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來了”:25年後,邁克爾-喬丹的首次復出依然激動人心

“我回來了”:25年後,邁克爾-喬丹的首次復出依然激動人心


“我回來了”:25年後,邁克爾-喬丹的首次復出依然激動人心


邁克爾-喬丹沒有事先透露自己的計劃,至少一開始沒有。但是他不斷留下一些細微的線索,為最終所發生的事做好鋪墊。喬丹對於籃球的熱愛,不斷促使他挑戰自己,也令他沉迷其中。即使當他短暫退役,前往次級棒球聯盟去嘗試接住那些刁鑽的曲線球時,籃球始終讓他難以忘懷。


喬丹天性渴求競爭,總是渴望新的挑戰。當棒球聯盟面臨著令人厭惡、似乎永無止境的停擺,致使一個賽季提前終結,而新賽季開賽遙遙無期。此時籃球對他內心的召喚愈發強烈。喬丹需要籃球,而籃球運動更離不開喬丹。1995年3月18日,喬丹用歷史上最言簡意賅又印象深刻的一紙傳真“我回來了”,震驚了整個體育界,而且次日下午就在印第安納波利斯州的城市廣場球館對陣步行者的比賽中火線復出。然而在此之前,喬丹需要時間來調整自己的心態,調整自己的身體精力,不僅僅是為了復出,而且要回歸他連續三年奪取NBA總冠軍、卻在1993年10月急流勇退時的巔峰狀態。


“當他在1993年宣佈退役時,他心底一定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30歲退役,正處於職業生涯巔峰,再想復出一定會無比艱難。這是否出於一時衝動暫且不談。我不覺得自己曾經見過哪名球員比他更加熱愛這項運動,”一直擔任喬丹經紀人的大衛-法爾克在喬丹復出25週年紀念即將到來時說道,“每個人都覺得他的一舉一動背後是否有什麼陰謀,這其實很有趣,因為他實在是太出名了。當他做出一些違反常規的事,每個人都在尋求特定的解釋,彷彿海嘯來臨或者某種超自然現象發生一般。這就是邁克爾帶來的影響。邁克爾做出這樣的決定(復出)就是因為他想念籃球了,他想要上場打球。”


B.J.阿姆斯特朗記得喬丹在復出的賽季中曾經幾次前來看望過他,他們當時的談話讓人覺得喬丹並沒有完全想好是否要復出。喬丹會問及目前公牛隊的對手情況,談到對手球員的打球習慣、招牌動作,包括他們運三次球之後會怎麼做。阿姆斯特朗提到喬丹尤其關注金州勇士隊後衛拉特雷爾-斯普雷維爾的情況,這名球員在喬丹退役之後的第一年就入選了NBA最佳陣容第一隊。


阿姆斯特朗在公牛隊作為喬丹隊友的前四個賽季裡,他經常聽到喬丹發表評論,事後想起來總會覺得受益匪淺。其中兩條最特別的是“永遠把比分當作零”、“當燈滅了,一切都無法改變了。”阿姆斯特朗能看出喬丹心中並沒有完全放下對於籃球的熱愛,但是絲毫看不出他究竟會不會復出回到NBA賽場。


終於,一切線索都明朗起來。阿姆斯特朗說喬丹有一次邀請他要位於伊利諾伊州迪爾菲爾德的貝克廣場餐館共進早餐,這家餐館離芝加哥公牛隊的訓練場館伯託中心很近。當天早起鍛鍊之後,阿姆斯特朗在球隊正式訓練之前與喬丹見面了。當時阿姆斯特朗穿著全套訓練裝備並打好繃帶,並且他記得整個談話逐漸變成了一場半開玩笑的垃圾話互噴。


“我敢說那是我第一次,我有點說不出口,是我第一次敢於對邁克爾·喬丹說垃圾話,”阿姆斯特朗說道,“我當時穿著自己最棒的訓練裝備,我記得自己也打好了訓練繃帶,因為當時正準備去參加訓練。而他完全是真實想法,不帶任何猶豫的就說‘你永遠都沒法打贏我,我肯定會打爆你.......哪怕是穿著這一身便裝’。”


然而喬丹並沒有就此打住。那些話並不只是說說而已。他想要打球,而且說去就去,哪怕穿著一身便裝和休閒鞋。喬丹提出立刻前往訓練場,阿姆斯特朗仍然覺得喬丹只是開玩笑而已,便同意了這個提議。


“我覺得當時我們是在說笑。我心裡想‘等一下,你穿著一身便裝,而且有一兩年沒有打球了。我可是一直保持著良好的身體狀態。你穿著便裝和休閒鞋,要知道現在可是冬天’。我的自尊心一直安慰自己,‘不會的,這不可能發生的。’他說道‘走吧,讓我們去訓練場比個高低,看看誰更厲害。’看著他的穿著打扮,我有點猶豫‘不好吧,我也是NBA球員,你還穿著休閒鞋,你是不可能穿著便裝打贏我的。’我們開始說起了垃圾話。我們前往了訓練場,準備開始打球。我當時還在想‘管他呢,他來到球館總歸是一件很棒的事。那些年輕人還沒見過他呢,現在有機會了’。”


當他們到達球場時,阿姆斯特朗很快意識到喬丹並不是鬧著玩的。穿著一身便服,喬丹卻沒有絲毫開玩笑的意思。“他脫掉了外套,我們開始單挑。我這時想著‘你是來真的’。現在他還穿著自己的休閒鞋,當時是冬天,球館裡還開著壁爐取暖。他就開始打球了,可是他穿的是休閒鞋,要知道我穿著全套公牛隊的訓練裝備,我都得穿上自己的籃球鞋。這肯定是在開玩笑。不,這不再是一個玩笑了。我想著‘我瞭解他,我不能輸給他,現在是來真格的了。我得開始認真打球了’。”


“我還沒反應過來,他已經開始全力對付我了,依舊穿著一身便裝。我們在單挑時,沒有人到球場上來,不過他們都在一旁認真看著。我可不想輸給一個穿著一身便裝的人,我才不在乎你是誰,至少你得穿著一雙籃球鞋來打球吧。說實話,我不會輸給一個穿便裝的傢伙,我不在乎你有多大名氣,這樣太不合理了。而現實就這麼發生了,他穿著一雙休閒鞋在打球,球場地板都刮出痕跡了。他穿的鞋一直在地板上摩挲著,但他照樣在和我打球。”


結果可想而知。


“當然,他還是贏了。當時我很氣憤。現在想起來我還有點生氣,”阿姆斯特朗笑著回憶道,“那時候我意識到了,喬丹永遠都是喬丹。每個人都在說‘你怎麼會輸給一個老傢伙的?’我說‘他從未停止過進步,這才是喬丹’。”這盞明燈永遠不會熄滅,正如喬丹永遠不會遠離籃球,對他來說賽場比分永遠是零比零。


不久以後,喬丹成為了伯託中心的常客,開始與球隊合練。當時球隊中幾乎每一個人都很疑惑喬丹究竟要做什麼。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去到伯託中心,看向泳池裡,發現自己心目中的籃球之神正坐在熱水裡。”公牛隊的媒體關係副總監蒂姆-哈勒姆說,“我真的覺得會有大事發生。我走過去對他說‘這是怎麼回事?’他給出了很強烈的暗示自己即將復出。當他面對面的和你說出這些話的時候,你腦子只剩下一個念頭‘天哪!’”


史蒂夫-科爾在喬丹首次退役之後才加盟公牛隊,但是他也注意到喬丹出現在體育館的次數愈發頻繁。“我看到他在菲爾的辦公室,我們都在向認識他的人詢問,比如B.J.阿姆斯特朗,‘你知道怎麼回事嗎?’B.J.說‘我也不確定,他也許考慮復出吧。’我們都驚呆了。”


“我們想他可能只是活動一下筋骨,大概是懷念打籃球的時光了。但是他開始連續三天參加我們的訓練,”另一名隊友比爾-溫寧頓說道,“我應該是在第二天之後對史蒂夫說‘我覺得這事真的有可能發生。’首先,他連續三天來這裡訓練。其次,他最近訓練的很認真,而在之前他就像是來玩樂一下。他參加了全隊的完整訓練內容,但是沒有人會特意說些什麼,因為大家都不想毀了這件事,也沒有人說破。大概是第四天之後,菲爾或者其他人對我們說‘別聲張出去,不過沒錯,這是真的。’”


“我回來了”:25年後,邁克爾-喬丹的首次復出依然激動人心

喬丹復出首場比賽對陣步行者隊(布萊恩-巴爾 / AFP via Getty Images)


法爾克是體育經紀人領域的傳奇人物,是一名冷酷無情的權力經紀人,一手推動了喬丹市場推廣的巨大成功。但是他同樣是一名出色的撰稿人。在喬丹正式作出復出聲明之前,法爾克和兩名同事—喬丹的私人律師維恩-麥考伊,以及危機公關專家約翰-勒薩熱齊聚喬丹位於芝加哥的家中,商量決定復出聲明的最佳形式。法爾克寫了好幾個版本的新聞聲明樣稿,但是喬丹每一次看過之後都搖頭說道“不行,這不是我想要的。”


“最後,”法爾克回憶說,“他說‘把紙給我’,寫下‘我回來了’。言簡意賅,短小精悍。真是完美的聲明。”


法爾克打電話給艾莉森-薩多夫斯基,時任法爾克聯合管理公司的媒體服務主管,讓她在喬丹復出的流言漫天飛之前把這份聲明傳真出去。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當時擁有NBA全國範圍的電視直播權,他們第一個得到了這份聲明,隨後立刻開始調整芝加哥對印第安納這場比賽的轉播方式,從最初的當地直播,到全國部分地區直播,直到最後的全美直播,範圍涵蓋全國99%的地區。很明顯,這會引起觀眾們的好奇心。


“即使我是公關主管,我一直對此並不知情,直到那個週六的上午,”現在掌管喬丹所有公關事務的薩多夫斯基說,“大衛將這件事保密得僅有極少數人知道。我記得那個週五下班時,當天是聖帕特里克節,我晚上去看了子彈隊的比賽。當時我完全被矇在鼓裡,大衛什麼都沒有對我說過,只有一句‘確保你整個週末不要遠離你的電話’。第二天(週六)大約是上午10點或者11點,他打來我家裡的電話。電話鈴聲響起時我正在洗澡。當我走出洗澡間時,看到答錄機上有7條留言。哪怕今天,我也願意承認自己洗澡時間挺長的,但是竟然有7條留言,全部來自於大衛。每一條的聲音聽起來都比之前更加著急,‘你在哪裡?趕緊回我電話?’”


“我立即給他回了電話,他說‘你必須馬上趕到辦公室’。我當時一頭霧水,對他說‘大衛,我只穿了一條浴巾’。他說‘我不管你穿了什麼,立刻去辦公室’。他還說當我到辦公室之後他會打給我。我當時並沒有太擔心,因為我覺得他會跟我解釋清楚的。他說‘你得打出一份新聞聲明稿並且發出去,因為消息就要傳出去了。’並補充道‘新聞稿只有四個字’。”


薩多夫斯基趕到了辦公室,並將新聞稿傳真出去,這是互聯網流行之前最通用的即時通訊方式。稿件發送給了包括芝加哥新聞媒體、美聯社、ESPN、《華盛頓郵報》,以及《紐約時報》等一眾主流媒體。“總共大約25至30家媒體。”她說道。這封傳真用了公司抬頭的信紙,一針見血的表達了喬丹的訊息。


“當你是邁克爾-喬丹時,你並不需要解釋太多為什麼復出,”法爾克說,“這條新聞就如同現在的推特一般瘋狂流傳。如果當時有推特,這可能是歷史上最火爆的一條推文,可能瞬時就會有數百萬人轉發。當人們發表聲明了,就應該像這樣。每一個字都蘊含了豐富的意義。這對於聯盟其他人來說似乎是一記警鐘,彷彿在說‘假期結束了。準備好開始比賽吧。準備好被我折磨,準備好被我淘汰吧’。無論是為了什麼,很明顯他不是為了錢才復出的,他也不是懷念那種公眾關注度。他只是懷念籃球比賽了。”


在喬丹退役的第一個賽季,公牛隊仍取得了55勝27負的戰績,斯科蒂-皮蓬打出了MVP級別的賽季表現,阿姆斯特朗也入選了全明星首發。但是他們在東部決賽中經歷七場鏖戰輸給了紐約尼克斯隊。時至今日,公牛隊球員和球迷仍難以忘記那個系列賽至關重要的第五場比賽最後時刻,已故的裁判休-霍林斯對皮蓬的一個爭議性吹罰犯規。然而芝加哥人第二個賽季彷彿熄了火,在喬丹迴歸之前,公牛隊的戰績只有34勝31負。


“新賽季似乎所有事情都脫離了正軌。所以當他宣佈要復出時,一切似乎都不一樣了,”科爾說,“我們好像獲得了新生一般,被重新賦予了第二次機會。”


這樣的影響並不是只有球員和教練們感受到了。


前任公牛隊的商業關係副總監史蒂夫-施安沃爾德,負責喬丹時代所有公牛隊賽前短片播放以及球員介紹入場的藝術效果。他在那一週得到了2017年已故的前任公牛隊總經理傑瑞-克勞斯的消息,告訴他復出傳言是真的,讓他做好工作準備。


“當時,部分員工在喬丹退役之後已經決定要離開公牛隊另謀出路。一部分的季票持有者—並不是很多—已經準備放棄他們的固定座位,他們覺得喬丹在93年退役之後,公牛隊將不復當年之勇”施安沃爾德說道,“所以消息傳來,整件辦公室彷彿充滿了生機,人們走路邁開的步子都似乎滿是活力。”


哈勒姆說:“這徹底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如果你是公牛隊球迷,這彷彿是聖誕節提前到來一般。如果你是我們中的一員,你滿腦都會是自己工作中將會發生哪些特別的事情。電視機也賣瘋了,人們永遠在排隊購買。當你身處迪爾菲爾德,你會發現所有的主要媒體匯聚這裡,衛星設備早就架設完畢。這番景象實屬罕見,尤其是在三月份,臨近賽季結束的階段。”


人們想象中是喬丹將會在下一個賽季正式復出參加比賽,但是法爾克解釋了喬丹復出的具體步驟。


“自從他1984年進入聯盟以來,他所做的一切都讓全世界感到驚奇。”法爾克說道,“他能夠完成別人所無法企及的事情,他的風格無人可以效仿,他所帶來的比賽強度很少有人做到過。過一陣子以後,你就會適應這種驚奇,也許不會再覺得意外。當棒球聯盟的勞資糾紛逐漸升級,這樣的決定絕對是明智的。”


“大多數球員可能會找個完美的歸宿。他們不會冒險改行去打棒球,或者選擇復出。他們不會這麼做,”法爾克說,“所以當談及復出時,這與他當時選擇去從事一項自己初中之後未曾碰過的運動的道理是相同的。邁克爾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知道自己決定改打棒球將會承受無數的批評和指責。首先是因為他11、12歲之後就沒有正式打過棒球比賽了,這和在大學裡打過棒球完全不同,就像丹尼-安吉那樣,或者博-傑克遜和迪昂-桑德斯。喬丹初中之後就沒有打過棒球了。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會讓苛刻的輿論環境影響自己所做的決定。”


喬丹決定在發出那封著名的傳真一天後就復出參加正式比賽,前往印第安納波利斯挑戰雷吉-米勒以及他所率領的強大的步行者隊。施安沃爾德更希望喬丹選擇這賽季新啟用的主場聯合中心球館作為首秀場地。“我覺得公牛隊的球迷理應見證這個特別的時刻。”他說到。但是現在步行者隊不得不面對這個難纏的對手,原本是一場下午的比賽,卻突然變得無比特殊。媒體的請求如雪片一般紛至沓來,很快步行者隊主場只能保證提供給媒體拍攝許可,而無法提供座位(他們開賽前想方設法擠出了額外的16個座位供給記者,然而沒有桌子或者檯面,只有每人一把椅子)。


“這就如同大衛-斯特恩突然打電話來通知我‘馬上你們要舉辦NBA總決賽第7場決戰,給你24小時準備,交給你了。’事情立馬變得瘋狂起來,”步行者隊的媒體關係主管大衛-本納爾說,“因為你要記住的細節太多了。沒有手機,只有傳真和固定電話,簡直就像是在黑暗時期工作一般。傳真機永遠在運轉,人們不停地發來請求。”


“更糟糕的是,我們在週六晚上有一場冰球次級聯盟的比賽在這裡舉行。要在第二天中午準備好新場地,時間真的很緊。”他說,“當我走回辦公室時,桌上的傳真機已經傳來了厚厚一疊的稿件,我們還得一一審核這些。‘好的,你可以來比賽’,‘不行,你不能來’。告訴這些人沒有獲得採訪許可真的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我記得自己加班到深夜,回家睡了大約兩個小時,又不得不回到辦公室開始工作。”


喬丹身穿45號的首秀算不上成功,僅得到19分,公牛隊也輸了球。中途復出把喬丹推到一個無法回頭、也並不熟悉的位置上。比起延續原先的前進勢頭,喬丹更重要的是找回當初的狀態。他不僅穿著印有新號碼的球衣,而且身體狀態大不如前,棒球訓練讓他增重了不少。但是他此前職業生涯設下的標準太高了,一旦哪一方面沒做到盡善盡美,人們都會質疑他是否退步了,甚至質疑他能否恢復當年的競技水平。道格-科林斯,曾擔任他的主教練,當時是作為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的直播評論員,認為喬丹看起來“像個普通人一樣打球”,這是所有籃球巨星都不願聽到的評論。


“只要你看過比賽就知道,他不是原來的那個邁克爾了。”法爾克說,“我沒有奢望他跟原來一樣。他並沒有讓我失望。他復出了,身型有所變化。他的身體狀況處於適合打棒球比賽的階段,而且並沒有足夠時間來恢復到籃球比賽需要的標準。儘管如此,他打得並不賴。心理上他已經完全準備好了。”


他照樣可以重現一部分當初的神勇。復出之後一週不到,他再次痛擊了老對手老鷹隊,奔襲全場,在亞特蘭大老鷹隊的史蒂夫-史密斯頭上命中幹拔跳投,壓哨絕殺對手,獨得32分率領公牛隊以99比98險勝。3天后,在他迴歸的第5場比賽,喬丹造訪紐約城,在麥迪遜花園廣場球館挑戰衛冕東部冠軍尼克斯隊。再次降臨熟悉的場地,面對曾經的手下敗將,此次由於長期缺陣,身體機能大不如前,也失去了慣有的比賽節奏。


然而喬丹卻貢獻了一場職業生涯代表作,狂砍55分,這個分數一度是這個球館的得分記錄,正如斯派克-李所說的“雙5之戰”。出乎當時場館裡大部分人意料之外的是,包括帕特里克-尤因,他在比賽最後階段決定幫助約翰-斯塔克斯一起包夾喬丹,喬丹在關鍵時刻沒有選擇自己出手投籃追求得到57分,而是傳球給籃下的溫寧頓扣籃得分致勝。


“很多人覺得喬丹復出之後,我們就能立即恢復當初的水準。”溫寧頓說道,“還有一部分人會質疑‘17場比賽是否足夠讓球隊磨合’,正如我一直強調的,與喬丹一起打球和沒有喬丹的時候是完全不同的。你不會去妨礙他進攻的路線,不會和他擠在同一區域。這就是三角戰術的好處,能提供充足的進攻空間。我說過當初在聖約翰大學和克里斯-穆林一起打球是有好處的,我早就懂得如何不去妨礙球星進攻。”


喬丹創下了賽季最高得分記錄,再度讓人們見證他的偉大。但是他沒能展現出足夠多的偉大時刻來拯救公牛隊。喬丹參加的比賽中,公牛隊取得了13勝4負的戰績,但是他們僅以東部第5的身份進入季後賽,這是自從1988-89賽季以來喬丹率隊取得的最低排名。然而那個賽季喬丹帶領公牛隊打進了東部決賽,包括那記在克里夫蘭騎士隊的克雷格-伊洛頭上命中的傳奇性絕殺跳投,直至他們輸給了最終的總冠軍活塞隊。但是1995年喬丹並沒能支撐公牛隊衝出東部半決賽,敗在了便士哈達威和沙奎爾-奧尼爾率領的奧蘭多魔術隊。


“喬丹沒有足夠的訓練來將他提升至自己應有的競技水準,他沒有足夠的時間。”阿姆斯特朗說,“他有過偉大的時刻。他曾經得過55分,但是沒法一直保持那樣的水準,因為他做不到。那個夏天之後我就知道,聯盟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了。當年NBA進行了擴張,而他發誓要從頭再來。不過這就是他與其他球員的區別,他永遠不會逃避挑戰。”


“我回來了”:25年後,邁克爾-喬丹的首次復出依然激動人心

邁克爾-喬丹並沒能在季後賽中嚇住便士-哈達威和魔術隊。 (安德魯.D.伯恩斯坦 / NBAE via Getty Images)


1991年,公牛隊首次贏得總冠軍之後,喬丹主持了《週六夜現場》,並在其中的系列小品“比爾-斯維爾斯基的超級球迷”中露臉,與喬-曼特納、喬治-溫迪特、邁克-邁爾斯和已故的克里斯-法利一起演出。這部小品關注的是芝加哥球迷對於當地棕熊隊和公牛隊堅定不渝的忠誠,講述了他們熱愛的球隊所發生的極盡滑稽的事。


在節目中,溫迪特的角色問到公牛隊已經取得了突破,那未來還會獲得多少個冠軍。邁爾斯的角色回答說公牛隊不會衛冕,更不用提三連冠、四連冠了,而曼特納的角色則說“我覺得至少是八連冠”。


公牛隊最終在八年內六奪總冠軍。當然,許多芝加哥球迷堅信如果喬丹沒有中途退役、把一年多的時光花費在棒球運動上,公牛隊確實能連續八年登頂。而公牛隊那些年的瘋狂勢頭,併成為週六夜現場節目的話題,足以證明他們當年的統治力。


但是哈基姆-奧拉朱旺聽過了太多次類似的評論,而且對此十分反感。以至於無論何時有人對他提起休斯頓火箭隊能夠在1994、1995年兩奪NBA總冠軍,純粹是因為沒有遇上喬丹,奧拉朱旺就會毫不客氣反駁對方。


“你知道嗎?很多人覺得這麼說沒問題,因為這(公牛隊與火箭隊會師總決賽)不可能發生。因為奧蘭多人幹掉了他們。”奧拉朱旺說,“喬丹1995年參加了季後賽。他有一年沒打球。人們都說他兩年沒打球,但是實際上他在那年的東部半決賽裡被淘汰了,對手是強硬的奧蘭多魔術隊。他們隊裡有便士哈達威、(尼克)安德森和奧尼爾。這些人可都不好惹。他們打敗了公牛隊!”


表面上看,奧拉朱旺所說的無可辯駁。奧蘭多魔術隊在季後賽第二輪用了六場比賽將芝加哥人打道回府,賽後他們合力將公牛舊將霍勒斯-格蘭特扛起慶祝勝利,要知道這是喬丹職業生涯中最後一次在季後賽中體驗失敗淘汰的滋味。那個系列賽也是喬丹最後一次身穿45號球衣出場比賽。


系列賽第一場的最後時刻,公牛隊本有機會取得1分領先,結果尼克-安德森從喬丹身後斷下了球,並發動快攻,最後由哈達威擊地傳球給格蘭特灌籃得分。賽後安德森對記者說出了那段著名的話:“45號喬丹沒有從前23號喬丹的爆發力了,他不是以前的喬丹了。我是不可能從23號喬丹手上斷球的。”


三天後,喬丹在奧蘭多球館出戰第2場比賽時,再次披上23號球衣,正式把已經退役的球衣重新啟用,並且砍下38分帶領公牛隊取勝。按照規則,NBA球員是不被允許在同一年中更換球衣號碼的。當時公牛隊因為沒有提前上報球衣號碼更換而被聯盟罰款25000美元,而且在接下來的每一場比賽裡都會徵收這項罰款。法爾克對此表示,喬丹更換號碼純屬出於習慣。


“每一名運動員都有屬於自己的迷信,”他說道,“你注意到他有什麼不同了嗎?他之前拿了三連冠,但是你發現當時有什麼改變嗎?他離開這項運動長達一年半之久,增長了10到15磅的肌肉,他很久沒有參與對抗性的籃球訓練。這都是改變。但是最顯而易見、最引人矚目的變化就是他的球衣號碼。他想要讓一切都和過去一樣,其中也包括球衣。”


儘管如此,那個賽季的魔術隊強手如雲,並不會被一次換號碼的事件嚇倒,他們最終贏下了那輪系列賽。許多人都認為這次勝利會推動魔術隊會在哈達威和奧尼爾的帶領下建立屬於自己的王朝。但是休斯頓火箭隊在NBA總決賽中毫不留情的橫掃了他們。下一個賽季裡喬丹和公牛隊在東部決賽中擊敗奧蘭多人成功復仇之後,奧尼爾負氣出走洛杉磯湖人隊。哈達威只能獨自回顧過去扼腕嘆息。


“我時常會想起這事。我覺得如果我們當時能贏得總冠軍,也許就能引起更多的關注和討論。但是這些已經是過去式了。上一支在季後賽面對公牛隊贏下一輪系列賽的球隊是誰?是我們。”哈達威回憶道,“那是我們會講述給後代孩子們的故事。但是,其實我們並沒有得到應有的褒獎。可是我們沒能走到最後,也許這就是我們沒有得到那些褒獎的原因吧。”


當奧拉朱旺再次就喬丹的問題作出老練的回答時,他的前火箭隊友、TNT電視臺評論員肯尼-史密斯對於如果喬丹從未在NBA退役的結果則表達的更加率真。


“我們還是會贏。沒錯,我們贏下了總冠軍,他當時也打了季後賽,穿著45號球衣,他們輸給了被我們橫掃的球隊。所以我們才是那年最強的球隊。”史密斯的話語間再次表達出喬丹那個賽季並不是最佳狀態。


“當他在麥迪遜花園廣場球館得到55分時,沒有人會想‘他不是原來的喬丹了’,大家現在只是覺得‘喬丹回來了,他只不過今年輸了而已。’我一直說,事實就是他們先拿了三次冠軍,然後我們贏了兩次,接著他們又贏了三次。我覺得他們不可能連續八年拿到總冠軍。要考慮到傷病因素、還有專注度降低的問題,以及其他可能性,我不覺得他們能取得八連冠。這在這個年代還沒有發生過。勒布朗-詹姆斯進過八次總決賽,但是他沒有贏得八個總冠軍。我就是覺得那個賽季我們才是更強的球隊,無論對手是誰。”


二十五年過去了,作為率領勇士隊連續五年進入總決賽的球隊主教練,科爾也認同現在一支球隊能夠取得八連冠的想法是荒謬的。


“有些人對我說‘如果邁克爾沒有退役,你們說不定能拿到八連冠’。那是我聽過的最荒唐的話了。人們永遠沒法理解球隊想要保持長盛不衰是一件精神上多麼痛苦的事情。”


“就我看來,我們能獲得第二個三連冠的原因就是他離開過一段時間,恢復了足夠的精力。”科爾說,“他非常需要這段時間。這就是他退役的原因,要知道他當時已經精疲力盡了。那時有很多種說法,比如‘是不是大衛-斯特恩告訴你不能繼續打球?’這種想法真的挺有才的,你告訴歷史上最偉大的籃球運動員將會因為賭博而被禁賽?你們究竟在想些什麼?這麼想太愚昧了。這些陰謀論絲毫沒有道理。實際情況說,當時他備受煎熬,經歷了自己父親的意外離世。遠離這一切兩年時間,恢復精力,為下一個三連冠打好了充分的基礎。”


對於一個被法爾克形容為“最具好勝心人格”的球員復出球場,失去一切,並且在95年經歷失敗後聽到這些尖刻的批評,給了喬丹在下賽季捲土重來、報仇雪恥的完美動力。


1995-96賽季的芝加哥公牛隊是近乎無敵的,肆虐全聯盟,創下了當時單賽季勝場最高紀錄的72勝。隨後在季後賽所向披靡的拿到了15勝3負的戰績,包括總決賽中以4比2戰勝西雅圖超音速隊。然而喬丹的殘暴統治持續到了1996-97賽季,公牛隊再次取得69勝的驕人戰績,總決賽第5場在鹽湖城客場挑戰爵士隊的比賽中,喬丹克服了病毒侵襲的強烈不適,強勢擊敗對手,六場內擊敗猶他人,再次奪得總冠軍。接下來,喬丹和公牛隊在1997-98賽季延續了火熱的勢頭,重現了公牛王朝,他在總決賽中完成了歷史上最傳奇的謝幕:第6場決勝時刻推開拜倫-拉塞爾,在罰球線幹拔跳投,穩穩命中,一分險勝,再奪桂冠。


四個字的傳真,揭開了如此壯麗的詩篇神話。


“從1991年他們贏得總冠軍開始,那(1995年對陣奧蘭多的季後賽)就是他們唯一輸掉的一輪系列賽。”法爾克說道,“我從沒有遇到過比邁克爾更富競爭性、更痛恨失敗的人。當他經歷失敗時,無疑會萬分沮喪。但是顯而易見的是,如果你見證了之後發生的一切。他是最適合這個舞臺的運動員。很多人說那個不完整的賽季裡的喬丹沒有過去優秀了。他照單全收,默默醞釀。激勵喬丹前進的並不是那些反對者的批評言論,永遠都是靠他自己。他不斷激勵自己,然而他摒棄平淡乏味,直面生活中的艱難險阻,藉此再攀高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