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二期投資80億美元,西安三星三期還遠嗎?

城市的高速發展勢必伴隨著頂級產業的聚集。

站在產業的基礎上談發展是實實在在的城市進階,例數“北上廣深”一線發達城市和杭州、武漢、西安等新一線城市,無一不是這樣。

城市對產業的需求不言而喻,產業對城市的挑選也變得嚴格起來。西安近年來的規劃佈局以及對產業發展的支持正在不斷吸引龍頭企業一步一步加深投入,多年前總投108億的一期三星半導體項目落戶以後,目前後續投資還在不斷增加。


增加44%註冊資本

投資總額達258.7億美元


近日,據三星(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在天眼查的信息顯示,註冊資本再次增加,三星電子株式會社投資人(股權)由59.5億美元變更到86.2億美元,此次投入高達44.77%。

具體信息顯示,

投資總額由之前的178.7億美元增加80億美元,目前三星(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達到258.7億美元。


完成二期投資80億美元,西安三星三期還遠嗎?

雖然有人猜測此次天眼查上企業信息變更的80億美元是三星三期資金,但是據8月份西安市企業家座談會上三星(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副總裁池賢基發言,二期第二階段項目從去年12月開工以來,在今年7月順利達成空氣淨化設備啟動的目標,二期項目截至目前完成投資80億美元。

在三星沒有釋放三期明確信息的時間段,此次企業信息變更的資金很大程度上,更應該是印證了副總裁池賢基說的三星二期第二階段投資的正式到賬。

其實,這樣的大規模資金投入,已經不是三星在西安版圖擴張的第一次了。

自2012年1月,韓國政府宣佈批准三星電子在中國建設閃存芯片工廠,三星避開無錫、蘇州、北京、重慶等在內的眾多城市及開發區,在3月份宣佈最終選址西安,並且一期投資高達70億美元。

而在三星電子一期——西安長安區的三星(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開建進行量產以後,三星半導體公司不斷進行增資擴股。

2013年12月和2015年12月,投資總額由當初的70億美元增加到105億美元。而在2017年8月30日,宣佈三星電子將在西安長安區建設三星電子存儲芯片二期項目,確定首次投資為70億美元。之後,由於三星電子芯片項目取得了重要突破,二期第二階段80億美元投資正式啟動。一次又一次的不斷追加投資使得西安站在了全球存儲芯片產業鏈條上的頂端位置。

完成二期投資80億美元,西安三星三期還遠嗎?

直到此次,三星(中國)半導體從落地西安以來,投資已經由當初的70億美元增加到了258.7億美元。

此次入賬的80億美元,亦在印證三星對西安投資的信心,以及不斷擴張的實質性證據。

其實,在電子信息行業,三星對於西安的龍頭作用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三星(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聚集了配套落戶企業,包括完整半導體產業鏈上的諸多企業,以及三星等企業在金融、貿易、動力電池、建築工程等領域的拓展。


市場與芯片,三星與華為在西安的交易?

此次入賬的80億美元資金無疑是三星對西安的認可,而在西安或許三星還將贏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一直以來,三星(中國)半導體都是實力非常強勁的企業,在全球芯片的研發與製作市場上佔據著半壁江山,但是三星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地位正在不斷被各個企業擠壓,其中就包括華為。


完成二期投資80億美元,西安三星三期還遠嗎?

而在自2019年開始發酵的華為與美國的“戰爭”中,美國對華為禁令延至2021年,禁止向華為出口芯片,並要求全球其它含有美國技術設備的公司與華為合作,都需向美國申請許可。雖然,華為已將部分芯片代工交給中芯國際(SMIC)。但是,最先進芯片是14納米工藝,遠落後於臺積電。

芯片這一高級生產工藝和技術被推上風口浪尖。

隨後在今年6月數碼科技媒體「PhoneArena」報道稱,三星與華為正探索一個重磅交易,即“三星將為華為5G基站製造先進芯片”。作為回報,華為將把部分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讓給三星。

其實,智能手機市場之於三星與5G市場之於華為,這對於兩家企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場雙贏的交易達成常常都是非常簡單,畢竟資本家的選擇往往都是用腳投票的。

同時,這一重要的戰略合作被認定最可能落地的城市是西安

完成二期投資80億美元,西安三星三期還遠嗎?

西安的項目對三星來說,已經是三星海外投資歷史上投資規模最大的項目。同時,這也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電子信息行業最大外商投資項目,更是陝西乃至西部地區引進的最大外商投資高新技術項目。

而華為西安研究所總員工數已經20000人左右,是華為全球員工數量最多、業務佈局最全的研發中心。據稱,其研發產品銷售收入早已佔華為整個銷售收入30%以上。

並且,西安在集成電路產業上的佈局已經有一大批國際知名半導體和通訊企業相繼落戶。同時諸多相關企業的入駐,讓西安集成電路產業產業規模、技術水平和產業發展成熟度都得到顯著提升。加之西安自身人才資源以及不斷加強全球港務交通的能力等等有利條件,還有今年海外疫情狀況,西安都成為三星聯手華為項目落地國內外優勢最大的城市。

而至於三星和華為最後能否合作成功還得時間的確定。當然合作成功之後,基於綜合實力的考量,西安將成為這一項目最合適的城市。


三星三期真的要來了?


不僅是芯片市場需要三星,三星本身的發展也已經到了再進一步的時候。

在三星電子株式會社進入中國計劃著一步步的版圖擴張,這與西安的產業發展相輔相成,為西安在半導體市場的立足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分析師分析三星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稱,此次的財務表現將會非常亮眼。在2020年第三季度中,三星芯片業務的利潤約為5萬億韓元(約合42.86億美元);手機業務的利潤為4萬億韓元(約合34.28億美元),是前一季度的兩倍以上。

完成二期投資80億美元,西安三星三期還遠嗎?

僅就營收而言,三星電子是全球第二大半導體廠商僅次於Intel,在今年第一、二季度來自於半導體的營收分別達到了147.97億美元和149.53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2%。其中,在三星的產品份額中,上半年手機的佔率為16.3%,DRAM(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的佔率為43.8%。

而這樣的營收利潤一部分都來源於西安。

作為繼美國、韓國之後海外最大投資半導體項目——西安的三星(中國)半導體量產幾乎都實現了每月生產13萬片存儲芯片的滿產成績,即使在疫情期間由於“抗疫”措施得當,影響甚小。其中,陝西省、西安市政府在春節期間幫助三星半導體公司聯繫了數十家上下游企業,確保一些關鍵半導體原材料的運輸和供應。

三星與陝西合力創造的價值,不僅為自身帶來了可觀的收益,也讓陝西的產業發展持續在增長。數據顯示,三星的引進讓西安晶圓製造業規模連續多年保持60%以上增長速度。從2012年至2019年,整個陝西半導體產業整體規模擴大6倍。

完成二期投資80億美元,西安三星三期還遠嗎?

芯片產業,對西安外向型經濟及製造業起到極大推動。特別是在2017年,陝西進出口總額增長37.4%,其中出口增長58.8%位居全國第二,進出口額70%由半導體企業貢獻。

目前,西安芯片產業的發力讓今天國內芯片產業形成了“四足鼎立”的態勢。西安,已經與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北京為中心的環渤海、深圳為中心的泛珠三角平起平坐。

這一龍頭企業的發展提升了西安製造工業體系、城市經濟資源配比以及本地其他配套服務能力,讓西安的人才資源得到更好的利用,為整體服務環境的科研、教育軟實力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

而三星在進入西安的時候就規劃了三期的建設,據消息稱西太路支線已經封閉,為大項目落戶奠定基礎,這個大項目也被有些人認為很大可能是三星三期項目的用地。

綜合來看,芯片市場以及全球各個國家半導體制造目前狀況,而如果三星西安的二期資金已經到賬,那三期還會遠嗎?


IXIAN.CN


西安要想加快建設先進製造業強市,類似電子信息製造產業、汽車產業、航空航天產業等一流的支柱產業勢必是主要方向,而三星這種行業的龍頭企業的正是西安所缺少的大產業“橋頭堡”。

目前,隨著一次次的資金加持,西安與三星已經形成了良性互動,這種互動對行業的聚集力量將不可忽視,也為城市的產業發展帶來無法估量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