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單身,你會著急嗎?

本人90人生,10月份正式30週歲。我大學畢業後正式開始戀愛,陸陸續續談過一些戀愛,沒有任何一段感情因為自己或對方劈腿而分手。

最近一段感情因為兩個人在邁向下一步的時候沒法達成共識而選擇分開,謝謝彼此真心對待,謝謝他愛過我。

我大學時期有一段不是那麼好的經歷(與室友有關)得過重度抑鬱症。由於我當時非常鬱鬱寡歡,父母發現了異常,我也選擇了和父母坦白。

幸運的是我的父親並沒有置之不理,反倒是帶我到專業的機構做檢測,診斷、治療、吃藥;每一次去醫院他都陪伴我,我記得有一次他看我悶悶不樂,一個七尺男兒在我面前毫無徵兆的就大哭出來說:你不要嚇我啊,我就你一個女兒,你千萬不要做傻事。

確實,那時候,我覺得要不是我爸媽,我就直接窗戶上跳下去算了,想了想,白髮人送黑髮人,我爸媽怎麼辦呢。也是經過父親、醫生和朋友的幫助,我慢慢走了出來。當然,現在回想當時抑鬱的原因真的矯情到爆炸,有時候父親還會拿來打趣我,說我真的沒碰到過挫折,碰到點事情就變成這樣。

後來我就畢業開始工作,開始戀愛。我的工作一直挺順利的,也算是他們很驕傲的一部分,作為父母的就把注意力轉移到我的戀愛生子上。

說多了這個話題其實難免爭吵,我一直試圖說服他們有緣的人難,不是馬路上拉過來就可以立馬結婚的,但是在他們的眼裡我就是一個即將30的“剩女”,我選擇的機會越來越少,換而言之越來越難嫁出去。

直到今年過年在家過了一個異常冷清的年時,父親問我:你到底什麼時候結婚,我說我連男朋友都沒有怎麼結婚。

他接著說:你知道麼,我天天逼你結婚是真的覺得嫁不出去丟我和你媽的臉麼,是我們怕我們以後有了萬一你怎麼辦,你一個人你行麼,你生個病有人管你麼?

突然我內心生出一絲絲愧疚來,說實話,我一直以來我父母希望我快點結婚就是不想被人指指點點說女兒這麼大了嫁不出去,我覺得我把他們想壞了,或者說我按照世俗的父母去想他們了。

看到這個話題估計很多人都會第一反應覺得在討論婚姻是否著急,我倒恰恰相反,我第一反應就是,著急啊,我老了以後,萬一沒有足夠的錢,萬一比我爸媽走的早,誰照顧他們啊。

男女情感是我內心很重要的一部分,而親情才是我無法割捨的感情。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這是我一個失去父親的同事寫在朋友圈的個性簽名,談及為何他下了班總是鮮少參加聚會,直接買菜回家陪母親,他都只是笑笑。

後來無意間看到他在搜“愛茲海默症老人“如何照顧的時候我覺得我可能知道了些什麼。我試圖想了一下若是我碰到這些,我甚至無法想象父母離開自己的生活。再往後,也會主動幫同事分擔工作,讓他早點回去陪伴母親。

30歲單身,我著急的是萬一我走在了父母的前面,他們在耄耋之年該何如獨自生活;萬一我沒有賺到足夠的錢,又該如何讓他們安享晚年;萬一我功成名就,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苦我又該如何捱過,這一切太過沉重,我甚至無法細想每個可能性,我仍舊貪戀的是未來每一天我們全家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這樣的擔憂遠大於是否我自己是否還是剩女的問題。

感情是一個無法強求的東西,但我仍然滿懷希望擁抱他;而父母更像是老天賜給我的禮物,盲盒一樣,未知收入、未知脾氣、未知生命、或許不是隱藏款,然而他們卻一直屬於你,被你擁有、被你需要。

本篇文章是師兄接觸到的一個來訪者在諮詢過程中的真實感受,相對於絕大多數人在焦慮單身的時候,她完全以一個不同的視角去看待問題。

在上海,其實是有著很多超過30歲的“剩女”,但她們一點也看不出大齡的狀態,整個人反而更加的年輕,更加的有魅力。

她們不再相信別人說“我養你啊!”的話,她們更加相信只有自己才能帶給自己足夠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她們從來不會想著依附別人,只想要活的更加漂亮。

她們不再糾結遇不遇見合適的另一半,因為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但從來卻不焦慮,也不熱切,就是很自然的接觸,很自然的跟人相處。

而她們更多擔心的反倒是自己的家人,因為她們才是最深的羈絆。

人越長大,考慮就一定不會那麼單一,而是想到很多以前忽視的東西,這才是真正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