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和韓寒,你更喜歡誰?

袁思怡


王小波是一個隨筆作家,它的隨筆驚世駭俗,智慧與幽默相結合,心靈自然噴吐,能消解自己,消解荒唐的世間,文不雅訓卻有大的悲憫。他反對愚昧,提倡啟蒙,諷刺傳統知識分子,思索真理,鼓吹自由,反對傳統專制。

韓寒總是帶著對世俗醜陋的譏諷,現實中的他卻文質彬彬,與人說話時總是帶著和善的笑意,他格外熱情,通常會接受所有人合影和簽名的要求。 他為80後作家的代表人物, 他的經歷和作品都頗受爭議。因為他的作品中毫不保留地談到社會中的各種現實,並透露出對某些現象的憤慨與譏諷,鮮明體現出其獨立的思想。 韓寒將成為下一個魯迅。 韓寒只是個普通的年輕人。他像正常人一樣喜歡美女並且對他不喜歡的東西說'不'。 2010年04月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之一 2010年06月入圍中國網絡形象代言人候選人。

相同點,他們都崇尚真理,能鋒芒的抨擊社會的各種現實,都有獨立自由的思想。

如果你喜歡他們的話,或者說喜歡文學的話,交個筆友吧?


軫念信箱


王小波和韓寒更喜歡哪一個?這個問題置回答的人於不義之地。

看似是個簡單的喜好問題,可真正瞭解兩個的精彩之後,你怎樣理直氣壯選出一個你所謂的喜歡?


  • 兩人都是作家,暫且先從文學成就來看王小波和韓寒。

王小波的小說《黃金時代》以及《未來世界》均獲得《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我們再來看韓寒,從首部小說《三重門》創暢銷紀錄之後,他的文集、小說經常在全國圖書榜排名前列。

《聯合報》文學獎作為一個年代久遠的獎項,在當時的文學界是舉足輕重的。當下的全國圖書暢銷榜對於現代人來說都不陌生,地位不言而喻。在文學界各有所成的兩位中挑一個站隊?這太難為人了。

  • 作家不止精彩於此,他們還有更多身份閃光。

大家都比較熟悉的韓寒,以作家、賽車手,甚至導演的角色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裡。作為《時代週刊》100位影響世界名人其中之一,也是相當優秀了。

已故多年的王小波是當代著名學者、作家、文學家。因王小波所持時代距當下略久遠,在此展開說一些。王小波作為雲南知青返京後,做過工廠工人、老師,隨後到美國匹茲堡大學攻讀研究生,回國後在北大、中國人大擔任統計學講師,在此之後才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出現在大家面前。

在這些官方的職業背後,我們也可以從王小波的作品中發現王他是國內最早的一批程序員,他做的編程也曾被運用到國內計算機系統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王小波與其妻社會學家李銀河同著的社會學著作《他們的世界,中國男同性戀群落透視》開國內研究同性戀行為先河。

到這裡我們就更難說出問題中所謂的喜好,王小波和韓寒作為不同時代、不同方向的人是很難一較高下的,把他們放在一起比較簡直在質疑他們各自的成就。

他們都是時代先進的楷模,我們更多的是向他們致敬、向他們學習,為世界有更多像他們一樣精彩的人而努力。


脆甜與與醬


韓寒的書,我看過,體驗並不好。那個《長安亂》語句遣詞都有一種奇怪的拼湊感,很不流暢,讀著讀著就放棄了。《三重門》比較有意思,年輕人的鋒利幾乎要扎透這個世界。反正並不是那麼討人喜歡。

至於王小波,只看過他的《黃金時代》。自由無拘無束,散漫,文章也屬於這種風格,也不是我喜歡的調調。

只是,有段話,一直記憶猶新: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後變得像捱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王小波 《黃金時代》

或許我並不是特別喜歡這兩位作家,但是我敬佩他們的才華和精神如錐子般的犀利。

希望能夠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