监蒂姆-哈勒姆说,“我真的觉得会有大事发生。我走过去对他说‘这是怎么回事?’他给出了很强烈的暗示自己即将复出。当他面对面的和你说出这些话的时候,你脑子只剩下一个念头‘天哪!’”


史蒂夫-科尔在乔丹首次退役之后才加盟公牛队,但是他也注意到乔丹出现在体育馆的次数愈发频繁。“我看到他在菲尔的办公室,我们都在向认识他的人询问,比如B.J.阿姆斯特朗,‘你知道怎么回事吗?’B.J.说‘我也不确定,他也许考虑复出吧。’我们都惊呆了。”


“我们想他可能只是活动一下筋骨,大概是怀念打篮球的时光了。但是他开始连续三天参加我们的训练,”另一名队友比尔-温宁顿说道,“我应该是在第二天之后对史蒂夫说‘我觉得这事真的有可能发生。’首先,他连续三天来这里训练。其次,他最近训练的很认真,而在之前他就像是来玩乐一下。他参加了全队的完整训练内容,但是没有人会特意说些什么,因为大家都不想毁了这件事,也没有人说破。大概是第四天之后,菲尔或者其他人对我们说‘别声张出去,不过没错,这是真的。’”


“我回来了”:25年后,迈克尔-乔丹的首次复出依然激动人心

乔丹复出首场比赛对阵步行者队(布莱恩-巴尔 / AFP via Getty Images)


法尔克是体育经纪人领域的传奇人物,是一名冷酷无情的权力经纪人,一手推动了乔丹市场推广的巨大成功。但是他同样是一名出色的撰稿人。在乔丹正式作出复出声明之前,法尔克和两名同事—乔丹的私人律师维恩-麦考伊,以及危机公关专家约翰-勒萨热齐聚乔丹位于芝加哥的家中,商量决定复出声明的最佳形式。法尔克写了好几个版本的新闻声明样稿,但是乔丹每一次看过之后都摇头说道“不行,这不是我想要的。”


“最后,”法尔克回忆说,“他说‘把纸给我’,写下‘我回来了’。言简意赅,短小精悍。真是完美的声明。”


法尔克打电话给艾莉森-萨多夫斯基,时任法尔克联合管理公司的媒体服务主管,让她在乔丹复出的流言漫天飞之前把这份声明传真出去。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当时拥有NBA全国范围的电视直播权,他们第一个得到了这份声明,随后立刻开始调整芝加哥对印第安纳这场比赛的转播方式,从最初的当地直播,到全国部分地区直播,直到最后的全美直播,范围涵盖全国99%的地区。很明显,这会引起观众们的好奇心。


“即使我是公关主管,我一直对此并不知情,直到那个周六的上午,”现在掌管乔丹所有公关事务的萨多夫斯基说,“大卫将这件事保密得仅有极少数人知道。我记得那个周五下班时,当天是圣帕特里克节,我晚上去看了子弹队的比赛。当时我完全被蒙在鼓里,大卫什么都没有对我说过,只有一句‘确保你整个周末不要远离你的电话’。第二天(周六)大约是上午10点或者11点,他打来我家里的电话。电话铃声响起时我正在洗澡。当我走出洗澡间时,看到答录机上有7条留言。哪怕今天,我也愿意承认自己洗澡时间挺长的,但是竟然有7条留言,全部来自于大卫。每一条的声音听起来都比之前更加着急,‘你在哪里?赶紧回我电话?’”


“我立即给他回了电话,他说‘你必须马上赶到办公室’。我当时一头雾水,对他说‘大卫,我只穿了一条浴巾’。他说‘我不管你穿了什么,立刻去办公室’。他还说当我到办公室之后他会打给我。我当时并没有太担心,因为我觉得他会跟我解释清楚的。他说‘你得打出一份新闻声明稿并且发出去,因为消息就要传出去了。’并补充道‘新闻稿只有四个字’。”


萨多夫斯基赶到了办公室,并将新闻稿传真出去,这是互联网流行之前最通用的即时通讯方式。稿件发送给了包括芝加哥新闻媒体、美联社、ESPN、《华盛顿邮报》,以及《纽约时报》等一众主流媒体。“总共大约25至30家媒体。”她说道。这封传真用了公司抬头的信纸,一针见血的表达了乔丹的讯息。


“当你是迈克尔-乔丹时,你并不需要解释太多为什么复出,”法尔克说,“这条新闻就如同现在的推特一般疯狂流传。如果当时有推特,这可能是历史上最火爆的一条推文,可能瞬时就会有数百万人转发。当人们发表声明了,就应该像这样。每一个字都蕴含了丰富的意义。这对于联盟其他人来说似乎是一记警钟,仿佛在说‘假期结束了。准备好开始比赛吧。准备好被我折磨,准备好被我淘汰吧’。无论是为了什么,很明显他不是为了钱才复出的,他也不是怀念那种公众关注度。他只是怀念篮球比赛了。”


在乔丹退役的第一个赛季,公牛队仍取得了55胜27负的战绩,斯科蒂-皮蓬打出了MVP级别的赛季表现,阿姆斯特朗也入选了全明星首发。但是他们在东部决赛中经历七场鏖战输给了纽约尼克斯队。时至今日,公牛队球员和球迷仍难以忘记那个系列赛至关重要的第五场比赛最后时刻,已故的裁判休-霍林斯对皮蓬的一个争议性吹罚犯规。然而芝加哥人第二个赛季仿佛熄了火,在乔丹回归之前,公牛队的战绩只有34胜31负。


“新赛季似乎所有事情都脱离了正轨。所以当他宣布要复出时,一切似乎都不一样了,”科尔说,“我们好像获得了新生一般,被重新赋予了第二次机会。”


这样的影响并不是只有球员和教练们感受到了。


前任公牛队的商业关系副总监史蒂夫-施安沃尔德,负责乔丹时代所有公牛队赛前短片播放以及球员介绍入场的艺术效果。他在那一周得到了2017年已故的前任公牛队总经理杰瑞-克劳斯的消息,告诉他复出传言是真的,让他做好工作准备。


“当时,部分员工在乔丹退役之后已经决定要离开公牛队另谋出路。一部分的季票持有者—并不是很多—已经准备放弃他们的固定座位,他们觉得乔丹在93年退役之后,公牛队将不复当年之勇”施安沃尔德说道,“所以消息传来,整件办公室仿佛充满了生机,人们走路迈开的步子都似乎满是活力。”


哈勒姆说:“这彻底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如果你是公牛队球迷,这仿佛是圣诞节提前到来一般。如果你是我们中的一员,你满脑都会是自己工作中将会发生哪些特别的事情。电视机也卖疯了,人们永远在排队购买。当你身处迪尔菲尔德,你会发现所有的主要媒体汇聚这里,卫星设备早就架设完毕。这番景象实属罕见,尤其是在三月份,临近赛季结束的阶段。”


人们想象中是乔丹将会在下一个赛季正式复出参加比赛,但是法尔克解释了乔丹复出的具体步骤。


“自从他1984年进入联盟以来,他所做的一切都让全世界感到惊奇。”法尔克说道,“他能够完成别人所无法企及的事情,他的风格无人可以效仿,他所带来的比赛强度很少有人做到过。过一阵子以后,你就会适应这种惊奇,也许不会再觉得意外。当棒球联盟的劳资纠纷逐渐升级,这样的决定绝对是明智的。”


“大多数球员可能会找个完美的归宿。他们不会冒险改行去打棒球,或者选择复出。他们不会这么做,”法尔克说,“所以当谈及复出时,这与他当时选择去从事一项自己初中之后未曾碰过的运动的道理是相同的。迈克尔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知道自己决定改打棒球将会承受无数的批评和指责。首先是因为他11、12岁之后就没有正式打过棒球比赛了,这和在大学里打过棒球完全不同,就像丹尼-安吉那样,或者博-杰克逊和迪昂-桑德斯。乔丹初中之后就没有打过棒球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会让苛刻的舆论环境影响自己所做的决定。”


乔丹决定在发出那封著名的传真一天后就复出参加正式比赛,前往印第安纳波利斯挑战雷吉-米勒以及他所率领的强大的步行者队。施安沃尔德更希望乔丹选择这赛季新启用的主场联合中心球馆作为首秀场地。“我觉得公牛队的球迷理应见证这个特别的时刻。”他说到。但是现在步行者队不得不面对这个难缠的对手,原本是一场下午的比赛,却突然变得无比特殊。媒体的请求如雪片一般纷至沓来,很快步行者队主场只能保证提供给媒体拍摄许可,而无法提供座位(他们开赛前想方设法挤出了额外的16个座位供给记者,然而没有桌子或者台面,只有每人一把椅子)。


“这就如同大卫-斯特恩突然打电话来通知我‘马上你们要举办NBA总决赛第7场决战,给你24小时准备,交给你了。’事情立马变得疯狂起来,”步行者队的媒体关系主管大卫-本纳尔说,“因为你要记住的细节太多了。没有手机,只有传真和固定电话,简直就像是在黑暗时期工作一般。传真机永远在运转,人们不停地发来请求。”


“更糟糕的是,我们在周六晚上有一场冰球次级联盟的比赛在这里举行。要在第二天中午准备好新场地,时间真的很紧。”他说,“当我走回办公室时,桌上的传真机已经传来了厚厚一叠的稿件,我们还得一一审核这些。‘好的,你可以来比赛’,‘不行,你不能来’。告诉这些人没有获得采访许可真的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我记得自己加班到深夜,回家睡了大约两个小时,又不得不回到办公室开始工作。”


乔丹身穿45号的首秀算不上成功,仅得到19分,公牛队也输了球。中途复出把乔丹推到一个无法回头、也并不熟悉的位置上。比起延续原先的前进势头,乔丹更重要的是找回当初的状态。他不仅穿着印有新号码的球衣,而且身体状态大不如前,棒球训练让他增重了不少。但是他此前职业生涯设下的标准太高了,一旦哪一方面没做到尽善尽美,人们都会质疑他是否退步了,甚至质疑他能否恢复当年的竞技水平。道格-科林斯,曾担任他的主教练,当时是作为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的直播评论员,认为乔丹看起来“像个普通人一样打球”,这是所有篮球巨星都不愿听到的评论。


“只要你看过比赛就知道,他不是原来的那个迈克尔了。”法尔克说,“我没有奢望他跟原来一样。他并没有让我失望。他复出了,身型有所变化。他的身体状况处于适合打棒球比赛的阶段,而且并没有足够时间来恢复到篮球比赛需要的标准。尽管如此,他打得并不赖。心理上他已经完全准备好了。”


他照样可以重现一部分当初的神勇。复出之后一周不到,他再次痛击了老对手老鹰队,奔袭全场,在亚特兰大老鹰队的史蒂夫-史密斯头上命中干拔跳投,压哨绝杀对手,独得32分率领公牛队以99比98险胜。3天后,在他回归的第5场比赛,乔丹造访纽约城,在麦迪逊花园广场球馆挑战卫冕东部冠军尼克斯队。再次降临熟悉的场地,面对曾经的手下败将,此次由于长期缺阵,身体机能大不如前,也失去了惯有的比赛节奏。


然而乔丹却贡献了一场职业生涯代表作,狂砍55分,这个分数一度是这个球馆的得分记录,正如斯派克-李所说的“双5之战”。出乎当时场馆里大部分人意料之外的是,包括帕特里克-尤因,他在比赛最后阶段决定帮助约翰-斯塔克斯一起包夹乔丹,乔丹在关键时刻没有选择自己出手投篮追求得到57分,而是传球给篮下的温宁顿扣篮得分致胜。


“很多人觉得乔丹复出之后,我们就能立即恢复当初的水准。”温宁顿说道,“还有一部分人会质疑‘17场比赛是否足够让球队磨合’,正如我一直强调的,与乔丹一起打球和没有乔丹的时候是完全不同的。你不会去妨碍他进攻的路线,不会和他挤在同一区域。这就是三角战术的好处,能提供充足的进攻空间。我说过当初在圣约翰大学和克里斯-穆林一起打球是有好处的,我早就懂得如何不去妨碍球星进攻。”


乔丹创下了赛季最高得分记录,再度让人们见证他的伟大。但是他没能展现出足够多的伟大时刻来拯救公牛队。乔丹参加的比赛中,公牛队取得了13胜4负的战绩,但是他们仅以东部第5的身份进入季后赛,这是自从1988-89赛季以来乔丹率队取得的最低排名。然而那个赛季乔丹带领公牛队打进了东部决赛,包括那记在克里夫兰骑士队的克雷格-伊洛头上命中的传奇性绝杀跳投,直至他们输给了最终的总冠军活塞队。但是1995年乔丹并没能支撑公牛队冲出东部半决赛,败在了便士哈达威和沙奎尔-奥尼尔率领的奥兰多魔术队。


“乔丹没有足够的训练来将他提升至自己应有的竞技水准,他没有足够的时间。”阿姆斯特朗说,“他有过伟大的时刻。他曾经得过55分,但是没法一直保持那样的水准,因为他做不到。那个夏天之后我就知道,联盟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了。当年NBA进行了扩张,而他发誓要从头再来。不过这就是他与其他球员的区别,他永远不会逃避挑战。”


“我回来了”:25年后,迈克尔-乔丹的首次复出依然激动人心

迈克尔-乔丹并没能在季后赛中吓住便士-哈达威和魔术队。 (安德鲁.D.伯恩斯坦 / NBAE via Getty Images)


1991年,公牛队首次赢得总冠军之后,乔丹主持了《周六夜现场》,并在其中的系列小品“比尔-斯维尔斯基的超级球迷”中露脸,与乔-曼特纳、乔治-温迪特、迈克-迈尔斯和已故的克里斯-法利一起演出。这部小品关注的是芝加哥球迷对于当地棕熊队和公牛队坚定不渝的忠诚,讲述了他们热爱的球队所发生的极尽滑稽的事。


在节目中,温迪特的角色问到公牛队已经取得了突破,那未来还会获得多少个冠军。迈尔斯的角色回答说公牛队不会卫冕,更不用提三连冠、四连冠了,而曼特纳的角色则说“我觉得至少是八连冠”。


公牛队最终在八年内六夺总冠军。当然,许多芝加哥球迷坚信如果乔丹没有中途退役、把一年多的时光花费在棒球运动上,公牛队确实能连续八年登顶。而公牛队那些年的疯狂势头,并成为周六夜现场节目的话题,足以证明他们当年的统治力。


但是哈基姆-奥拉朱旺听过了太多次类似的评论,而且对此十分反感。以至于无论何时有人对他提起休斯顿火箭队能够在1994、1995年两夺NBA总冠军,纯粹是因为没有遇上乔丹,奥拉朱旺就会毫不客气反驳对方。


“你知道吗?很多人觉得这么说没问题,因为这(公牛队与火箭队会师总决赛)不可能发生。因为奥兰多人干掉了他们。”奥拉朱旺说,“乔丹1995年参加了季后赛。他有一年没打球。人们都说他两年没打球,但是实际上他在那年的东部半决赛里被淘汰了,对手是强硬的奥兰多魔术队。他们队里有便士哈达威、(尼克)安德森和奥尼尔。这些人可都不好惹。他们打败了公牛队!”


表面上看,奥拉朱旺所说的无可辩驳。奥兰多魔术队在季后赛第二轮用了六场比赛将芝加哥人打道回府,赛后他们合力将公牛旧将霍勒斯-格兰特扛起庆祝胜利,要知道这是乔丹职业生涯中最后一次在季后赛中体验失败淘汰的滋味。那个系列赛也是乔丹最后一次身穿45号球衣出场比赛。


系列赛第一场的最后时刻,公牛队本有机会取得1分领先,结果尼克-安德森从乔丹身后断下了球,并发动快攻,最后由哈达威击地传球给格兰特灌篮得分。赛后安德森对记者说出了那段著名的话:“45号乔丹没有从前23号乔丹的爆发力了,他不是以前的乔丹了。我是不可能从23号乔丹手上断球的。”


三天后,乔丹在奥兰多球馆出战第2场比赛时,再次披上23号球衣,正式把已经退役的球衣重新启用,并且砍下38分带领公牛队取胜。按照规则,NBA球员是不被允许在同一年中更换球衣号码的。当时公牛队因为没有提前上报球衣号码更换而被联盟罚款25000美元,而且在接下来的每一场比赛里都会征收这项罚款。法尔克对此表示,乔丹更换号码纯属出于习惯。


“每一名运动员都有属于自己的迷信,”他说道,“你注意到他有什么不同了吗?他之前拿了三连冠,但是你发现当时有什么改变吗?他离开这项运动长达一年半之久,增长了10到15磅的肌肉,他很久没有参与对抗性的篮球训练。这都是改变。但是最显而易见、最引人瞩目的变化就是他的球衣号码。他想要让一切都和过去一样,其中也包括球衣。”


尽管如此,那个赛季的魔术队强手如云,并不会被一次换号码的事件吓倒,他们最终赢下了那轮系列赛。许多人都认为这次胜利会推动魔术队会在哈达威和奥尼尔的带领下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但是休斯顿火箭队在NBA总决赛中毫不留情的横扫了他们。下一个赛季里乔丹和公牛队在东部决赛中击败奥兰多人成功复仇之后,奥尼尔负气出走洛杉矶湖人队。哈达威只能独自回顾过去扼腕叹息。


“我时常会想起这事。我觉得如果我们当时能赢得总冠军,也许就能引起更多的关注和讨论。但是这些已经是过去式了。上一支在季后赛面对公牛队赢下一轮系列赛的球队是谁?是我们。”哈达威回忆道,“那是我们会讲述给后代孩子们的故事。但是,其实我们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褒奖。可是我们没能走到最后,也许这就是我们没有得到那些褒奖的原因吧。”


当奥拉朱旺再次就乔丹的问题作出老练的回答时,他的前火箭队友、TNT电视台评论员肯尼-史密斯对于如果乔丹从未在NBA退役的结果则表达的更加率真。


“我们还是会赢。没错,我们赢下了总冠军,他当时也打了季后赛,穿着45号球衣,他们输给了被我们横扫的球队。所以我们才是那年最强的球队。”史密斯的话语间再次表达出乔丹那个赛季并不是最佳状态。


“当他在麦迪逊花园广场球馆得到55分时,没有人会想‘他不是原来的乔丹了’,大家现在只是觉得‘乔丹回来了,他只不过今年输了而已。’我一直说,事实就是他们先拿了三次冠军,然后我们赢了两次,接着他们又赢了三次。我觉得他们不可能连续八年拿到总冠军。要考虑到伤病因素、还有专注度降低的问题,以及其他可能性,我不觉得他们能取得八连冠。这在这个年代还没有发生过。勒布朗-詹姆斯进过八次总决赛,但是他没有赢得八个总冠军。我就是觉得那个赛季我们才是更强的球队,无论对手是谁。”


二十五年过去了,作为率领勇士队连续五年进入总决赛的球队主教练,科尔也认同现在一支球队能够取得八连冠的想法是荒谬的。


“有些人对我说‘如果迈克尔没有退役,你们说不定能拿到八连冠’。那是我听过的最荒唐的话了。人们永远没法理解球队想要保持长盛不衰是一件精神上多么痛苦的事情。”


“就我看来,我们能获得第二个三连冠的原因就是他离开过一段时间,恢复了足够的精力。”科尔说,“他非常需要这段时间。这就是他退役的原因,要知道他当时已经精疲力尽了。那时有很多种说法,比如‘是不是大卫-斯特恩告诉你不能继续打球?’这种想法真的挺有才的,你告诉历史上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将会因为赌博而被禁赛?你们究竟在想些什么?这么想太愚昧了。这些阴谋论丝毫没有道理。实际情况说,当时他备受煎熬,经历了自己父亲的意外离世。远离这一切两年时间,恢复精力,为下一个三连冠打好了充分的基础。”


对于一个被法尔克形容为“最具好胜心人格”的球员复出球场,失去一切,并且在95年经历失败后听到这些尖刻的批评,给了乔丹在下赛季卷土重来、报仇雪耻的完美动力。


1995-96赛季的芝加哥公牛队是近乎无敌的,肆虐全联盟,创下了当时单赛季胜场最高纪录的72胜。随后在季后赛所向披靡的拿到了15胜3负的战绩,包括总决赛中以4比2战胜西雅图超音速队。然而乔丹的残暴统治持续到了1996-97赛季,公牛队再次取得69胜的骄人战绩,总决赛第5场在盐湖城客场挑战爵士队的比赛中,乔丹克服了病毒侵袭的强烈不适,强势击败对手,六场内击败犹他人,再次夺得总冠军。接下来,乔丹和公牛队在1997-98赛季延续了火热的势头,重现了公牛王朝,他在总决赛中完成了历史上最传奇的谢幕:第6场决胜时刻推开拜伦-拉塞尔,在罚球线干拔跳投,稳稳命中,一分险胜,再夺桂冠。


四个字的传真,揭开了如此壮丽的诗篇神话。


“从1991年他们赢得总冠军开始,那(1995年对阵奥兰多的季后赛)就是他们唯一输掉的一轮系列赛。”法尔克说道,“我从没有遇到过比迈克尔更富竞争性、更痛恨失败的人。当他经历失败时,无疑会万分沮丧。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如果你见证了之后发生的一切。他是最适合这个舞台的运动员。很多人说那个不完整的赛季里的乔丹没有过去优秀了。他照单全收,默默酝酿。激励乔丹前进的并不是那些反对者的批评言论,永远都是靠他自己。他不断激励自己,然而他摒弃平淡乏味,直面生活中的艰难险阻,借此再攀高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