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技術幫扶入鄉村 拓寬增收致富路

泰山網訊 (記者 蔣超 張晨 寧陽臺 寧桂衝 王元)連日來,來自全國、全省的農業專家進駐我市,入鄉村、進地頭,研發新產品,推廣新技術,幫扶農民致富增收。

泰安:技術幫扶入鄉村 拓寬增收致富路

圖片來源:泰安新聞

籽粒機收新技術 “機器換人”新變革

10月9日上午,全國引領性技術玉米籽粒機收現場觀摩會在我市召開。參加玉米籽粒機收適宜品種和機械評價的全國20多名農業專家齊聚岱嶽區馬莊鎮老宮官莊村“2020年農業重大引領性技術集成示範基地”,對這裡種植的玉米品種以及相關的配套收穫機械進行評價。

泰安:技術幫扶入鄉村 拓寬增收致富路

在觀摩會現場,專業人員使用7種收穫機械逐一對同品種的玉米進行收割,通過查驗10個玉米品種的落粒、落穗情況,對各類機械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價。

泰安:技術幫扶入鄉村 拓寬增收致富路

山東省農科院研究員汪黎明:“目前來看,我們機收的品種 落穗率和落粒率都比較低,是非常好的適合我們當地的機收品種。”

相比傳統玉米收穫,玉米籽粒機收省去了玉米收穫後再脫粒的流程,實現了玉米收穫脫粒的全程機械化,是玉米生產方式的一項重大變革。這是近年來我市承擔“玉米籽粒低破碎機械化收穫技術”項目試點工作以來取得的豐碩成果。

山東省農科院研究員汪黎明:“泰安市農業農村局近幾年引進了許多優良的籽粒機收品種,結合水肥一體化技術以及乙環酸鹼技術,目前來看,這裡的品種在當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增產增效的效果。”

泰安:技術幫扶入鄉村 拓寬增收致富路

糧飼兼用新玉米 高產高抗高持綠

在省農科院專家指導下,寧陽縣東疏鎮的農民正忙著採收新玉米品種——糧飼兼用玉米魯單9088,這種玉米具有成熟期籽粒飽滿、高產高抗高持綠性的特點,既保障了糧食供需,又提升了養殖業糧飼供給。

寧陽縣東疏鎮溢源牧業總經理王傳剛:“整體感覺比去年每畝地能增加350公斤左右的產量,通過實驗室的化驗,這個品種它的澱粉含量也比較高,達到了33%左右,比去年同期收的普通玉米高了2個百分點,這樣我們通過使用這個糧飼兼用的玉米之後,從感覺上應該對我們奶牛的單產至少增加1公斤以上。”

泰安:技術幫扶入鄉村 拓寬增收致富路

成果變碩果 好品送八方

而在不遠處的東疏好品推介會上,帶著泥土味兒的特色農產品和文旅產品吸引了1000多名遊客和採購商前來購買。

遊客張貴琴:“以前在城裡都沒見過,沒想到咱農村現在也發展這麼好。”

泰安:技術幫扶入鄉村 拓寬增收致富路

去年以來,省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執行省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服務寧陽鄉村振興項目,與省派寧陽鄉村振興服務隊配合,在東疏鎮部署新技術、新成果示範,讓科研成果走出實驗室,在基地落地開花。

泰安:技術幫扶入鄉村 拓寬增收致富路

寧陽縣東疏鎮胡茂村副書記孫方同:“給我們引進的新的品種陽光玫瑰和茉莉香,它的品種是在咱中國也是比較先進的。”

推介會上,山東省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將註冊的“十八黃茂”商標轉讓給東疏鎮人民政府,為培育“十八黃茂”鄉村旅遊綜合體、打造區域公用品牌創造條件。

寧陽縣東疏鎮黨委書記劉站:“建設了一批好項目、大項目,使集體經濟由輸血變為造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