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外賣4斤實收不到3斤!行業潛規則太坑人

每日商報訊 “我外婆很喜歡吃小龍蝦,這幾天正巧小龍蝦上市,我就通過外賣買了幾次,但總覺得不夠吃。”上週五,熱心讀者範女士向每日商報記者爆料稱,她買的外賣小龍蝦不足秤。這是偶然情況還是普遍現象?本報記者針對這一情況隨機選擇了幾家外賣平臺的小龍蝦店做了調查。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在小龍蝦行業裡存在著一個不被消費者瞭解的潛規則——小龍蝦不夠,輔料湯汁來湊。一位從業者甚至放言稱:“我家的小龍蝦算是有誠信的,有的店裡買3斤蝦只有1斤半是小龍蝦。”

對此閃電蝦創始人石琢表示,小龍蝦外賣是標準的O2O理念,也是餐飲企業線上銷售的典型模式,其保留了傳統餐飲店的特點,也具有互聯網的思維。“行業中的這一現象其實在去年就已出現,小龍蝦O2O行業亟須規範,也希望相關部門加強監管,讓小龍蝦O2O行業重返秩序,否則不利於行業的健康發展。”

你買的小龍蝦都足秤嗎?

記者測試三家店

發現缺斤少兩達20%以上

“買3斤送1斤”“3斤裝大優惠”“爆款小龍蝦1.5斤裝”……

隨著小龍蝦季的到來,外賣平臺上小龍蝦店的廣告語也散發著火辣辣的熱情和滿滿的實惠。周鮮生小龍蝦蟹煲店的廣告語中寫著:“良心選食材,匠心做味道,用心服務每一份期待。”

4月13日中午,記者在周鮮生小龍蝦蟹煲店購買了一份“鎮店之寶招牌秘製小龍蝦(買三斤送一斤)”,從外賣小哥手中接過外賣時,手感的確沉甸甸的,記者在公平秤上過秤時,該秤顯示屏上的重量為3.776千克(7.552斤),遠超門店每份4斤的標註。記者倒出湯汁後再過秤,外賣重量為2.21千克(4.42斤),看起來這份外賣分量十足,然而當記者拿出小龍蝦後發現,外賣盒中裝著滿滿的土豆、黃瓜等輔料,這些輔料連同外賣盒總共有0.71千克(1.42斤),也就是說這份應當有4斤小龍蝦的外賣實際上僅有2.58斤小龍蝦,店家所標註的買3斤送1斤的促銷並不屬實。

在另一家名為盱眙龍蝦太湖蟹的店裡,“盱眙十三香小龍蝦3斤裝”這一菜品的實際的小龍蝦重量僅為2.42斤,缺秤達20%。

除此之外,在有態度·爆炒(龍蝦·牛蛙·川菜·濱江店),一份標註為買1送1共4斤的小龍蝦,實際只有2.92斤,比標註的分量要少1.08斤,缺斤少兩達到27%。

小龍蝦缺斤少兩是行業慣例?

商家稱,這是行業潛規則

為什麼這些小龍蝦店要瞞著消費者減少小龍蝦數量呢?

記者致電盱眙龍蝦太湖蟹在外賣平臺留存的聯繫方式,一位自稱是該店店長的男士說:“在杭州就沒有小龍蝦店不在蝦的分量上做手腳的,我店裡的小龍蝦分量算是有良心的了。其他同行這麼做,我們也只能這樣做,這是行業潛規則。”該男子說:“一般外賣的小龍蝦都會比標註的實際分量減少20%-30%,還有一些同行小龍蝦縮水得更厲害,和顧客說是3斤裝的小龍蝦,其實裡面真正蝦的成分只有1.5斤。”

據黑貓投訴App發佈的維權案例顯示,消費者在3月4日向黑貓投訴平臺反映,在外賣平臺購買一斤小龍蝦,缺斤少兩到離譜的程度,一斤蝦包裝盒加湯有7兩重,小龍蝦才3兩!

除此之外,有消費者在網購平臺購買的小龍蝦也出現短斤缺兩的情況,據黑貓投訴App顯示,消費者在一個名為聯聯周邊遊平臺購買的“六陽掌龍蝦館,小龍蝦套餐A”,購買價格為78元,套餐中包含兩盒小龍蝦,每盒重量為450克。消費者在3月14日收到貨後發現貨物重量很輕,經過稱重發現兩盒小龍蝦總共只有452克,與商品描述的重量相差了448克,短斤缺兩達到50%。

據盱眙龍蝦太湖蟹的負責人透露,外賣小龍蝦有缺斤少兩的情況,堂食的小龍蝦也不例外,他說,就算是顧客到店來拿小龍蝦也一樣可以做手腳。“一些技術高超的老師傅,用0.7斤小龍蝦就能在泡過特製醬料後達到1斤。”

而在閃電蝦創始人石琢看來,杭州的小龍蝦O2O行業短斤缺兩的情況還不算嚴重。“廣州、深圳市場的短斤缺兩已經到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程度,此前閃電蝦在全國範圍內都有多家門店,目前廣州和深圳的門店已經撤出,杭州和上海的門店還在繼續經營。”

商家做手腳獲得額外收益

小龍蝦現場稱重不容易

小龍蝦店在蝦分量上做手腳也換來了極大的利潤。以記者購買過的周鮮生小龍蝦蟹煲店為例,“鎮店之寶招牌秘製小龍蝦(買三斤送一斤)”的售價為140元/4斤來計算,每份訂單店家就能多收35元,按照該款菜品月銷2143份來計算,周鮮生小龍蝦蟹煲店僅在這一單品中便可額外獲利75005元。

盱眙龍蝦太湖蟹的“盱眙十三香小龍蝦3斤裝”菜品售價118元,店家每賣出一份就能多賺22.81元,一個月靠這一菜品便可額外賺得4904.15元。

據一位餐飲行業從業者介紹,此前的確有消費者對小龍蝦的重量產生過疑慮,但最終因為附近沒有稱重設備和撈取工具而作罷。該從業者介紹,小龍蝦類菜品大多含有豐富湯汁,要想稱重,必須先把湯汁倒盡,輔料撈出,但這在實際的消費過程中並不現實。除此之外,商家也會以小龍蝦加熱會縮水等說辭推脫責任。“在疫情之後,全面復工復產的情況下,小龍蝦店偷工減料的行為給消費者帶來了不信任感,也使得一些安分守己的企業背了鍋,這不符合誠實守信原則。”

杭州市餐飲行業協會表示將派專人調查摸底

消費者遇到商家缺斤短兩可要求三倍賠償

記者將這一情況向杭州市餐飲協會副會長葉馳做了反饋。

葉馳表示,杭州市餐飲協會作為餐飲行業的民間組織,對所售產品存在偷工減料的餐飲企業表示強烈譴責,對於該情況,杭州市餐飲協會也會立刻組織安排人手摸底。“除此之外,我們還將聯繫市場監管部門,一起聯手調查小龍蝦行業存在的情況。”葉馳說。

石琢提出,在相關部門對小龍蝦O2O市場進行干預的同時,消費者也應當主動維權。“買到缺斤少兩的小龍蝦時,消費者要主動維護自身的權益,不要讓不法商家產生偷工減料有利可圖的幻想。消費者在維護自身權益的同時,也是維護整個市場的秩序。除此之外,小龍蝦O2O行業也需要kol(意見領袖)的吶喊和引領。”

對於目前小龍蝦O2O領域中不守規則的情況,石琢坦言,這隻能使得行業中想做好品牌和口碑的企業被擠出,最終將整個市場做壞。

對此,浙江澤鼎律師事務所律師夏謹言介紹,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商家短斤少兩屬於服務欺詐行為,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賠償其受到的損失,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