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35亿给以色列,为何却是为美国做了嫁衣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下以色列刚建国时的一些事,大家都知道以色列是美国的盟友,和德国是仇人,但其实以色列建国后,真正帮助以色列站起来的其实是德国,只是最后却被美国横插一脚,摘了桃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以色列困境

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建国不到24小时,阿拉伯国家联盟就打上了门,势要拔除这个中东地区的异端,然而有着美苏支持的以色列毫不示弱,直接硬刚,全民皆兵,海外的犹太人也纷纷出力。

15年35亿给以色列,为何却是为美国做了嫁衣

以色列建国

历时近一年,以色列赢得了战争胜利,但是也遭到了阿拉伯国家的封锁,经济一蹶不振。再加上由于“返乡法”的号召,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纷纷回归以色列,人口翻了一番,更加重了以色列的财政负担。

第二,内外交困

战后的以色列,公共资源紧张,失业率节节攀升,外汇储备面临枯竭,经济接近崩溃的边缘。而雪上加霜的是,美苏的援助开始急剧减少。

美苏原本都是以色列的支持者,不仅支持了以色列建国,还在他遭受攻击时提供了大量的武器援助和贷款援助。但两国毕竟处于冷战状态,以色列不得不选个边站。1950年以后,以色列选择倒向西方阵营,这种情况下,苏联自然不可能再给他任何援助。

15年35亿给以色列,为何却是为美国做了嫁衣

艾森豪威尔

而美国与以色列间的关系也随着美国新任总统的上台出现了问题,1952年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当选美国总统,这对于以色列来说是一记暴击,因为在美国的犹太人组成的院外集团主要是对民主党的影响比较大,在共和党基本没有话语权,同时在二战中积累了极高威望的艾森豪威尔,支持率很高,根本不需要美国犹太人的选票,更不买以色列的帐。

果不其然,美国的中东政策开始转变。不再实行拉拢双方的大中东政策,而是选择拉拢在中东地区势力更强的阿拉伯国家,以填补英法留下的空白,遏制苏联的扩张。对于以色列只是提供一些象征性的援助,还多次拒绝了以色列购买武器的请求。

15年35亿给以色列,为何却是为美国做了嫁衣

艾森豪威尔

不过,美国之所以这么做与以色列政府也有很大关系,以色列在建国时曾接受过苏联的大量援助,政府的高层人员也有很多来自苏联和东欧国家,整个政党的社会主义倾向很浓。这种情况下美国当然会更加小心谨慎。

第三,另谋出路

苏联不爱,美国不疼的以色列只能另寻出路。这就找到了德国的身上,想要向德国索赔,但是德国和以色列之间可以说是仇深似海,国内民众纷纷反对,可是实在是没办法了,不这样做,以色列就只能是昙花一现了。1951年,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决定向德国索赔。以色列这次找上的是西德,主要也是因为东德的主人苏联根本不理睬他,而西德的老大美国觉得这样能减轻自己对以色列的援助压力,所以乐见其成。

15年35亿给以色列,为何却是为美国做了嫁衣

德国

而德国接到这个消息简直是喜不自胜,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因为,德国这时候正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由于纳粹的战争暴行,整个世界已经不再信任德国,将德国排挤出了国际舞台。怎么使德国重新融入国际社会,让世界重新信任德国成了当务之急。对西德总理阿登纳来说,以色列的索赔简直就是雪中送炭,还有比向曾经的受害者赔款道歉,双方合作建设,更能表达德国的战争反思的吗?

经过长时间的秘密协商,两国在1952年正式达成了《卢森堡条约》,联邦德国向以色列赔偿34—35亿马克,十年支付完毕。

第四,解脱困境

这笔赔款迅速改变了以色列建国以来的艰难处境,使以色列绝处逢生,在德国的帮助下,以色列的基础工业开始稳步发展,经济开始起飞。再加上德国秘密提供的武器,军事实力也大大增强,凭借着德国的支持,以色列在第二,三次中东战争中轻易取胜,在中东站稳了脚跟。

15年35亿给以色列,为何却是为美国做了嫁衣

中东战争

赔偿结束后,德国又进行了大量的经济援助,就在两国关系将就这样友好发展下去,最终结下深厚盟友关系的时候,一只拦路虎杀了出来。

第五,美以外交发展

毫无疑问,这个拦路虎就是美国,民主党人肯尼迪上台后,美以之间的关系出现转机,随着一些阿拉伯国家慢慢倒向苏联,美国开始为自己寻找可靠的盟友,以色列正式进入了美国的视线。美国的中东战略开始转变为支持以色列,压制阿拉伯国家。之后上任的约翰逊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中东问题上一边倒的站在以色列一边。在经济上也给予了大量援助,以色列逐渐成为了美国在中东的一个战略支点。

15年35亿给以色列,为何却是为美国做了嫁衣

中东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的作用更加凸显。此后上任的尼克松更是坚定信念,全力援助以色列,就这样以色列在中东地区逐渐拥有了绝对的军事优势。而苏联解体后,美国凭借以色列清除了苏联的残余势力,彻底掌握了在中东的话语权,开始主导中东的进程。

就这样,源自肯尼迪,由约翰逊发展,在尼克松时期完成的美以“特殊战略伙伴关系”成为了现代社会中绝无仅有的一种国际关系。以色列也被打上了美国的烙印。

15年35亿给以色列,为何却是为美国做了嫁衣

肯尼迪

第六,德国结局

再来说说德国?德国相比起来可就凄惨多了,在赔偿和援助的过程中,一旦德国表现出犹豫,美国就通过外交或者舆论的方式给德国施加压力,逼迫德国向以色列妥协,德国的外交政策长期受到以色列和美国的影响,难以根据自身需求做出调整,中东外交损失惨重。

德国辛苦奶大的以色列,最终成了美国的孩子,多年的帮助给美国做了嫁衣,这也是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警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