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旋片真空泵時最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

本文對使用旋片式真空泵出現的最常見問題為您一一介紹,併為您提供方案,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

使用旋片真空泵時最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

單級旋片真空泵

性價比高、技術可靠性強、使用壽命長是旋片式真空泵多年來持續成功的重要因素。六多年的壓縮經驗以及對各類氣體優秀的的抽氣能力是這類泵最顯著的特色。由於遵循內部壓縮原理運行的旋片式真空泵為機油潤滑和密封式結構,因此影響該泵可靠性和壽命的最主要因素是泵內蒸汽、化學物質的侵蝕以及潤滑劑的老化。

1、抽蒸汽

大多數的旋片式真空泵廠商會對設備的蒸汽耐受性為多少hPa 或蒸汽的容量為多少克/小時進行詳細說明。這些信息指的是水蒸氣。當氣鎮閥開啟且真空泵處於工作溫度時,如果進氣壓力低於給出值,那麼泵出的水蒸氣就無法冷凝。在乾燥過程中,泵的大小並非是由泵速按照蒸汽量的大小而決定,而是由每單位時間收集的水量決定。因此,當務之急是使用封閉的真空側閥和開啟的氣鎮閥對泵進行預熱大約15 至30 分鐘,以達到其最佳的工作溫度(油)(大約為70-80 °C)。只有在正確的工作溫度下才可經由開啟的氣鎮閥將蒸汽泵出。延遲開啟的高真空閥很容易被集成到控制系統中。下表顯示了泵的溫度依賴關係以及違規操作的後果。

泵壓過程結束後,我們強烈建議開啟氣鎮閥讓真空泵繼續運行15 分鐘左右,這樣那些殘留在泵體內的蒸汽就可以通過排氣裝置排出。這一過程重新生成工作液,防止停頓腐蝕和可能出現的泵故障。

必要的泵前泵後操作可以通過計時工具輕易地集成到控制器中。如果系統需要氣鎮低於1 至2 hPa 的極限壓力,則需要使用雙級旋片式真空泵。值得注意的是,雙級旋片式真空泵的蒸汽耐受性和蒸汽容量將會低於單級泵。

使用旋片真空泵時最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

雙級旋片真空泵

2、工作液

在旋片式真空泵中,工作液(即真空泵油)主要擔負三項重要功能:密封、潤滑閥門和軸承以及將鋁殼上的壓縮和摩擦熱傳導出去以實現對泵體的冷卻。

使用傳動裝置和潤滑劑保持油位是所有油封旋片式泵和真空泵重要的預防性維護和日常維護。如果油液位下降過低,那麼泵系統就再也不能得到潤滑。由於缺乏潤滑,泵系統就會運轉受阻,最終導致泵故障。油位過低還將造成無法對壓縮熱量實現最優耗散。泵過熱會導致工作液迅速老化,缺乏潤滑和油碳形成最終將會導致泵故障。因此,一定要確保泵的油位不能低於觀測鏡的中間位置。

需要定期對工作液的顏色、粘性和汙染物進行檢查。工作液中水含量超過5% 會呈現乳白色。這種情況在氣震閥關閉時、抽真空過程在工作液仍然冰冷的狀態下開啟或超出最大蒸汽能力時發生。圖 2 清楚地顯示,隨著工作液的損耗,液體如何變黑的過程。如果工作液的顏色達到了第 6 種顏色(從左邊數),必須立即更換。工作液顏色的變化範圍適用於P3 泵油。

為防止該現象的發生,建議每 12 個月更換一次真空泵油。

如果用戶不確定使用的工作液是否耐工藝氣體,則需向生產商進行諮詢,以確定正確的工作液和泵設計。

當抽取氧氣的濃度大於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由於氧化和工作液老化的原因,不能使用礦物油。在這種情況下,必須使用經過BAM 認證適合於氧氣的特殊用油。此時,請注意,在泵的工作溫度下,所使用的工作液具有非常低的蒸汽壓力,因此在總壓力(油液的蒸汽壓力)的限制下,可實現所需的極限壓力。

3、排氣側油液霧化

由於功能原因,所有的旋片式真空泵都能將排氣裝置中的微小油滴以及抽出的氣體或蒸汽霧化。霧化油滴量的大小取決於真空泵進氣口的壓力大小。壓力越大,排出的油量就會越多。對於油液排量現有的經驗值為:每一標準立方米氣體在超過100 hPa 壓力下會排出約3 mg 油液。

例如:

在進氣壓力為200 hPa 且泵速為60m3/h 時,一個單級旋片式真空泵按照該泵速會在24 小時內釋放約850 mg 的油液。如果這樣一個真空泵中的油含量為5 升左右,持續運轉兩天,該油位將會降至臨界水平。如果該真空泵持續運轉,由於潤滑油不足,真空泵將會損壞。

排氣側可使用油霧分離器來防止油液揮發,保護真空泵,避免潤滑不足。這些過濾器都含有濾芯,油滴將會被保留在濾芯中,並沉積在過濾器殼體內。如果過程允許,這些被分離出來的油液將會通過一個自動的回油裝置使用浮球開關或氣鎮裝置返回到真空泵中進行再循環。如果在乾燥過程中有大量的水蒸氣被排出,或者真空泵處理的是腐蝕性蒸汽,則不建議對油液進行回收再利用。凝結在過濾器中的蒸汽將會被返回到真空泵中,且會嚴重減弱油液的潤滑能力和耐用度,這反過來又可能導致真空泵的早期失效。另外,由於在真空泵容器和油液中存在高濃度的冷凝蒸汽,因此大大增加了停滯腐蝕的危險。在這種情況下,消耗的油液必須要經常地進行再填裝。

要確保油霧過濾器能夠處理和旋片式真空泵中相同數量的氣體,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過濾器的a) 標稱尺寸或b)最大氣體通過量過小,那麼由於氣速過高,油滴將沒有時間在過濾器的套筒上停留。它們只會通過排氣裝置排出,因此油霧過濾器的存在將沒有任何意義。

如果排氣管道沒有可用的集中排氣裝置,必須始終使用油霧過濾器,而且,出於工作安全考慮以及根據《空氣質量控制技術指南》(德國空氣質量標準)的規定,必須儘量減少排放或避免排放。油霧還會散發出一種難聞的氣體,該氣體四處飄散併產生一層惹人厭惡的油膜。

4、油液向進氣口遷移

當旋片式真空泵在低於0.5 hPa 的極限壓力下運轉時,由於功能原因,油液分子將會向進氣口方向遷移。

在處理過程中,主要是在高空或超高真空範圍內,碳氫化合物的出現是非常不受歡迎且難以接受的,它們會破壞處理流程和設備。這一汙染只能隨著時間的流逝以及加大成本而逐漸去除。

為了避免油液的遷移,必須在旋片式真空泵的進氣口處安裝分子篩、催化捕集器或冷卻捕集器。使用催化篩,銅催化劑能夠將碳氫化合物分解為水和氫氣,隨後將它們泵出。建議通過在約250°C 高溫下進行有規律的烘烤,重新生成使用過的沸石陷阱(分子篩)。為此,生產商提供了合適的加熱元件作為配件。催化捕集器可通過通風再生。

在分子流態中,旋片式真空泵的泵速會因電導損耗(電阻)而降低。所以在選擇泵大小時,針對其具體用途,務必要將這一要素考慮在內。該情況同樣適用於以下濾塵器。請參考生產商規格,瞭解不同壓力範圍內的電導值(升/每秒)。

5、處理過程中的灰塵

氣體處理過程中往往會產生一些顆粒或挾帶著灰塵。為了保護真空泵免受機械損傷並延長工作液的使用壽命,有必要在進氣口出安裝濾塵器。根據產品不同的應用,濾塵器具有不同材質的濾芯,如紙、聚酯纖維、碳纖維或吸油填料(拉西環)等製成的濾芯。一種包含氣旋分離器和濾芯的兩級組合也可也用於除塵。由於氣旋的旋轉運動,使得氣旋具有獨特的優勢,可以冷卻熱分子。

6、標註進氣口和排氣管道的尺寸

進氣口和排氣口的公稱直徑是由生產商根據真空泵的最大泵速進行設計的。因此,進氣管道與真空泵的公稱直徑是否符合至關重要,否則由於電導損耗,尤其是在分子流範圍內的電導損耗會導致泵速嚴重下降。排氣管道也要與泵的公稱直徑相一致,否側公稱尺寸過小或氣體流量過大都會導致不可接受的背壓,這給真空泵帶來持續的機械壓力,並導致泵的磨損和故障增加。另外,噪音水平也會顯著上升。

如果排氣管道向上延伸,那麼其最低點處應形成虹吸管一樣的形狀,這樣管道中上升的冷凝蒸汽就不會重新流回到泵體內。虹吸管可以通過底部出口清空。另外,在排氣管道中,冷凝分離器可以安裝在泵噴頭上方 20-50 cm 米處,這樣也可以對冷凝液進行收集。我們不建議將過濾器直接安裝在真空泵的排氣管道上,因為直接相連,泵體的熱量就會傳遞到冷凝器上,導致冷凝效果降低。

7、充足的通風

由於旋片式真空泵進行壓縮作業,因此勢必會釋放出一定的熱量,所以一定要為其提供足夠的通風,如有必要,最好另外安裝風扇以保證其正常散熱。這尤其適用於安裝在設備或吸音罩內的泵。如果通風要求不能實現,那麼設備可能會過熱並損壞泵。

許多這樣的使用說明也適用於其他類型的真空泵,如羅茨泵、隔膜泵和乾式螺桿泵等。

更多有關真空泵資訊請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