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為什麼還能增值?

昨日,阿里巴巴公佈了最新一季財報,2019財年Q3阿里巴巴集團收入同比增長41%達1172.78億元,成為中國首個互聯網公司實現單季營收破千億。

1月31日10時,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市值達到4324.28億美元,再次超越騰訊控股的3.31萬億港元(約合4220億美元)市值,成為國內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在電商和互聯網都略顯疲態之下,阿里巴巴是如何做到增長41%的收入的?

阿里巴巴為什麼還能增值?

阿里巴巴營收趨勢


天時:市場利好 平臺反哺

企業取得好成績離不開市場的需求,阿里巴巴首先得益於龐大的數字經濟市場,其次被阿里巴巴平臺賦能的商家正發揮張力反哺於阿里巴巴。

數字經濟龐大

當前,數字經濟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2017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27.2萬億元,佔GDP比重為32.9%,預計到2020年,傳統行業的數字化改造將為中國帶來超過40萬億元的總市場規模。

同時,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38萬億元。去年天貓“雙十一”當天的成交額就已經達到了2135億人民幣。單季營收破千億的背後,得益於數字經濟所激發的旺盛消費需求。

數字經濟還不僅僅體現在消費上,隨著未來產業也逐漸推進數字化,這個市場是很龐大的。

可以看到的是,阿里巴巴目前僅在數字消費這一個領域就實現很高收益。

平臺反哺

得益於阿里商業操作系統的賦能,目前阿里巴巴生態內的20萬全球品牌和千萬中小企業,正展現出健康積極的成長態勢。平臺效應成為阿里巴巴抵抗週期性波動的關鍵。

據統計顯示,2018年81名主播年引導成交過億,一線電商主播孵化公司超過600家,帶貨成交率超千萬店鋪,平均復購率達6成。特色細分領域近10萬特色商家崛起,天天特賣升級已有2000家工廠加入。

而這些入駐阿里平臺的商家都成為阿里巴巴的特色和招牌,成為阿里巴巴成長的推手。


地利:業務步步為營

目前,阿里的營收主要還是以電商業務為主,雲計算成為第二大業務,其次文娛業務和新零售業務也在發揮作用,同時,阿里巴巴也在佈局全球化。

電商業務

阿里巴巴核心電商業務包括天貓、淘寶、阿里媽媽、菜鳥、餓了麼、口碑等,這部分業務是阿里佔比最大的業務。在整個2018年,核心電商息稅攤銷前總利潤1309億。

其中,本地生活服務(主要是外賣)的業務收入達51.6億。由餓了麼和口碑合併而成的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超過30億美元的獨立融資已經逐步到位。

除此之外,菜鳥營收達44.9億,智能物流骨幹網建設提速使“雙十一”後一週內送達超11億包裹。“雙十一”、“雙十二”訪問量13億次中90%的消費者使用APP下單。

不得不說,電商業務位還是阿里巴巴的主力,為阿里創造出最大的價值。

阿里雲

阿里雲2019財年Q3營收為66.1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4%,截至本季,2018年阿里雲營收規模達到213.6億元,首次突破200億大關,4年間增長了約20倍,成為亞洲最大的雲服務公司。

阿里巴巴為什麼還能增值?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

在2018年11月,阿里雲事業群升級為阿里雲智能事業群,藉此讓阿里雲業務得以利用整個集團最精銳的技術創新成果。同時,阿里巴巴自身業務的大部分專有技術,如基礎架構技術、數據管理和商業操作系統,也會開放給更多合作伙伴。

有數據顯示,近50%中國上市公司、80%中國科技公司從阿里雲獲得大計算能力。

雲計算已經成為阿里巴巴第二大業務。

新零售

新零售目前已經進入深耕期,截至12月31日,約470家大潤發完成數字化轉型,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淘寶在線下單。阿里巴巴自有新零售品牌盒馬鮮生直營門店已經開出了109家,同店銷售不斷增長。其中新零售核心商業營收同比增速40%。

同時,新零售的目標是要建成全方位的數字化商業能力,這將使阿里成為一個全新的、滲透到各企業各個經營環節的商業操作系統。

螞蟻金服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支付寶及其附屬公司的全球年度活躍用戶超過10個億,同時,支付寶小程序應用數已經達到12萬,日活躍用戶數突破2.3億。

未來幾個季度支付寶將繼續逆勢擴大投資,以抓住中國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中的戰略機遇。

此外,作為一家科技公司,螞蟻金服將致力於追求長期用戶價值的提升,對未來的投入繼續加大。

文娛板塊

阿里巴巴的數字娛樂版塊主要包括優酷土豆、UC瀏覽器、阿里體育、阿里音樂等。這部分業務2019財年 Q3營收為64.9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

其中,收入增長主要是由於來自優酷的訂閱收入增加,以及由UC提供的移動增值服務的收入增加。去年12月,阿里巴巴集團對外公佈計劃增持阿里影業,向阿里影業注資12.5億港元,持股比例增至約51%,阿里影業將成為阿里巴巴集團的附屬子公司。

在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人們越來越重視精神產品以後,阿里文娛定會綻放更大的生機。

全球化業務

阿里巴巴在東南亞領域繼續強勁擴張,重點加強Lazada作為第三方平臺的角色,將Lazada的業務和技術運營整合到阿里巴巴。

同時,阿里巴巴CEO張勇曾在進博會上宣佈,未來五年將從世界各地進口2000億美元商品,並繼續在供應鏈、平臺運營、跨境物流等上大力投資。

全球化作為阿里長期戰略正在穩步推進。

通過阿里巴巴的財報,不難看出,核心電商業務是唯一盈利的業務板塊,其他各個板塊的營收雖然有所增長,但仍有虧損。不過,立足於目前電商業務的大好形式,佈局其他業務也是為阿里巴巴的未來鋪路,其中每一個業務都是阿里巴巴重要的一環。

人和:用戶保增 團隊過硬

淘寶用戶增加

隨著淘寶進入低線城市、滿足首次或低頻用戶需求的努力收到成效。淘寶的年度活躍消費者繼續增長,達6.99億,較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12個月增加3500萬,其中超過70%新增年度活躍消費者來自低線城市。

阿里巴巴為什麼還能增值?

阿里巴巴電商平臺淘寶網

據財報顯示,針對新用戶或低頻用戶,淘寶通過更簡單的界面來滿足更廣泛的用戶需求。手機淘寶搜索和個性化推薦的不斷優化,推動了更多用戶互動和購買轉換率的提升。

同時淘寶正在變得更加簡單豐富,對更廣泛更多元用戶群體的吸引力也在持續提升。

支付寶用戶增加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支付寶及其附屬公司的全球年度活躍用戶超過10個億,同時支付寶小程序應用數已經達到12萬,日活躍用戶數突破2.3億。

據第三方機構發佈的報告顯示,三季度,支付寶繼續穩居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第一,佔據53.71%的市場份額,且份額繼續擴大。2018年12月,支付寶月活首次超越QQ,已成為國內第二大App,連續兩年排名上升。

作為阿里巴巴經濟體的一部分,支付寶的用戶增長將會給阿里經濟體帶來強大的協同效應。

自身團隊過硬

最早,馬雲為了提升阿里巴巴在未來的競爭力成立了達摩院,要在技術研發上投入超過1000億,初期招攬100名頂級科學家和研究人員,研究自然語言處理、人機自然交互、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算法、芯片技術、傳感器技術、嵌入式系統等等前沿科學領域。

繼達摩院之後,馬雲又在杭州成立了羅漢堂,包括6位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在內的全球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等領域頂尖學者共同發起,將一起研究與科技創新伴生的社會經濟形態變化等課題。此外,阿里巴巴旗下的“平頭哥”落戶上海研究芯片。

目前,阿里巴巴擁有全球最多的科技人才。

總而言之,企業取得好成績離不開市場的需求,阿里巴巴首先得益於龐大的數字經濟市場,其次被阿里巴巴平臺賦能的商家正發揮張力反哺於阿里巴巴。

同時,對於阿里巴巴自身而言,擁有優秀的人才團隊和穩定龐大的用戶量。以電商業務為集團核心創造很大的收益的時候,還佈局佈局其他業務,立足於一個科技公司和互聯網公司的本質,致力於雲計算、新零售、支付、文娛等遍及產業鏈前後端,謀求更長遠的發展。

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對於一家企業也是如此。就目前來看,阿里巴巴的成功即是一個時代的促成,也是阿里巴巴作為企業自身的努力。


科技鏈接商業 智能突破邊界

科鏈界——打造ABC領域首席媒體傳播及資源服務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