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公正評判李敖?50歲後,日益走向反面,痛斥余光中仍顯風骨

李敖大師,駕鶴西去忽焉已近3年。圍繞他的爭議,無論是瞎捧還是嘲諷,誹謗亦或擁戴,都已漸漸塵埃落定。

如何公正評判李敖?50歲後,日益走向反面,痛斥余光中仍顯風骨

李敖.1935-2018,吉林扶余市人

李敖,當然是特別複雜的。他的複雜,在於不純粹,而非渾濁。這個人,可以為了理想而坐牢,可以為了公共福祉不怕掉腦袋,但同時恃才放蕩、日進斗金、張狂自大、貪財好色,背信棄義,泡MM功夫一流。甚至,他四處自黑,全世界嚷嚷,生怕別人不曉得他有多壞。

李敖是真正的“雅痞”,名副其實性情中人,也有輕度“暴露癖”,我行我素的太像現代禰衡,一生都是真人秀。但他絕不偽善,可以將一切都攤在陽光下,坦坦蕩蕩,裸裎對人。

按時下觀點,李敖最大黑點,在於“三觀不正”。有點道德潔癖之人,會特別討厭李敖。

如何公正評判李敖?50歲後,日益走向反面,痛斥余光中仍顯風骨

中學時代

我們國人,對於知識分子私德,向來就有更高寄望,比如西人就缺這種“人品”概念。論私德,他確實不夠偉光正。有名人就公開罵他,說他下作、下流、下賤,兼無聊、無品、無德、無恥。一位女性朋友鄭重告訴過我,她寧願委身周立波,都不會喜歡李敖這“老流氓”。

如何公正評判李敖?50歲後,日益走向反面,痛斥余光中仍顯風骨

但是,有誰能去否認,他確實曾是幾代中國人的精神偶像,且時刻示人以做人準則?馬家輝、梁文道那幫人夠自命不凡了,至今都很尊重李敖,連對手王世堅都要為之神傷落淚。李敖為人,八個字即可論定:私德可議,大節不墮。而所謂“私德”,說開去也就是狂妄好色、訕笑前妻、與老友決裂,還老不正經。此外,你說他還幹過啥缺德事嗎?

如何公正評判李敖?50歲後,日益走向反面,痛斥余光中仍顯風骨

“忘年交”馬家輝:年輕時,為追隨李敖特意從港轉學

當年,梁啟超寫《李鴻章傳》時感慨,“孟子曰知人論世,世固不易論,人亦豈易知耶?”李敖不好講,他是中國社會的異數,是中國文化的奇葩,徹底自由,掉臂獨行,隨心所欲。老色鬼是李敖,“雖千萬人吾往矣”也是李敖;下三濫是李敖,對當權者“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也是李敖;津津樂道前妻穢事的是李敖,可以為了愛人殉情的也是李敖;痛罵恩師王八蛋的是李敖,只因胡適殷海光曾伸出援手,後來最感念他們的“後生”也是李敖。

如何公正評判李敖?50歲後,日益走向反面,痛斥余光中仍顯風骨

為了點錢,不惜與老友對簿公堂的是李敖;可以把豪宅賣掉捐去”做好事”的,也是李敖。這樣的李敖,你道哪個是真,哪個是假?

本來,李敖化去已三載,隨之時間拉長,情緒降溫,是到了能客觀評價他的時候了,可依然令人下筆為難。

他如何看待自己,其實也是反覆無常的。當初,他即將回大陸,在《鏘鏘三人行》上大放厥詞,說“大家只要崇拜我就好了,沒資格評論我”,可數日後復旦演講,又當場“翻供”承認,自吹“大師”云云確實有些誇張,無非逢場作戲而已。

如何公正評判李敖?50歲後,日益走向反面,痛斥余光中仍顯風骨

所以,在我眼裡,李敖從來都不是無行無恥之人。我揣想的李敖,是這樣一介中國文人:內心因自負而玩世,對外則因蔑視而佯狂。他嬉笑怒罵,玩世不恭,實際比絕大多數中國文人都活的認真,活得勇敢,活的有擔當。2005年,其前女友王尚勤出版自傳《李敖為誰哭泣》,談及李敖也都是感激。深情款款、富有責任的一面,李敖自我摺疊了。他極力自黑“始亂終棄”,可愣是沒一個女友罵他。這不蹊蹺麼?

如何公正評判李敖?50歲後,日益走向反面,痛斥余光中仍顯風骨

臺大歷史系讀研時,與其師姚從吾

李敖的作派,實是狂狷,而非齷齪。前些年,有記者採訪,拿他跟王朔比較,“你們很像,都愛罵人”,李敖鄙夷一笑:“他能跟我比嗎?他罵的都是啥人,我罵的都是能讓我坐牢的人”。王朔那些人,大肆嘲笑他,確實缺乏底氣與資本。現在的教授,剩下的最後勇氣,也就是騷擾下女學生,李敖連好色的段位,都是他們不能企及的。他是風流,不是下流。

如何公正評判李敖?50歲後,日益走向反面,痛斥余光中仍顯風骨

與前妻胡因夢:罵了半輩子,逝前想和解

有人說李敖是“外圓內方”,我也覺得很契合。他實際一輩子都在堅守自身相信的正確,並以玩世與佯狂為掩護,一路劈波斬浪,一路高歌猛進,還一路神氣活現,笑傲江湖近70年。

中國傳統價值系統,對名人的評判標準,在“立功、立言、立德”6字。 拋開嚼不清的私德,我覺得李敖在這三方面都可圈可點。綜合評分,遙接魯迅胡適遺緒,當代無人可及。

如何公正評判李敖?50歲後,日益走向反面,痛斥余光中仍顯風骨

出獄

僅據這三大層面,完全可以給李敖作出粗略的歷史定位。談“立言”,“天字一號文字煽動家”,西媒甚至稱其為“中國近代以來最傑出批評家”。《李敖大全集》85冊,影響幾代中國人,允稱“名家”;“立德”上,他是“名士”,所立是公共領域上的“公德”,“懷將聖之心,蒙佯狂之色,視天下以愚”,予人以無限精神感召;論“立功”,他是“活到老幹到老”的“鬥士”,當年頗有譚嗣同式的豪情,以一己之力推動島上歷史進程,是真正的“知識分子”。

如何公正評判李敖?50歲後,日益走向反面,痛斥余光中仍顯風骨

島上“公知”李敖,顯然更值得濃墨重彩大書特書。論學問創見,他離“大師”還遠哉遙遙;論深刻度,他那些俗下文字,斷難成為一代“思想家”;但在1960年代前後20年,噤若寒蟬的島上,他對抗非義公權的那種決絕與不屈,實是中國讀書人的良知重鎮,是知識界最閃耀的光芒。他不是沽名釣譽,不是端著咖啡喊口號,而是“我以我血薦軒轅”。這樣的漢子,教人如何不佩服?

如何公正評判李敖?50歲後,日益走向反面,痛斥余光中仍顯風骨

小時候住過的北平舊宅

他80多年生涯,給我們這個庸常時代,帶來太多驚喜。如今知識分子,少有不受他文字恩惠的,但談李敖必先訕笑,必表態不恥他的某些行徑,似乎因此就能把自己層次拉高似的,這是忘恩負義,也是選擇性忘記。

梁文道說,“我不知道李敖是否投機,我只知道他的書啟發了太多人如我”,“李敖和他那一輩少有的用常識說話的人,在他們可能都預料不到的局勢發展下,耕出了一小片土壤”,這話公道。

也因此,我素以來,李敖雖一介書生,為人也不是特別偉光正,但他仍值得我們傾情紀念。

如何公正評判李敖?50歲後,日益走向反面,痛斥余光中仍顯風骨

我以為,他的最大意義,不在什麼“白話文章前三名”,而是於智藏瘝在的時代,所展露出來的感召作用:對於有意吶喊但勇氣不夠的人來說,對於暗黑時刻良心尚存又感乏力的人來說,對於庸常時代不願唯唯諾諾的人來說,“李敖”這個名字,依然是一份鼓勵、一個象徵,而且不斷啟發著他們,完全可以活著與鄰居們不一樣,可以於千萬人中無所畏懼,為理想而竭力抗爭。

如何公正評判李敖?50歲後,日益走向反面,痛斥余光中仍顯風骨

重返牢地

中國文人,絕大多數都是自了漢,是最精緻利益者。為票子、為豪車、為華屋、為權位、為顏如玉,努力半生不可謂不勤奮,可是談到尊嚴,似乎總缺少點什麼。李敖這一生,大塊文章著作等身,獨行異言峙起聲名,魏晉風度快意恩仇,架謊鑿空大義不昧,堪稱1949之後最堪入《獨行傳》的中國文人。這位東北老哥,不失為大丈夫、硬漢子。你們鞭撻李敖,我要說:中國何幸,而有李敖;中國何辜,李敖太少!

如何公正評判李敖?50歲後,日益走向反面,痛斥余光中仍顯風骨

他當然也該承受討伐。論其一生功罪,無論文章還是為人,重大缺失都是很顯然的。究其根底,在志氣太銳、規模太大、包攬太多、責人太苛、自負太甚、同志太孤,適成“獨行俠”。成也在此,敗也在此,譽也於斯,毀也於斯。可50歲以前的李敖,終究堪稱一部不屈不饒的鬥爭史,一卷快意恩仇的江湖史。所以,我對李大師這人,倘略其跡而原其心,常感其誠而哀其遇。

如何公正評判李敖?50歲後,日益走向反面,痛斥余光中仍顯風骨

用梁新會的那句套話歸納,我敬其才,服其人,惜其處,而悲其遇。以他的膽識才幹,不管哪個領域,本都該有更高成就。他帶動那個時代,也被那個時代所耽誤。

中年以後的李敖,彷彿蛻化成另一個人:愛錢、撒潑、癲狂、胡攪蠻纏,我覺得都能原諒,也能理解。

如何公正評判李敖?50歲後,日益走向反面,痛斥余光中仍顯風骨

這樣李敖,與其說他墮落了,不如說他看穿了;與其說他迎合大眾,不如說他是更加蔑視眼下這個世界了。我始終覺得,不能以常情常理去評價他:你我沒有“三進宮”的血色人生,你我沒有被愛人汙衊、拋棄乃至出賣的心靈創痛,你我沒有被“知己同志”背叛的悲憤際遇,你我沒有遭圍剿、陷害、刑求的屈辱事實,冷言冷語說風涼話是不夠深入的。他的早年好友王尚義,說他“受刺激太深了”,這是體己話。

如何公正評判李敖?50歲後,日益走向反面,痛斥余光中仍顯風骨

晚年柏楊

表面上,他放浪不羈,實際上一直有自己的是非堅持、底線操守,乃至道德勇氣。比如他的中國情懷,他的統一理念,他對專斷的痛恨,他對虛偽名流的鄙薄等等,終身一以貫之,不假辭色。他曾經的那些“同志”,比如柏楊他們,出囹圄後幾乎都不約而同地,被軟化了、受妥協了、進而幫閒幫忙了,李敖棄若敝履。什麼“最高榮譽褒揚令”,他不僅不屑,更視同羞辱。

析論諤諤,風骨崚崚那一面,李敖始終不曾改易。他瞧不起柏楊、余光中這些同行,說他們是“高高在上的群醜”,是“權門歌舞班隨從”:“在觀眾席特別座裡,大人先生坐在最前排,後面都是你等二流政客、三流學閥、四流巧宦、五流文警、六流跟班”,這話未必說錯,甚至顯示某種風骨。36年前,馬家輝初見李敖,曾抱怨他對人過於刻薄,李敖“很堅毅地“叮囑他,“家輝,有仇不報的人,必亦是有恩不報的人。你記住我這句話”。

如何公正評判李敖?50歲後,日益走向反面,痛斥余光中仍顯風骨

余光中.沉默應對

確實,平心而論,余光中固然文壇名家,但他又確實無論哪個時代、哪個地方,都能左右逢源當座上賓,這裡面難道沒有可疑可議之處嗎?

可以說,李敖82年漫漫人生路,實是自我選擇了一條“蜀道”走,踽踽獨行於崇山峻嶺高坑深谷。既悲愴又孤冷,既鬧騰又無奈。

如何公正評判李敖?50歲後,日益走向反面,痛斥余光中仍顯風骨

罵他到一無是處的人們,不應該忘記,他真曾以大丈夫的豪情,去抵禦一切公共不義,明知以卵擊石,仍坦然押上光輝的前途、可貴的自由、美好的愛情乃至生命粉碎為代價,去“套現”某些文明價值火種。2005年9月23日,他衣錦還鄉,在清華演講,喊出那句“這是我的祖國,我要讓他自由”,我彼時尚是中學生一枚,聽了很感動。我覺得這才是他最終理想。

如何公正評判李敖?50歲後,日益走向反面,痛斥余光中仍顯風骨

只是,同樣無可諱言的是,中年以後的李敖,確實逐漸走向了青年李敖——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對立面。他到處搞錢,他走上屏幕,他插科打諢,他裝瘋賣傻,他頻秀粗鄙,目的在於維持熱度、獲取掌聲。作家兼鬥士的李敖日漸出圈,翻轉為不入流的娛樂圈人士,還是邊緣的角色。

“李敖”,差不多就是“老醜”一般的扮角,早失去了那份“一士諤諤”的知識分子氣。以至於臺下的我,曾經的“鐵粉”,常常感到迷糊:在娛樂至死時代,拼命“娛樂化”的老年李敖,到底是被迫營業,還是樂在其中?

如何公正評判李敖?50歲後,日益走向反面,痛斥余光中仍顯風骨

他的紅顏知己陳文茜,在那份著名悼詞中,說這是他看穿“人間不值得”後的佯狂。她說,晚年李敖慢慢發覺到,他用本生苦難所迎取的社會,儘管不再風聲鶴唳,但卻是一個徹底庸俗的世界,覺得以往那些犧牲不太值得,內心是既感孤寂又憤憤不平的。

“這個時代被他奚落了,但他的情緒是充滿挫折感的”。表面上,他是“與世界和解”,其實是更加蔑視。

於是,垂垂老矣的他,徹底放下精英知識分子身段,表現的比“平均學歷高中”的娛樂圈人士更加低俗。

如何公正評判李敖?50歲後,日益走向反面,痛斥余光中仍顯風骨

他與俗俯仰,他和光同塵,他嬉笑怒罵,他尋歡作樂,盡拿小S們博開心。可與此同時,一個不可避免的悖論就出現了:他使勁“蹭熱度”,實際不斷稀釋掉自身價值;而他告別我們之前,這個社會的多數人,實際早已先告別了他。人生百年,緣歸一夢;猿鶴蟲沙,例皆塵土,晚年李敖是胡亂給自己畫句號。

他並非不曉得裡面的滑稽,與諷刺意味。“樽前作劇莫相笑,我死諸君思我狂”,看這引詩何曾糊塗過?在去世之前,病房中的他,自己也總結說,“我是一個正確的人,活在了一個錯誤之地,本來是要去西天取經,結果卻淪落為東海佈道,而且惹得天怨人怒”,語氣盡是惆悵。

如何公正評判李敖?50歲後,日益走向反面,痛斥余光中仍顯風骨

這個人,嬉皮笑臉半生,看似啥都無所謂,可喧囂退去的臨別之際,內心到底是無限感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