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災害風險,我們該如何更好應對

面對災害風險,我們該如何更好應對

今年8月,甘肅隴南文縣因洪災導致陸路交通阻斷,救援人員通過直升機為受災群眾運送方便麵、礦泉水等生活急需物資。冉創昌攝/光明圖片

面對災害風險,我們該如何更好應對

今年10月,四川大學全國青少年防災減災教育培訓基地開展早期火災處置課程。光明圖片

面對災害風險,我們該如何更好應對

6月22日,新疆公路管理局應急搶險隊員參加公路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新華社發

面對災害風險,我們該如何更好應對

浙江舟山,民警組織轄區企業員工開展應急逃生模擬演練。新華社發

【一線講述】

編者按

10月13日是第31個國際減災日,主題為“提高災害風險治理能力”。今年我國自然災害頻發,是1998年以來汛情最為嚴重的一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奪取了防汛救災鬥爭的重大勝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結合“十四五”規劃,聚焦河流湖泊安全、生態環境安全、城市防洪安全,謀劃建設一批基礎性、樞紐性的重大項目。作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如何繼續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推動災害風險治理能力不斷提升?光明智庫邀請一線工作者講述防災減災救災故事,並請專家建言。

只要國家人民需要 我們隨時挺身而出

講述人:江西省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隊支隊長 馬劍明

今年夏天,緊張而難忘。自6月入汛以來,江西多地遭遇暴雨,長江水位持續上漲,鄱陽湖突破有水文記錄以來最高水位,九江17個縣市區,多地有汛情;環鄱陽湖1008公里土壩圩堤,處處有危險。

汛情就是命令,我們支隊主動加入九江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安排專人現場辦公,及時掌握汛情災情信息。在汛情最嚴峻的湖口縣、濂溪區、彭澤縣等地,集中全市360名指戰員及車輛、舟艇、裝備,做好隨時戰鬥的準備。同時,迅速成立2個臨時黨支部,組建18個黨員突擊隊,設立40處黨員先鋒崗。

7月8日,都昌縣大港鎮發生嚴重內澇,鹽田中學的師生被困。接到警情後,我們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在湍急的洪水中用橡皮艇轉運學生,經過40多次來回、5個多小時奮戰,471名師生被成功轉移到安全地點。

在修河三角聯圩潰堤救援中,我們克服了激流暗湧、雜物纏繞等困難,連續戰鬥六天六夜,逐戶搜救、手託背扛,營救疏散群眾5388人。在鄱湖村,我們先後兩次駕駛舟艇,行駛近3個小時,從房頂上將一對老夫婦和他們家的上百隻鵝救了出來。兩位老人擔心鵝沒有地方安置,我們當即決定全部買下,老人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在這場與洪水的戰鬥中,我們九江消防救援支隊全體指戰員不畏生死、全力以赴,始終戰鬥在最危險的地方,戰鬥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營救疏散人民群眾1.3萬餘人,奪取了“零遺漏、零傷亡、零事故”的救援勝利。

一直以來,我都在認真思考:如何在每次災情來臨時順利高效地完成救援任務?多年“實戰”使我深切感受到,如果群眾在遇到洪水險情時能保持冷靜,耐心聽取救援隊伍的勸導和指引,積極配合救援人員工作,就能大幅提高救援工作實效。

對標國家“全災種、大應急”的要求,我們會面對更多複雜的情況。作為與人民群眾貼得最近、聯繫最緊的隊伍,只要國家和人民需要,我們隨時挺身而出,救民於水火、助民於危難、給人民以力量。這是我們消防人的初心和使命,更是我們不變的承諾與誓言。

讓地震紀念館成為防災減災教育的常設課堂

講述人:“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管理中心主任 馮正碧

地震紀念館是留存災難記憶、傳承抗震精神、開展防災減災教育活動的重要基地。位於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曲山鎮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就是為了銘記那場地震災難、開展科普研究和防災減災教育而建的。2013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五週年前夕,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截至目前累計接待社會公眾1407.37萬人次,接待國內外研究、政務團體近5000批次。

紀念館由室內陳展和室外遺址兩部分組成。後者包括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沙壩斷層地震遺址、唐家山堰塞湖地震遺蹟。其中,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是全世界唯一一處整體原址原貌保護,規模最宏大、破壞類型最全面、次生災害最典型的地震災難遺址區,是開展地震災難研究和防災減災教育不可複製的資源。室內陳展主體建築為同濟大學設計的“裂縫”,寓意為“將災難時刻閃電般定格在大地之間,留給後人永恆的記憶”。陳展主題“山川永紀”真實記錄了汶川特大地震災難、抗震救災以及災後重建的歷程,分為曠世巨災、破壞慘重,萬眾一心、抗震救災,科學重建、創造奇蹟,偉大精神、時代豐碑四個部分。

作為國家防災減災教育基地,紀念館肩負著防災減災宣傳教育的歷史使命。近年來,我們不斷探索防災減災教育新途徑新方法,讓紀念館“活”起來、社會教育“火”起來,把紀念館打造成社會公眾開展防災減災教育的常設課堂。比如,我們挖掘了地震、火災、洪災、交通事故等各類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小知識,用短視頻的方式,向公眾講解遇到危險時如何自救互救,提升網友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受到網友喜愛。今年2月,紀念館推出“雲遊博物館·宅家看展覽聽展覽”,通過喜馬拉雅、抖音、微視、快手等平臺,將重點文物故事、地震故事等通過音頻、短視頻、圖片二維碼進行展現,讓更多承載著抗震精神的救災故事入耳入眼、入腦入心。

教育一個人、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

講述人:四川大學災後重建與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 陳勇

2018年,在汶川特大地震十週年之際,四川大學獲准建立了全國首個以開展青少年災害防禦知識教育為主要內容的教育培訓基地——全國青少年防災減災教育培訓基地。

基地成立以來,依託四川大學多學科優勢以及四川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災後重建與管理學院平臺優勢,開發了涵蓋大中小學生的防災減災教育課程體系,著力補齊青少年防災減災教育中存在的短板。

今年7月4日,我校文學與新聞學院碩士生姚同學,在搭乘地鐵回家時,應用基地“實驗室安全與環境保護”課程所學知識和技能,冷靜應對突發事件,成功救助一名遇困乘客。事後,姚同學回憶:“這次應對有序,多虧了去年擔任課程助教的經歷。”

我們還積極同其他國家和地區分享基地建設經驗,為國際減災防災合作注入力量。2018年5月12日,在基地成立的學術論壇上,尼泊爾前教育部長甘加·拉爾·圖拉達爾受邀與會,分享了尼泊爾防災減災救災教育的現狀與思考。在這之前,我校教師田兵偉每年赴尼泊爾參加防災減災教育活動,積極傳播防災減災知識和中國災後重建經驗。即使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這種交流也未曾中斷。2017年他還獲得了時任尼泊爾駐華大使利拉·馬尼·鮑德爾親自頒發的“地震災後重建促進中尼友好獎”。

目前,基地正在籌建網站系統,打造全國防災減災教育的展示、教學互動與資源共享平臺。我們期待,教育更多青年、帶動更多家庭,讓防災減災意識和應對災難危機的能力被更多人掌握,讓廣大青年承擔起應對人類重大災難危機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家庭備災,時刻準備才能有備無患

講述人:防災科技學院副教授 楊月巧

2008年,我來到防災科技學院,開始了應急管理教學與科學研究。每天繞著各種“災”打轉,思考油然而生:面對小概率災害事件,家庭該如何備災?

事實上,從“全災種”角度來看,備災,是備全災種之“災”,而不僅僅是自然災害。從“大應急”的角度來看,備災也並不僅是在家裡準備一些應急物資,還包括災害發生前開展的風險調查與評估、機制建設、預案制定、應急演練、物資儲備、裝備和通信保障、教育培訓、社會動員等一系列準備工作。

家庭是受災害影響的主要群體,一個家庭的備災能力影響其遇到災害時的受損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城市的基本減災能力。

在日本,為了保證安全,多數傢俱都被做了固定,一旦發生地震,可有效預防櫃子等傢俱倒下對人造成傷害。被稱為“非常用持出袋”的急救包是日本政府呼籲的家中必備物品。在中國,很多家庭都有各種類型的應急包,但調查顯示,不少家庭對其不以為意,覺得包裡唯一有用的就是創可貼。

面對種類繁多的災害,我們該準備什麼?2014年,北京市民政局會同北京師範大學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院,提出了北京市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建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引導每個居民家庭儲備一些必要的應急物資,時刻準備應對可能發生的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

家庭備災不可掉以輕心,要充分挖掘日常生活用品的應急功能。比如,主動查找家裡的安全隱患。固定較重的傢俱、為櫥櫃門安裝插銷,防止地震時櫥櫃裡的物品掉落;加強應急演練,掌握逃生技巧和各類應急設備的使用方法,提高家庭緊急避險、自救互救和應變的能力。最為重要的是繃緊防災減災這根弦,讓家人們明白風險管理和安全的重要性,做到有備無患。

讓更多人聽得懂、記得住、關鍵時刻用得上

講述人: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2018級研究生 馬明月

10年前,我剛上高中,甘肅舟曲發生了特大泥石流災害。對那場災難的深刻記憶讓我明白,自然災害其實離我們很近。大學期間,我選擇了大氣科學專業,隨著專業學習的深入,曾經縈繞在腦海中的問題逐漸得到了解答:伴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進步和經驗的積累,人們可以採取措施儘可能地規避自然災害;而同樣重要的,是民眾應具備一定的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只有兩者很好結合,才能把自然災害的損失降到最低。

這一認識,主要來自這幾年暑假我參加的“氣象防災減災宣傳志願者中國行”活動。起初我只是想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社會做點事,沒想到一干就是五年。

活動初期,我發現人們對防災減災相關內容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夠。於是,我們不斷推陳出新,變換活動形式,增強趣味性和體驗感。4年前在蘭州開展活動時,我們增設了“小朋友專場”,以畫氣象元素相關漫畫、氣象基礎知識問答等形式,吸引了很多孩子和家長。近幾年,除了播放科普短片、講解氣象知識、遊戲互動問答等形式外,我們還藉助VR、AR等現代科技手段,讓群眾“真實”感受自然災害現象,提升群眾應對氣象災害的防災減災能力。

從2007年開始舉辦的“氣象防災減災宣傳志願者中國行”活動,至今累計組織了20000餘名志願者奔赴各地開展科普宣傳工作。這五年,我收穫很多,而傳播了讓人聽得懂、記得住、關鍵時刻用得上的防災減災知識,是我最大的幸福。

(項目團隊:本報記者 張勝、胡曉軍、李曉東、宋喜群、王斯敏 本報通訊員 唐成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