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至今,因為疫情還在居家隔離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今年一月中,還在新加坡的我,聽英國廣播公司BBC新聞說,武漢出現了不明肺炎,並接連著兩天報道了這個事,還說中國春節將至,有可能帶來很大的防控挑戰。


春節至今,因為疫情還在居家隔離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當時我跟朋友提了下這件事,並沒有放心上,然後就興高采烈準備行李,要飛回國過春節咯!


春節至今,因為疫情還在居家隔離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一月中下旬回到的國內,各種逛街找朋友串門等,現在想想都有點後怕,因為當時實際疫情已經在傳染開了。然後就是1月23號電視上說會”人傳人“,然後開始全中國足不出戶的生活,我跟朋友飛回國外的機票行程,也因疫情的日益嚴重,一改再改,儘可能提前,生怕所有航班取消。

那時候的疫情可真是一日千里,國內每日出臺各種越發嚴格的限制,我跟朋友也在停航前順利飛了出來。


春節至今,因為疫情還在居家隔離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在機場,看到新加坡一派祥和的景象,戴口罩的人也很少,包括的士司機,心裡不由得倒吸了口氣——才二十來天,心態跟回國前已大不相同!感覺好像經歷了一場生死戰,還沒緩過勁來!

我問的士司機,怎麼不戴口罩,他淡定地說:政府沒說,就不用戴,相信政府會處理好的。


春節至今,因為疫情還在居家隔離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我當時心裡很納悶,如此猛烈、瘋狂、嚴重的傳染,哪有誰有信心跟本事說一定可以處理好?畢竟是從未有過的情況,就算成功應對過非典,在此次疫情面前,也該如履薄冰才對。

沒想到,後面事態的發展,真的應驗了我最初的擔心。


春節至今,因為疫情還在居家隔離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新加坡,從一開始被質疑與肯定聲音所夾雜的佛系抗疫中,到後來的感染人數暴漲,而新加坡政府也從最初的“沒有生病就不用戴口罩”,到“社交距離限制”,“封國”,"出門必須戴口罩“,”進入全國居家隔離或辦公“等逐步推進的過程,連總理夫人也出來說,新加坡低估了這次疫情的嚴重情況,錯過了最佳防疫期...

話說回來,雖然此次新加坡抗疫至今不算成功,但李顯龍總理從疫情最初,就告知國民,不可以將疫情政治化,不可搞歧視等力挺中國的做法,至今都讓我心生感激,也覺得要對新加坡一直一直地支持下去,作為點滴回報。


春節至今,因為疫情還在居家隔離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經歷了國內那段恐怖的防疫日子,中國人在新加坡基本都奉行能不出門就不出門,出門必戴口罩的策略,而我算了下時間,自己居然在家隔離已快達半年之久!

從剛回新加坡讀書的時候,我就兩次跟學校建議停課,學校回覆,停課需要教育部統一批准。後來疫情越發嚴重,我跟學校提議最好採用網絡教學,幸好學校採納了,我也開始了又一次居家隔離的生活。


春節至今,因為疫情還在居家隔離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此次新加坡的限制是到6月1號截止,但是疫情並沒有消停多少,感染人數每天還是在400-700數量間增長,6月1號後,許多社交與商業活動還將繼續被限制,政府說了”得逐步開放“。就算現在全部解封了,其實我們也不敢貿然出行。

同學無奈地告訴我,原來想在解封日跟我一起吃火鍋慶祝六一與自由...計劃的泡湯與多時的宅家,讓大家內心都壓抑不已,用同學的話就是:已處於崩潰的邊緣。


春節至今,因為疫情還在居家隔離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未來什麼時候可以徹底解封,或是可以回到相對安全的局面,現在都不得而知。我只知道,已經居家隔離近半年的自己,目前除了保障身心健康之外,好好適應這種未來新常態,也將是必修課之一。

#海外抗疫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