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唳華亭》蕭定權書道:金生麗水玉出昆岡,金錯刀是什麼刀?


《鶴唳華亭》蕭定權書道:金生麗水玉出昆岡,金錯刀是什麼刀?

導讀:金生麗水,玉出昆岡。蕭定權的書道—金錯刀,歷史上真有這樣一種書道,並不是宋徽宗的瘦金體,而是另一位帝王所創。

《鶴唳華亭》蕭定權書道:金生麗水玉出昆岡,金錯刀是什麼刀?

《鶴唳華亭》劇照

古裝劇近幾年來一直大熱,有一些製作精良,服飾考究。從《甄嬛傳》《琅玡榜》《延禧宮略》到近期的《鶴唳華亭》和《慶餘年》。不僅能欣賞曲折的故事、精湛的演技,其中的服飾之美、禮儀之美、語言之美、書法之美,把中國古典文化的美學內涵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慾罷不能。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將中國古典文化脈脈地傳達,使觀眾得到傳統文化的浸潤。

今日我們聊一聊《鶴唳華亭》中的書法。

這部劇中的書法之美,可能是古裝劇中最講究的。

《鶴唳華亭》蕭定權書道:金生麗水玉出昆岡,金錯刀是什麼刀?

《鶴唳化亭劇》中的書法

《鶴唳華亭》蕭定權書道:金生麗水玉出昆岡,金錯刀是什麼刀?

《鶴唳華亭》中的書法欣賞。

據說武打劇有武替,愛情劇有吻替,古裝劇有字替。這部劇的字替估計是下了血本的。

不說片頭文字的瘦金體,劇中各種場景下的書法都很考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手跡,不同的場景,有不同的書體。各種變化,洽如其氛,無一相同。

1.皇帝蕭睿鑑書法。劇中皇帝,殺伐決斷,胸懷天下,不僅是下的君王,亦是家中的父親。他的聖旨,有“承旨”撰寫,較少親自動筆。但他在書道上亦有極高的造詣,擅長寫草書,牽絲映帶,動盪飄舉,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鶴唳華亭》蕭定權書道:金生麗水玉出昆岡,金錯刀是什麼刀?

蕭睿鑑書法

2.翰林許昌平書法。皇帝身邊的承旨,劇中多出現的是行書,代皇帝書寫敕令,為一般性事務。主要為頒佈命令,表情達意。以書寫工整清晰,美觀好看為要。

《鶴唳華亭》蕭定權書道:金生麗水玉出昆岡,金錯刀是什麼刀?

許昌平所撰的聖旨

3.中書令李柏舟府上議事廳匾額“金幹玉楨”。出自漢代楊雄《太玄經》“:金幹玉楨,蕃輔正也”楷書魏碑,從句子到書法,均適合掛在廳堂。

《鶴唳華亭》蕭定權書道:金生麗水玉出昆岡,金錯刀是什麼刀?

中書令李柏舟堂上

4.盧世瑜考題書法。小字行書,書寫工整,筆畫較細,為蕭定權由此悟出更加瘦勁的“金錯刀”(瘦金體)增加了合理性。

《鶴唳華亭》蕭定權書道:金生麗水玉出昆岡,金錯刀是什麼刀?

盧世瑜書寫的考題

5.長州刺吏李明安軍報。因是送呈皇帝御覽,寫得略微拘禁,筆畫不求書法上的變化,但求恭謹,長州刺史是武官,寫成這樣算很好了。

《鶴唳華亭》蕭定權書道:金生麗水玉出昆岡,金錯刀是什麼刀?

長州刺史李明安軍報

6.皇太子蕭定權的書道--金錯刀

太子蕭定權,酷愛書道,師從大儒盧世瑜,又推成出新,更上層樓,獨創一體,字形飄逸,字骨鍵勁,老師賜名“金錯刀”。

《鶴唳華亭》蕭定權書道:金生麗水玉出昆岡,金錯刀是什麼刀?

皇太子蕭定權書寫的便條

太子蕭定權的便籤書法。出自陸英被害前夕,太子傳書張陸正救人。瘦金體(金錯刀)書法。比原版徽宗趙佶的書法多了幾分溫潤豐腴,少了幾分險峻瘦硬。符合太子儒雅俊逸的人設。


《鶴唳華亭》蕭定權書道:金生麗水玉出昆岡,金錯刀是什麼刀?

金錯刀是一把什麼樣的刀

金,是貴重的金屬,歷來是富貴和權力的象徵。古代皇帝是“萬金之軀”,所坐的稱“金鸞殿”,說的話是“金口玉言”

錯,是指鑲嵌或描飾的工藝。

刀,為殺伐的利器。

金錯刀從字面意義理解,即為鑲嵌著黃金的刀。

這種刀,鑲嵌黃金美玉,可用於把玩裝飾。

《鶴唳華亭》蕭定權書道:金生麗水玉出昆岡,金錯刀是什麼刀?

黃金錯刀

唐 杜甫 《棕拂子》

熒熒金錯刀,擢擢朱絲繩。

非獨顏色好,亦用顧盼稱。

同時,金錯刀一般非常小巧,用作文房中裁紙,或是日常削切水果,雖然精美,但不堪大用。並非真正的殺伐利器。

宋 吳泳 《八月十四夜神泉官滿再別同官》


袖中雖有金錯刀,

滿鏡愁雲莫能割。

《鶴唳華亭》劇中的“金錯刀”,用作太子書道,並在劇中形象化為“瘦金體”。實際上“金錯刀” 書體並非杜撰,字形也並不是“瘦金體”的樣子。歷史上的確有“金錯刀”這種書體,也是由一位君王所創。

《鶴唳華亭》蕭定權書道:金生麗水玉出昆岡,金錯刀是什麼刀?

南唐李煜和他的“金錯刀”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北朝時南唐國君,生性仁孝,無意政事,只鍾情山水,醉心書畫,曉悟音律,姿儀風雅,舉止儒措。其風采與劇中的太子蕭定權相若。

在位共計十年,後南唐被北宋所滅。

《鶴唳華亭》蕭定權書道:金生麗水玉出昆岡,金錯刀是什麼刀?

李煜扮相

李煜,年少時即生有異相,

歐陽修《新五代史》

而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子

額頭寬闊,有兩排牙齒並生(其中有一排是長得整整齊的鮑牙),還有一隻眼睛有兩個眼球。今天看來,這是屬於發育不正常,但在古代,卻被認為是聖人之相,因傳說孔子、周武王都有駢齒;而舜帝與楚霸王,都是重瞳。

李煜與蕭定權一樣,也有一個對頭大哥--李弘冀。但比蕭定權還要悲催的是—大哥是太子,而他是吳王。一直不得勢,在大哥的排擠與打壓下過日子,只能移情詩酒書畫。後來機緣巧合,無意中成為南唐國君。

李煜可能不是一個合格的國君,卻是個優秀的藝術家。詩詞,繪畫,書法,音律,莫不精通。與蕭定權一樣,是神仙一樣的人物。但藝術家治國,即是個人的悲哀,也是國家的悲哀。

《鶴唳華亭》蕭定權書道:金生麗水玉出昆岡,金錯刀是什麼刀?

李煜畫像

南唐終被宋滅。隨後,囚居汴梁的李煜,望著城外滔滔不絕的黃河水,寫下千古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後,服牽機藥而亡。

金錯刀,便是他的獨創書體。

明 張弼《夏仲昭畫竹為吳進士題》

君不見輞川王郎鐵鉤鎖,漁陽塵飛竟摧墮。

君不見江南李主金錯刀,澄心堂紙同煙銷。

陶谷《清異錄》

後主善書,作顫筆樛曲之狀,遒勁如寒松霜竹,謂之‘金錯刀’

言其大字如斫竹木,小字如聚針釘。結字緊湊,一筆三折

這種筆法,既是書道,又是畫道—鐵鉤鎖。

黃庭堅《次韻謝黃斌老送墨竹十二韻》

自注:“世傳江南李主作竹,自根至梢極小者,一一勾勒成,謂之鐵鉤鎖

可惜這個字體已失傳,不可復見。但從描述中可見這個字體的特點是多用顫法,結字緊湊,筆力瘦勁,如老松盤枝,枯竹凌風。與劇中所展示出來的“瘦金體”書體有一定的差別。瘦金體撇捺舒展,如同蘭草,雖然筆畫清瘦少變,卻不枯澀。

《鶴唳華亭》蕭定權書道:金生麗水玉出昆岡,金錯刀是什麼刀?

李煜《入國知教帖》局部

李煜留下的書法,只有《入國知教帖》一幅,抄寫的是《禮記.經解》的句子,從字型上看,筆力雖勁,卻並不瘦,行筆流暢,與記載中的“顫法”有比較大的區別,非金錯刀體。

《鶴唳華亭》蕭定權書道:金生麗水玉出昆岡,金錯刀是什麼刀?

宋徽宗趙佶和他的“瘦金體”。

趙佶(1082年6月7日-1135年6月4日)宋朝第八位皇帝。在位二十六年,後被金人所擄。與李煜一樣,他也不是一位合格的皇帝,卻是一位傑出的書畫家,猶其擅長“瘦金體”。

傳說宋徽宗酷愛書法,常常習練黃庭堅與薛曜,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一日在睡夢中悟得一種瘦勁的書法,醒來一揮而就,以為神品。喚秦檜觀看。秦檜直言這種書法太瘦,徽宗卻道:“朕就喜歡這個瘦勁兒”。於是秦檜道:“不如就叫瘦筋體吧”,徽宗龍顏大悅,欣然同意。

《鶴唳華亭》蕭定權書道:金生麗水玉出昆岡,金錯刀是什麼刀?

宋徽宗趙佶畫像

傳說終究是傳說,頗不可信。任何藝術形式的開宗立派,推成出新,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更不可能是睡夢中一覺就悟出來的。瘦金體,雖然在趙佶的手上發揚光大,名動天下,但並非由他首創。

瘦金體的開創者是唐代書法家薛曜,他的家族遠親中有一位非常有名的書法家,他的舅爺—褚遂良。

薛曜從小學習褚遂良的字。褚字的特點:筆畫略細,結體疏朗,清厥瘦勁,較重“骨力”。 薛曜在此基礎上,削肉留骨,筆畫進一步變細,運筆的提按轉折更加明顯,比禇體字結體更險峻,更顯露筋骨,成為一種新的書體“瘦筋體”。

《鶴唳華亭》蕭定權書道:金生麗水玉出昆岡,金錯刀是什麼刀?

趙佶的書畫

趙佶是本就有較高的藝術天賦,又生在帝王之家,不缺少名師法帖,先後學過二王、黃庭堅、禇遂良、薛曜,猶其喜愛薛曜的“瘦筋體”。在長期習練的基礎上優化,揉合黃庭堅字的結構、薛曜字的筆法,融入花鳥工筆的精緻細膩筆意,結合自己的藝術修養,最終形成了自己的獨創風格。因是皇帝所創,故美其名為“瘦金體”

明陶宗儀《書史會要》

筆法追勁,意度天成,非可以陳跡求也。

瘦金體是一種獨特的書體,不同於楷書、行書、隸書等講究藏鋒,用筆之時反而鋒芒外露,提按轉折,如屈金斷玉。中宮偏上緊束,四面放達舒張。

橫豎用筆,如同竹節凌風,瘦勁有力。撇捺舒展飄逸,如同幽蘭在谷,風姿綽約。趙佶為當時皇帝,宋代的審美注重韻致,這種如竹似蘭、瘦硬通神的書法風格,契合了時人的審美,追隨者甚眾,因是御筆,故將其尊稱為“瘦金體”。

《鶴唳華亭》蕭定權書道:金生麗水玉出昆岡,金錯刀是什麼刀?

瘦金體以其獨特的風格流傳後世,有《楷書千字文》《穠芳詩》《夏日詩貼》《怪石詩貼》《牡丹》《風霜》《大觀聖作碑》《神霄玉清萬壽宮詔》《瘦金體草書千字文》等。

到後期,傳說趙佶將瘦金體再一次提升優化,比原來的“瘦金體”更深奧,更難寫,更漂亮,更飄逸。據說融合了金石、篆刻、工筆、寫意、儒家思想、帝王之道等,成為神作,稱其為“天骨鶴體”。只可惜除了巔峰時期的宋徽宗本人,再無其它人能寫,終成絕晌,不見於歷史長河。

天骨鶴體,最終也只是一個傳說,從未有人見過,也就從未有人寫過了。

《鶴唳華亭》蕭定權書道:金生麗水玉出昆岡,金錯刀是什麼刀?

皇太子蕭定權和他的“金錯刀”

《鶴唳華亭》中的皇太子蕭定權,皓齒明目,長身如玉,生於帝王之家,從小跟大儒盧世瑜學習書法,修身立德,仁孝儒雅,為人中之鶴。

《鶴唳華亭》蕭定權書道:金生麗水玉出昆岡,金錯刀是什麼刀?

《鶴唳華亭》中的金錯刀,結合了歷史上最有才華的兩位帝王—南唐後主李煜和宋徽宗趙佶的書體,借“金錯刀”之名,以“瘦金體”為質,由老師盧世瑜臨死前賜名,成了皇太子蕭定權的書道。(由此也可見編劇與美術的匠心,一部好劇,細節處見功夫。)只是兩位皇帝的結局都很悲慘

盧世瑜臨終賜名:

金生麗水,玉出昆岡,

錯鑄麗水,玉碎昆岡,

物不摧折,怎辨美媸,

人不摧折,何言善惡。

殿下自創的書道,好美,

之後,就叫:金錯刀。


《鶴唳華亭》蕭定權書道:金生麗水玉出昆岡,金錯刀是什麼刀?

太子本是鶴駕,原是縱情山水、詩酒風流的仙鳥,卻偏偏要做行雲布雨、治國救民的真龍,這是歷代才子皇帝的悲劇。

李煜是這樣,趙佶也是這樣。

但蕭定權不是,鶴實為猛禽,可以搏鷹!太子柔中帶剛、小怯而大勇,金錯刀為名,另有深意。

陸游有詩《金錯刀行》

黃金錯刀白玉裝,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獨立顧八荒。
京華結交盡奇士,意氣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
爾來從軍天漢濱,南山曉雪玉嶙峋。
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黃金美玉,原本高貴,卻要黃金錯刀,白玉為匣,成為殺伐利器。

金錯刀,並非虛有其表,提刀獨立,顧盼自雄!像極了蕭定權的命運和性格。

不知有意還是無意,這首“金錯刀行”中結交奇士,相期生死,一片丹心、獨立八荒,好似也是為蕭家三郎量身定做的。

《鶴唳華亭》蕭定權書道:金生麗水玉出昆岡,金錯刀是什麼刀?

劇中太子,本為鶴駕,志在青天,卻身陷華亭。

他的書道,雖然沿襲自恩師盧世瑜,卻又在這基礎上加入了自己的感悟,形成的金錯刀(劇中實為瘦金體)初看飄逸俊雅,如鶴在青天(巔峰時期,亦稱“天骨鶴體)細看卻是銀鉤鐵劃,分金錯玉;縱橫撇捺,如長槍大戟,直欲平塊壘!

另外,劇中有提到的王導《省示帖》,也不是杜撰的,是東晉的一位書法家,是王羲之的長輩,只是《省示帖》並非劇中所示的瘦金體,而是草書字帖。

《鶴唳華亭》蕭定權書道:金生麗水玉出昆岡,金錯刀是什麼刀?

東晉 王導《省示帖》


《鶴唳華亭》蕭定權書道:金生麗水玉出昆岡,金錯刀是什麼刀?

劇中展示的《省示帖》


《鶴唳華亭》中這樣的書法場景,還有很多很多,都非常講究。太子書房的匾、臥室的匾、皇帝議事廳的匾,陸文昔的書法、陳九思的書法、安平伯的書法、陸英的書法,均有不同的變化,有興趣的朋友在追劇之餘,稍加留心就能領略書法之美。

參考資料:

《書史會要》

《全唐詩》

《清異錄》

《新五代史》

《正說宋朝十八帝》


《鶴唳華亭》蕭定權書道:金生麗水玉出昆岡,金錯刀是什麼刀?


騎牛讀書,其樂無窮,

我是騎牛自耕,塵世間一隻小小書蟲

歡迎關注我並賜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