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的媽媽,不配乘坐交通工具

家有小朋友的人都知道,帶娃出門真的很麻煩,在家挺乖的娃分分鐘就會變成別人眼中的熊孩子。當媽的臉皮,真是直接被放到了地上摩擦!

1.前幾天,一架吉隆坡飛武漢的飛機,因為一個嬰兒的哭鬧聲,上了熱搜。

當時乘務員已經將燈光調暗,估計許多人都昏昏欲睡,突然一個嬰兒的哭鬧聲驚醒了大家。儘管孩子媽媽一直在努力安撫嬰兒,無奈效果不大。大部分乘客還是能夠體諒媽媽的不容易,也沒有人表示不滿。

不過有對小情侶,可能驚擾到了他們的休息,就提醒媽媽好好管管孩子。先是男生說“整個飛機上又不是隻有你家一個小孩,為什麼就你們小孩一直吵到現在?”

媽媽一聽就怒了,直接懟過去:“有本事你們一輩子別生孩子!”

小情侶中的女生,語氣平靜地說:“麻煩你管一下。”

媽媽語氣急促焦躁地說:“我在管,我一直在管,你問一下週圍的人我是不是一直在管?

估計媽媽被孩子的哭鬧聲折磨地快崩潰了,小情侶直接把她點燃了!

女生依然語氣平靜地說:“麻煩你管一下,謝謝,Thank you very much。”

媽媽就一直在絮叨:“你們沒道德,你們真的沒道德,你們最好一輩子不要有孩子。”

飛機,公共場所,密閉場合,小嬰兒,這幾個詞碰到一起,真的是做一切準備也不是萬全之策,嬰兒隨時會讓你手忙腳亂,心煩意亂。

就事論事,嬰兒哭鬧確實是影響到了其他人,媽媽的態度和言辭確實有點激烈,但是媽媽的話也道出了帶娃出行的諸多不易。

有個網友說:十一期間帶三個月寶寶回家,坐的高鐵,可能過隧道耳膜有些不舒服,寶寶一直哭,餵奶都不行,而且公眾場合餵奶心裡也是膽怯的,怕被人偷拍,於是就拿褂子蒙著孩子頭,把孩子蒙出一頭汗。其實,真心不想打擾到別人,當媽的盡力了!沒辦法抱著孩子去通道盡頭,一邊走一邊晃,孩子睡著了,她倒是出了一身汗。然後就發誓孩子六歲以前再也不帶他做高鐵了!

帶娃的媽媽,不配乘坐交通工具

這種事例非常多。

2.為什麼帶娃出行的媽媽,多被批沒有素質?

頭條上有網友問:國慶假期去上海玩,到處都是人,無論是景區還是餐廳,都能聽到孩子的吵鬧聲,很奇怪家長卻並沒有歉意。家長的素質是不是太低?

對於這個問題,我忍不住回了一句:朋友,你肯定沒有養過小孩!

網友說,對對對,我就是沒生小孩,可是你的孩子真的干擾到了我,怎麼辦?

很多媽媽哭訴:就是怕自己的小孩出門變成熊孩子,自己變成熊孩子媽媽,所以六歲以前都不敢帶小孩出遠門,交通工具都不敢坐,只能帶孩子在城市周邊玩玩,心裡真的是很遺憾。

那麼,為什麼在家裡是乖孩子,出門就變成熊孩子了呢?

其實,正常的孩子,天性都是好動的,對新鮮的事物充滿了好奇。陌生的環境很容易引發他們的情緒反應。

兩三歲以下的小孩,比較難講道理,他們的哭鬧大部分都是因為身體感知到了不舒服,哭是他們表達不舒服的最主要方式。尤其是在像飛機高鐵這樣的密閉場所,有些小嬰兒很容易出現不適感,這不是簡單的安撫可以解決的。可以這麼說,但凡一個有公德心愛孩子的媽媽,都不會放任孩子哭鬧。就像飛機上那個媽媽,努力去安撫孩子,可是無濟於事。但是對於其他乘客來說,他們只聽到了孩子的哭鬧聲,如果想不煩躁,必須有同理心。而同理心,不是每個人都具備的。

對於稍微大一點的孩子,看到讓他們感到激動的事物,第一反應就是大喊大叫,告訴身邊的人。比如說看到喜歡的動物,看到好玩的雲朵,看到從沒見過的東西,只要是他們感興趣的,他們都會很興奮。無論是景區裡,餐廳裡,商場裡,高鐵飛機上,不分場合。

其實,在公共場所裡,尤其是一些需要安靜的場合,幾乎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呈現出最好的一面,畢竟孩子的良好教養直接反映了父母的素質。

不過,小孩子可能沒那麼快讓天性適應成人的規則,總會不時的做出一些讓很多成人無法忍受的行為。

帶娃的媽媽,不配乘坐交通工具

3.那麼,是不是可以說帶娃出門是不可能的了呢?或者直接說,帶娃的媽媽不配坐交通工具?

還是有很多機智的媽媽。

有的媽媽秉承這樣的原則:四歲以前自駕遊,絕對不坐飛機火車之類長途交通工具,儘量做周邊遊。

有個朋友老家是江蘇的,生完娃頭兩年沒有回過家,距離遠,孩子小,她的心臟不夠強大,臉皮也不夠厚,所以就按捺下思鄉的心情,安心在家帶孩子。倒是孩子的姥姥姥爺特意坐動車過來看過一次孩子。第三年,跟老公商量著開車回去,提前準備了好多幼兒用品,一路上主要是老公開車,在服務區下車去賓館住了一晚,第二天睡夠了才上路,一路走走停停,雖然有點累,但是大家心情都不錯。

當然,平時她都是自己開車在附近的地方玩,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山裡和海邊。她會帶著色卡跟孩子一起去山裡,尋找顏色,一起聞氣味,感受不同季節大山的顏色和味道。爬山的過程,讓孩子更親近自然,喜歡上了植物和小昆蟲,喜歡上了觀察和探索。海邊,估計沒有哪個孩子不喜歡大海吧?晴天的大海,陰天的大海,夜晚的大海,翻湧的海浪,溫暖的沙灘……每次去海邊,一路上都是孩子的笑聲。

帶娃的媽媽,不配乘坐交通工具

朋友說的好:孩子太小,很多大城市的人文景觀,他也未必會明白,出遠門既折磨了別人,也折磨了自己,不如就在周邊培養孩子的好性格。

當然有時候,父母們不得不帶孩子坐高鐵或者飛機,這個時候,一定要把所有情況考慮到。

首先考慮孩子身體上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比如,有許多嬰兒對於坐飛機耳膜都會有不適感,這個可以諮詢專業醫生或者有經驗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耳膜。再比如,嬰幼兒吃得過飽,在空氣流通不暢的情況下,容易引發噁心,所以坐車或者飛機前,家長最好適當控制孩子的飲食。

其次,一定要給嬰幼兒帶足奶粉、水、尿不溼、喜歡的小零食、玩具、繪本等等。還有一點很重要,家長不可古板地制止孩子哭鬧。

有個網友分享的經驗很好:有次坐飛機,鄰座一位爸爸帶著兩三歲的孩子,看得出來孩子不太喜歡坐飛機的感覺,一路上爸爸就在不停地逗孩子說話引他觀察飛機裡的東西,觀察飛機外面的天空,跟他比賽誰先找到機艙裡某個東西。可以看得出爸爸很疲憊,可是一直在努力維持孩子的情緒。朋友說,她在旁邊看到,都覺得好暖心。

所以說,父母不想變成熊父母,一定不要讓自己置身事外

大眾大多能理解帶娃出門的父母諸多不易,可是沒法容忍孩子在那“為害一方”,父母卻在低頭玩手機、喁喁私語。你眼中的好可愛,可能是別人眼中的禍害。

帶娃的媽媽,不配乘坐交通工具

四歲以上的孩子,已經可以用語言來溝通了。父母如果不能教給ta基本的規則意識,那就不要出門,因為出門必惹事。

當然,全社會還是應該對帶娃出行的媽媽多一些容忍和關愛。《他鄉的童年》裡有一期關於芬蘭的教育,似乎媽媽帶很小的娃娃出門坐任何交通工具,都不用買票,因為大家都清楚媽媽有多辛苦。如果孩子在交通工具上哭鬧,沒有人會表示不滿,一切嬰兒為大。

每個國家的國情不同,但是共情能力是互通的。遇到帶娃的媽媽左右支絀的時候,如果身邊的陌生人可以放下道德優越感,幫助逗一下孩子,哪怕塞上耳機,假裝聽不到,也很好啊。

當然很多網友最希望的是,所有的公共交通工具都能設置一個兒童專區,可以解決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