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最佳翻拍《誤殺》所有細節彩蛋分析,不知道這些等於白看

說實話,在看這部電影之前,坐在影院的座位上的時候,我依舊不對《誤殺》抱有太高的期望。

近幾年來在內地電影市場上,湧現了一大批在國外購買版權,回國翻拍的電影。比如:《來電狂響》、《十二公民》、《保持通話》、《重返二十歲》。

這些電影依靠劇本的出色都取得了非常不錯的票房成績但是始終沒有超越原版,這是一大遺憾,可能是國外劇本的"水土不服"或者觀眾們心裡的"先入為主"亦或者是導演的照葫蘆畫瓢,但是這些因素絲毫都沒有影響到《誤殺》的殺出重圍。

年度最佳翻拍《誤殺》所有細節彩蛋分析,不知道這些等於白看


《誤殺》由"唐人街老搭檔"陳思誠監製,柯汶利執導,這兩名電影界的新銳使得影片有著不少有創意的改編,甚至有些方面還勝過了原版印度的《誤殺瞞天記》。

電影情節簡介

劇情與原版相比,具體整體沒有大幅改動,男主李維傑(肖央 飾)是一名外國華人,有著一個三口之家,自己和妻子女兒,雖然不富裕,但是好在家庭溫馨和睦。

一件事情打破了三口之家的寧靜,督察長拉韞(陳沖 飾)的兒子素察(邊天揚 飾)在學校組織的夏令營中,侵犯了女兒平平(許文珊 飾)並且用手機拍攝了全部過程用來威脅。

回到家的平平表現異常,在妻子小玉(譚卓 飾)追問下告訴了小玉,而這時素察又要求平平和他去家裡的倉庫共度春宵,於是小玉本想帶著平平去找素察理論,在搶奪手機的時候,沒想到卻用鐵鍁將他失手殺死。

兩人驚慌不已,小玉想要去警察局自首,李維傑卻不想本是受害者的家人成為無辜的"兇手",於是一場"瞞天過海"的行動就此展開......

相比原版做出的改動

影片做出的最大改動就是電影時長,在原版近3個小時的時長當中,大量不必要的家庭生活刻畫,讓觀眾很容易乏味,對劇情的細節觀察散漫,導致觀影效果不佳。

反觀《誤殺》將這些刻畫,幾乎全部一刀砍掉,縮短了整整接近50分鐘,劇情更緊湊,利用比原版更有力的方式,以一件微乎其微的案件偵破來引出拉韞,也比原版平淡的直接出場來的有趣。

之後的部分作為原版的經典並沒有做出過多的改變"二號聽經,晚上住旅店,三號去餐廳,然後看電影。"李維傑通過虛化案件事實和連自己都信以為真的演技,創造了堪稱完美的不在場證據。

年度最佳翻拍《誤殺》所有細節彩蛋分析,不知道這些等於白看


原版電影,有一個和其他印度劇情片同樣的毛病,只注重劇情描寫,不注重劇情之外的細節描寫,比如電影當中最重要的鏡頭運用,原版就顯然不如《誤殺》,比如堪稱片中文藝的"掘墓戲"就是鏡頭運用最完善的,緩慢的攝影機,配上慢鏡頭下的雨滴落下,李維傑閉上眼睛感受天上的雨滴打在臉龐,像是後悔,像是救贖,像是慶幸,給這一幕添上了不小的"儀式感"。

偏向細節的刻畫

這一部分就是《誤殺》在我心目中勝過原版的原因。

首先我們先來看電影海報。

年度最佳翻拍《誤殺》所有細節彩蛋分析,不知道這些等於白看


影片的英文名:Sheep without a shepherd 中文翻譯:沒有牧羊人的羊

影片中從各個時段的劇情都提到了"羊"這個動物,加之原版影片拍攝地是印度,而《誤殺》中的劇情發生地也是印度,印度的宗教盛行,而"羊"在宗教中恰恰有著"替罪"的隱喻。

這一點在原版中是沒有的,其中影片三次利用隱喻來說明了劇情的發展。

第一次羊的出現是在李維傑將素察的車子丟到了湖裡面,而恰巧旁邊有一隻羊看見了。可以理解為羊看見了李維傑的罪行。

年度最佳翻拍《誤殺》所有細節彩蛋分析,不知道這些等於白看


第二次羊的出現是襲警事件中,羊被警察無緣無故的當成了出氣筒打死了。可以理解為羊成了李維傑的"替罪羊"。

年度最佳翻拍《誤殺》所有細節彩蛋分析,不知道這些等於白看


第三次羊的出現是掘墓時候。棺材中躺著死去的那個羊,繼而引發了群眾的動亂抗議。可以理解為羊幫助李維傑掩蓋了真相。

第四次羊的出現是李維傑決定自首後,一直羊從旁邊走過。可以理解為羊和李維傑的解脫。

而牧羊人們指的就是警察,羊指的就是李維傑,影片當中有一句臺詞映射了這些"羊只要平平安安的有草吃,不會在意誰在它們身上薅羊毛的。"

但是沒有牧羊人的羊,在遭受到屠夫們的威脅勢必會做出反抗,就如同影片當中民眾的上街鬧事。

年度最佳翻拍《誤殺》所有細節彩蛋分析,不知道這些等於白看


除了這個細節之外,影片還花費很多時間去描寫素察的死。

素察其實被小玉只是打暈並沒有被打死,在觀看拳擊賽時,李維傑向旁人解釋,人遭到重擊後可能因為"吞舌"而窒息昏迷,這也為後來素察的甦醒埋下了伏筆。

在李維傑以為素察死了之後用推車將素察的屍體運往屋外時候,車倒下了,也意味著素察的舌頭從呼吸道中出來了,所以素察才在後來甦醒了,與其說是被打死,其實素察是被活埋了。

年度最佳翻拍《誤殺》所有細節彩蛋分析,不知道這些等於白看


還有個細節那就是李維傑本身是個信佛的人,在平時李維傑會給僧人佈施,僧人都會坦然接受,而發生了殺人這件事情以後,僧人拒接了李維傑的佈施說了"無相佈施才有無限功德。"這也暗示了李維傑有罪。

片中人物的反差

片子當中有拉搵和李維傑是反差最嚴重的兩個人。

李維傑實際上是一個非常窩囊而且要面子的男人,日子節儉,就連別人葬禮上也在猶豫要不要給禮錢,地位十分低下,小警察都拿他取樂,他很愛看電影,經常把自己當成電影中的人物,因為他想在電影世界一樣,當一個夢想中的英雄。同時妻子不理解,女兒的埋怨讓這個人物並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在家不受尊重,在外面窩窩囊囊的男人,在家庭遭受滅頂之災的時候扛下了一切,將反派巨頭逼上了絕路,和之前的角色完全就是巨大的反差。

年度最佳翻拍《誤殺》所有細節彩蛋分析,不知道這些等於白看


而拉搵是一個雷厲風行的督察長,從開頭的要不惜一切代價將李維傑繩之於法,在發現了兒子侵犯平平的視頻後,她渾身顫抖和留下了淚水,當然這些都是為兒子而流,她確定了兒子一定是被李維傑所殺,但是卻沒有一絲惋惜遭受無名之罪的平平,最後女強人拉搵情緒的崩潰,哭著求李維傑告訴她兒子是死是活,作為督察長她沒有做好一個當官的本分,而作為母親她同樣也是失敗的。

一個雷厲風行的女強人,卻在最後流露出真心的懺悔,聲淚並下祈求原諒,展現出了"反派"女人的一面。

年度最佳翻拍《誤殺》所有細節彩蛋分析,不知道這些等於白看


關於李維傑為何自首

這是和原版最不同的一點,很多人都不理解李維傑為什麼會自首,明明都已經在這場鬥爭中勝利了。

其實有兩點,電影也給出了答案:

第一點,誤殺事件結束以後,李維傑拿起了小女兒的成績單,女兒考了70分卻自己偷偷改成了100分,因為李維傑答應她考了100分就給她買想要的禮物。而知道全部事件真相的小女兒,見證了父親的"成功"以後,覺得自己也可以將70分掩蓋成100分。

這是家庭的責任。

年度最佳翻拍《誤殺》所有細節彩蛋分析,不知道這些等於白看


第二點,影片當中,因為警察濫用死刑,民眾集體抗議,導致了動亂,而李維傑的好友頌叔說過自己的父親就死於動亂,所以李維傑想用自己的自首,來換取社會的安寧。

這是社會的責任。

結束語

我覺得《誤殺》作為今年的翻拍片,是非常值得觀看的,無論他的劇情還是可看度還是翻拍之外的"再加工"都可以稱得上是精心一作,他代表的不光是中國電影正在進步,更代表了陳思誠、柯汶利等一眾新生代導演的崛起。希望陳思誠能在《誤殺》之後,將更多作品和有潛力的導演帶上熒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