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讀經典之《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第十(2)

【原文】

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心繫 [1],下膈小腸;其支者,從心繫上挾咽,系目系;其直者,復從心繫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 [2]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

是動則病 [3]心痛,渴而欲飲,是為臂厥 [4]。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黃脅痛,臑臂內後廉痛厥,掌中熱痛。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提要】本段介紹了心經的循行路線,所

之"是動病"、"所主病"、以及其經氣盛、經氣虛時的症狀表現和治療方法。

一起讀經典之《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第十(2)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註釋】

[1]心繫:就是指心臟與其他臟腑想聯繫的脈絡。

[2]銳骨:就是指掌後尺側部隆起的骨頭。

[3]嗌幹:嗌,yi,音易。就是指食管的上口。嗌幹,就是指食管上口之咽喉部有乾燥的感覺。

[4]臂厥:就是指因手臂的經脈之氣厥逆上行而導致的病證。

【白話解】

心的經脈手少陰經,起始於心中,從心出來以後就聯屬於心的脈絡,然後就向下貫穿橫膈膜,而聯絡於與本經相表裡的臟腑——小腸腑;它的支脈,從心的脈絡向上走行,並挾行於咽喉的兩旁,此後再向上行而與眼球連絡於腦的脈絡相聯繫;它直行的經脈,從心的脈絡上行至肺部,然後再向下走行而橫出於腋窩下,此後再向下沿著上臂內側的後緣走行,且循行於手太陰肺經和手厥陰心包絡經的後方,一直下行而至肘內,再沿著前臂內側的後緣循行,直達掌後小指側高骨的尖端,並進入手掌內側的後緣,再沿著小指內側到達小指的前端,而與手太陽小腸經相銜接。

手少陰心經之經氣發生異常的變動,就會出現咽喉乾燥,頭痛,口渴而想要喝水等症狀,這樣的病證就叫做臂厥證。

手少陰心經上的腧穴主治心臟所發生的疾病,其症狀是眼睛發黃,脅肋疼痛,上臂及下臂的內側後緣處疼痛、厥冷,掌心處發熱、灼痛。

治療上面這些病證時,屬於經氣亢盛的就要用瀉法,屬於經氣不足的就要用補法;屬於熱的就要用速針法,屬於寒的就要用留針法;屬於陽氣內衰以致脈道虛陷不起的就要用灸法;既不屬於經氣亢盛也不屬於經氣虛弱,而僅僅只是經氣運行失調的,就要用本經所屬的腧穴來調治。屬於本經經氣亢盛的,其寸口脈的脈象要比人迎脈的脈象大兩倍;而屬於本經經氣虛弱的,其寸口脈的脈象反而會比人迎脈的脈象小。

【原文】

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 [1]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筋之間,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 [2],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嚥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上䪼[3 ]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

是動則病嗌痛頷 [4]腫,不可以顧,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 [5],耳聾目黃頰腫,頸頷肩臑肘臂外後廉痛。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一起讀經典之《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第十(2)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提要】本段介紹了小腸經的循行路線,所屬之"是動病"、"所生病",以及其經氣盛、經氣虛時的症狀表現和治療方法。

【註釋】

[1]踝:即指手腕後方尺側部隆起的骨頭。

[2]肩解:就是指肩關節後面的骨縫。

[3] 䪼:zhuō,音拙,是指眼眶下的部位,其中還包括顴骨所連及的上牙床的部位。

[4]頷:hàn,音汗,指下頜骨正中下方的空軟部位,即平常所說的下巴頦。

[5]是主液所生病者:小腸為受盛之官,承接胃所腐熟的水谷,並泌別清濁,使其精華營養全身,其糟粕歸於大腸,其水液歸於膀胱。小腸有病,則水谷不分,清濁難別。是故小腸可以調節水液的產生,而其所絡屬的經脈——小腸經也就可以調治水液方面所發生的病證。

【白話解】

小腸的經脈手太陽經,起始於手小指外側的末端,沿著手外側的後緣循行而向上到達腕部,並出於腕後小指側的高骨,由此再沿著前臂尺骨的下緣直行而上,出於肘後內側兩筋的中間,再向上沿著上臂外側的後緣,出於肩後的骨縫處,繞行肩胛部,再前行而相交於肩上,繼而進入缺盆,深入體內而聯絡於與本經相表裡的臟腑——心臟,此後再沿著食管下行並貫穿橫膈,到達胃部,最後再向下行而聯屬於本經所屬的臟腑——小腸腑;它的一條支脈,從缺盆部分出,沿著頸部向上走行而到達頰部,再從頰部行至外眼角,最後從外眼角斜下而進入耳內。它的另一條支脈,從頰部別行而出,走向眼眶下方,並從眼眶下方到達鼻部,然後再抵達內眼角,最後再從內眼角向外斜行並絡於顴骨,而與足太陽膀胱經相銜接。

手太陽小腸經之經氣發生異常的變動,就會出現咽喉疼痛,頷部發腫,頸項難以轉動而不能回顧,肩部就像在被人拉拔一樣緊張疼痛,上臂部就像已被折斷一樣劇痛難忍等症狀。

手太陽小腸經上的腧穴主治液所發生的疾病,其症狀是耳聾,眼睛發黃,面頰腫脹,以及頸部、頷部、肩部、上臂、肘部、前臂等部位的外側後緣處疼痛。

治療上面這些病證時,屬於經氣亢盛的就要用瀉法,屬於經氣不足的就要用補法;屬於熱的就要用速針法,屬於寒的就要用留針法;屬於陽氣內衰以致脈道虛陷不起的就要用灸法;既不屬於經氣亢盛也不屬於經氣虛弱,而僅僅只是經氣運行失調的,就要用本經所屬的腧穴來調治。屬於本經經氣亢盛的,其人迎脈的脈象要比寸口脈的脈象大兩倍;而屬於本經經氣虛弱的,其人迎脈的脈象反而會比寸口脈的脈象小。

【原文】

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 [1];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 [2];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

[3]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 [4],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中;其支者,從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樞 [5],循外從後廉下合膕中,以下貫踹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 [6],至小指外側。

是動則病衝頭痛,目似脫,項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如結,踹如裂,是為踝厥 [7]。是主筋所生病者 [8],痔瘧狂癲疾,頭囟 [9]項痛,目黃淚出鼽衄,項背腰尻 [10]踹腳皆痛,小指不用。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一起讀經典之《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第十(2)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提要】本段介紹了膀胱經的循行路線,所屬之"是動病"、"所生病",以及其經氣盛、經氣虛時的症狀表現和治療方法。

【註釋】

[1]巔:是指頭頂正中的最高處,也就是百會穴所在的位置。

[2]耳上角:就是指耳尖上方所對之頭皮的部位。

[3]肩髆:髆,bó,音勃。即指肩胛骨。

[4]膂:lǚ,音呂,挾行於脊柱兩旁的淺層肌肉叫做膂。

[5]髀樞:髀,bì,音畢,指大腿。髀樞,即指髖關節,又稱大轉子,為環跳穴所在的部位。

[6]京骨:就是指足小趾本節後向外側突出的半圓骨,也即京骨穴所在的部位。

[7]踝厥:是指膕如結等症狀而言;這些症狀都是由本經經氣自外踝部向上逆行而導致的,故名踝厥。

[8]是主筋所生病者:《素問·生氣通天論》中說:"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即說明陽氣可以濡養經筋。太陽經為陽氣最充足的經脈,其陽氣不足則經筋無以所養,所以足太陽膀胱經可以主治筋所發生的病證。

[9]囟:xìn,音信,即指頂門。嬰兒頭頂骨縫未合之處稱為囟門。

[10]尻:kāo,即指骶骨的末端。自腰以下至骶尾骨(第十七至二十一節)通稱為尻。

【白話解】

膀胱的經脈足太陽經,起始於內眼角,向上經過額部而交會於頭部的最高處——巔頂;它的一條支脈,從巔頂走行至耳的上角;它直行的經脈,從頂巔向內深入而絡於腦髓,然後返還出來,再下行到達頸項的後部,此後就沿著肩胛的內側,挾行於脊柱的兩旁,抵達腰部,再沿著脊柱旁的肌肉深入腹內,而聯絡於與本經相表裡的臟腑——腎臟,並聯屬於本經所屬的臟腑——膀胱腑;另有一條支脈,從腰部分出,挾著脊柱的兩側下行並貫穿臀部,而直入於膝部的膕窩中;還有一條支脈,從左右的肩胛骨處分出,向下貫穿肩胛骨,再挾著脊柱的兩側,在體內下行,通過髀樞部,然後再沿著大腿外側的後緣向下走行,而與先前進入膕窩的那條支脈在膕窩中相會合,由此再向下走行,通過小腿肚的內部,出於外踝骨的後方,再沿著足小趾本節後的圓骨,到達足小趾外側的末端,而與足少陰腎經相銜接。

足太陽膀胱經之經氣發生異常的變動,就會出現:伴有氣上衝之感覺的頭痛,眼睛疼痛得就好像要從眼眶中脫出似的,頸項就好像在被牽拔一樣緊張疼痛,脊柱和腰部就好像已被折斷一樣疼痛難忍,髖關節不能屈曲,膝膕部就好像已被捆綁住一樣緊澀結滯、不能運動自如,小腿肚疼痛得就好像要裂開一樣,以上這些病證就叫做踝厥病。

足太陽膀胱經上的腧穴主治筋所發生的疾病,如痔瘡,瘧疾,狂病,癲病,頭、囟與頸部疼痛,眼睛發黃,流淚,鼻塞或鼻出血,項、背、腰、尻、膕、小腿肚、腳等部位都發生疼痛,足小趾不能活動。

治療上面這些病證時,屬於經氣亢盛的就要用瀉法,屬於經氣不足的就要用補法;屬於熱的就要用速針法,屬於寒的就要用留針法;屬於陽氣內衰以致脈道虛陷不起的就要用灸法;既不屬於經氣亢盛也不屬於經氣虛弱,而僅僅只是經氣運行失調的,就要用本經所屬的腧穴來調治。屬於本經經氣亢盛的,其人迎脈的脈象要比寸口脈的脈象大兩倍;而屬於本經經氣虛弱的,其人迎脈的脈象反而會比寸口脈的脈象小。

【原文】

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指之下,邪走足心 [1],出於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踹內,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是動則病飢不欲食,面如漆柴 [2],咳唾則有血,喝喝 [3]而喘,坐而欲起,目䀮䀮[4]如無所見,心如懸若飢狀,氣不足則善恐,心惕惕如人將捕之,是為骨厥。是主腎所生病者,口熱舌幹,咽腫上氣,

幹及痛,煩心心痛,黃疸腸澼 [5],脊股內後廉痛,痿厥嗜臥,足下熱而痛。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灸則強食生肉,緩帶披髮 [6],大杖重履 [7]而步。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一起讀經典之《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第十(2)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提要】本段介紹了腎經的循行路線,所屬之"是動病"、"所生病",以及其經氣盛、經氣虛時的症狀表現和治療方法。

【註釋】

[1]邪走足心:邪,其讀音、意義均與"斜"字相同。邪走足心,就是指腎經的經脈從膀胱經經脈的終點出發後,斜行走向足心部的湧泉穴。

[2]漆柴:漆,就是指黑色。漆柴,就是形容患者的面色黯黑無澤,就好像燒焦了的黑色木炭一樣。

[3]喝喝:是形容喘息之聲。

[4] 䀮䀮:huānghuāng,音荒荒,是形容視物不清的樣子。

[5]腸澼:是指病邪澼積於腸中,即指今天所說的痢疾。

[6]緩帶披髮:緩帶,就是放鬆衣帶;披髮,就是披散頭髮。其目的是使身體不受束縛,氣血得以暢行無阻。

[7]大杖重履:大杖,就是粗而結實的柺杖;重履,就是在睡鞋外面再套上一雙鞋子。因古人睡覺時多需另換睡鞋,起床後再將睡鞋換下,但體弱的人起床後不脫換睡鞋,而是在睡鞋外面再套上一雙鞋子,故稱重履。大杖重履,在此用以形容動作徐緩的樣子。

【白話解】

腎的經脈足少陰經,起始於足小趾的下方,斜行走向足心部,出於內踝前下方之然谷穴所在的部位,然後沿著內踝的後方,別行向下,入於足跟部,再由足跟部上行至小腿肚的內側,並出於膕窩的內側,此後再沿著大腿內側的後緣,貫穿脊柱,而聯屬於本經所屬的臟腑——腎臟,並聯絡於與本經相表裡的臟腑——膀胱腑;其直行的經脈,從腎臟向上行,貫穿肝臟和橫膈膜,而進入肺臟,再從肺臟沿著喉嚨上行並最終挾傍於舌的根部;另有一條支脈,從肺臟發出,聯絡於心髒,並貫注於胸內,而與手厥陰心包絡經相銜接。

足少陰腎經之經氣發生異常的變動,就會出現雖覺飢餓卻不想進食,面色像漆柴一樣黯黑無澤,咳唾帶血,喘息喝喝有聲,剛坐下去就想站起來,視物模糊不清,就好像看不見東西一樣,以及心中如懸掛在空中似的空蕩不寧,其感覺就好像處於飢餓狀態一樣等症狀;氣虛不足的,就常常會有恐懼感,其病證發作時,患者心中怦怦跳動,就好像有人要來逮捕他一樣,以上這些病證就叫做骨厥病。

足少陰腎經上的腧穴主治腎臟所發生的疾病,其症狀是自覺口中發熱,舌頭幹,咽部腫脹,氣息上逆,喉嚨乾燥而疼痛,心中煩亂,心痛,黃疸,痢疾,脊柱及大腿內側後緣疼痛,足部痿軟而厥冷,嗜睡,足底發熱並疼痛。

治療上面這些病證時,屬於經氣亢盛的就要用瀉法,屬於經氣不足的就要用補法;屬於熱的就要用速針法,屬於寒的就要用留針法;屬於陽氣內衰以致脈道虛陷不起的就要用灸法;既不屬於經氣亢盛也不屬於經氣虛弱,而僅僅只是經氣運行失調的,就要用本經所屬的腧穴來調治。要使用灸法的患者,都應當增強飲食以促進肌肉生長,同時還要結合適當的調養——放鬆身上束著的帶子,披散頭髮而不必紮緊,從而使全身氣血得以舒暢;此外,即使病患尚未痊癒,也要經常起床——手扶較粗的柺杖,足穿重履,緩步行走,作輕微的活動,從而使全身筋骨得以舒展。屬於本經經氣亢盛的,其寸口脈的脈象要比人迎脈的脈象大兩倍;而屬於本經經氣虛弱的,其寸口脈的脈象反而會比人迎脈的脈象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