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光淚火的篇章:讀禹州農民詩痴的書

血光淚火的篇章:讀禹州農民詩痴的書

血光淚火的篇章:讀禹州農民詩痴的書‖老家許昌

文‖丁凡

賈國忠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就在《河南文藝》發表詩作,我認識他卻在八十年代初。當時他在鴻暢公社文化站辦了一份油印刊物《小草》,團結了一大批文學青年。而我當時在縣文聯也辦了一張文學小報《潁河》,後叫《未來作家》,賈國忠和他的文友經常在我辦的報刊上發表作品。

賈國忠對詩很有見解。在他的觀念裡,《詩經》是現代詩的本源。掛在他嘴邊的例子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水鳥在河畔唱和,淑女在河邊洗衣,那就是我心中追求的姑娘啊!瞧,多麼簡潔!多麼樸實!當時詩壇的主流是民歌體,他崇拜的偶像是李季。李季的《王貴與李香香》就是他效仿的榜樣。

李季早在延安時期就開始收集陝北民歌“信天游”,並聯系民歌產生的時代、社會環境、當時人們的思想感情、風俗習慣及語言特點等進行吸收和創新,從而形成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民歌體”新詩。抒人民之情,敘人民之事,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民族氣派。

血光淚火的篇章:讀禹州農民詩痴的書

賈國忠的《少林志》寫作就開始於1983年,當時正是民歌體新詩如火如荼的時候。10年後,他從公社文化站到五里廟社會福利瓷廠謀生。形勢幾經變化,環境幾經變遷,但他熱愛詩歌、心繫少林的志願沒有變,在艱辛繁重的勞動之餘,他又完成了《少林志》二稿。此後又過了20年,到了2015年秋天,儘管身體病弱,家境貧寒,早已返鄉務農、蝸居在家的他,先後又五易其稿,終於完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新民歌體長詩《少林志》。

全詩除序之外,分10個章節,3446行,35600餘字,字字含淚,句句泣血。看到他這種司馬遷寫《史記》的精神,看到他傾注一生精力打造一本《少林志》的執著,親友和文友都稱他是“詩痴”。

作者善於從自己人生經歷體驗中尋找新的主題,塑造新的形象,展現新的意境。他通過伏牛山區一個叫山柱的年輕人因遭受封建黑惡勢力和腐敗官員殘酷欺壓迫害的不幸遭遇,繼而到少林寺學藝後除暴安良的血淚故事,努力塑造了一個勤勞、樸實、忠厚、善良、英勇頑強、不屈不撓、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

血光淚火的篇章:讀禹州農民詩痴的書

他善於運用新民歌形式進行敘事,並且創造性地發揚了這種民間藝術形式的某些特長。比如他在描述大規模生活場面和過場性情節時,利用民歌中常見的行與行、首與首間急驟跳躍而形成的空間,大處落墨,幾筆帶過,給讀者留有充分的想象餘地。他在處理主要人物的某些抒情描繪和內心獨白時,巧妙地運用民歌擅長纏綿悱惻、獷放熾熱的抒情特點,留連回蕩,反覆詠歎。

他還善於把中國傳統詩詞的表現手法——賦、比、興與民歌巧妙結合,融為一體,增強敘事長詩的藝術表現力。同時他還努力學習民間說唱藝術的長處,在語言韻律和故事情節安排上,進行新的嘗試。因而他的詩歌樸實、自然、清新、剛健,通篇洋溢著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給人以質樸之美。

賈國忠還具有卓越的敘事才能。在長詩的情節結構處理上,他善於長短適宜,疏密相間,前後呼應。為使敘事達到精煉,他十分注意精選情節和細節,並特別留心揚抒情之長,避敘事之短,注意交代複雜的事件。在情節上恰當跳躍,而不是寸步不遺。因而他的長詩不僅故事完整生動,人物形象豐滿,而且具有詩的感染力。

血光淚火的篇章:讀禹州農民詩痴的書

此外,他還十分善於將群眾的俗語、土語、歇後語如“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狗改不了吃屎,驢改不了拉磨;癢處有蝨,怕處有鬼;哈巴狗坐轎,不識抬舉”等等,錘鍊入詩。敢於用平常的語言作詩是不容易的,只有千錘百煉,功夫純熟,才能運用常語達到自然天成的境界。清人張問陶《論詩十二絕句》雲:躍躍詩情在眼前,聚如風雨散如煙。敢為常語談何易,百鍊功純始自然。由此使他的詩顯得更加樸素和自然,寧失於拙,不傷於巧,從不浮誇感情和堆砌華麗的辭藻。

但是,人的命運離不開形勢,作品的命運亦如此。就詩壇而言,隨著星轉鬥移,新詩弄潮兒不斷湧現。從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的“政治抒情詩”、“標語口號詩”大行其道,到80年代的探索性、實驗性、先鋒性的朦朧詩、玄學詩風靡一時,以致90年代後,青年詩人自覺追求知識分子的精神文化立場,注重修辭的典雅和複雜技藝,在美學趣味上出現貴族化傾向,詩歌成為個人把玩的寵物,漸漸成為象牙塔上的明珠,一直綿延至當下。

血光淚火的篇章:讀禹州農民詩痴的書

經過幾十年的連嚇帶蒙,新詩愛好者和寫作者已經成了驚恐萬狀的小白鼠,面對那些沒有任何意義的病句詩,莫測高深,誠惶誠恐,生怕遺漏了一點其中的玄思妙義。這些垃圾不光一般的詩歌愛好者看不懂,就連專門研究垃圾詩者也看不懂。最近我就看到詩人馬伕頗有同感的一首詩:

現在我們都在造詩

馬伕

用詞藻堆砌感情

用生澀打造詩言

讓空洞充塞大腦

用不懂迷惑雙眼

雞啊狗啊成為靈感

流口水成為風景線

當寫詩變成造詩的鍵盤

敲打者戴上“詩人”的桂冠

心呢?詩之心呢?

問地

問天

賈國忠長期以來就掙扎於這麼一個時代,糾結於這麼一個命運。鑑於“懂”與“不懂”成為新詩的一大關鍵問題,它已經關係到新詩的方向,關係到新詩的存亡,也關係到《少林志》的前景。新詩是否還要學習繼承發展《詩經》的本源和血脈?是否還要從大眾取材、為大眾歌唱、表達大眾的情感?賈國忠較真了,固執了。

血光淚火的篇章:讀禹州農民詩痴的書

進入21世紀,隨著中國社會多元文化格局的生成定型及環境的日益寬鬆,詩歌寫作在語言風格、表現手法、題材取向、美學形態等方面呈現出新時期以來罕見的豐富性與駁雜性。從語言角度來看,“書面語寫作”、“口語寫作”以及“書面語”加“口語”的“複合型寫作”並行不悖,且持各種語言寫作向度的詩人人數眾多,蔚為大觀,大有傳統迴歸的氣勢。

縱觀當代詩歌60多年發展歷程,雖然經歷了許多挫折,走過不少誤區,但整體上取得了令人自豪的矚目成就。在當下,詩歌創作領域形成了老、中、青四五代人“同臺競技”的動人景觀。老一輩詩人詩思活躍,中青年詩人藝術功力日趨深厚,而一大批出生於20世紀80年代及90年代的詩歌新人又在“悄悄”地湧現和成長,他們在詩歌寫作中初步顯露了良好的藝術潛質。可以預期,隨著中國當代詩人心態的日趨純粹與遠離功利,步入21世紀的現代漢語詩歌,將繼續創造其自身的輝煌與驕傲。

我相信賈國忠這部很是通俗化、民族化、大眾化的長篇敘事新詩《少林志》,也會像已經破土的幼芽一樣一路向好。儘管它還有不少瑕疵和不足。

2016年農曆正月十六於舊廬

(注:賈國忠老師著《少林志》一書,在“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連載時,部分精彩內容未被刊出,對《少林志》一書完整章節感興趣的朋友,歡迎與賈國忠老師聯繫。賈老師手機號:13949812889。非誠勿擾。)

血光淚火的篇章:讀禹州農民詩痴的書

【作者簡介】丁凡,原名郭水林。河南省禹州市人,禹州市政協原副主席,中國通俗文學學會理事,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河南分會會員。出版有《畫聖吳道子軼事彙編》、《走近大禹》、40集電視連續劇《畫聖吳道子》等專著二十餘部。

1、本文由作者授權發表,文責作者自負,如有侵權,請通知“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本文作者觀點不代表“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場。

2、文圖無關。文中圖片部分由《少林志》作者提供,部分來自網絡,版權歸原攝影者或原製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本文所用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本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

3、“老家許昌”版權作品,轉載或投稿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情懷、溫度、味道!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