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餵養好,但不必那麼執著


母乳餵養好,但不必那麼執著

母乳餵養的好處毋庸置疑,甚至有專門的全國母乳餵養日。

癲癇患者成為了母親,我們也鼓勵她們儘可能母乳餵養。

作為一名孩媽,小豐醫生也堅持母乳餵養到了孩子一歲多。

可作為一名癲癇科醫生,我想替母乳餵養說幾句話。

臨床上,我們接診了很多圍產期低血糖病史的患兒,有些是因為自身糖代謝及利用障礙,但還有一些是過於強調母乳餵養。

因為不是所有媽媽生產完後就立刻分泌乳汁,有的需要一兩天的時間,甚至有些人就是母乳偏少的。在等待母乳的時間裡,很多人會選擇“乾等”,就是啥也不喂。

一方面原因在於很多人會認為新生兒比較挑剔,如果在吸吮母乳之前就給予奶瓶、奶粉餵養,以後會非常排斥吸吮母乳。因為相較於吸吮母乳,吸吮奶嘴會更省力。所以,對於這樣有個性的小寶寶,我們只能說“你們太聰明瞭,知道走捷徑”。

還有一方面原因在於,大家認為新生兒胃容量很小,需要的能量也很少。確實也是這樣,形象來說,新生兒的胃容量好比一顆櫻桃的大小。但容量小,不代表不需要能量供給,不代表什麼也不需要喂。


母乳餵養好,但不必那麼執著

就像開篇提到的,很多嚴重低血糖的患兒後來會來到我們科就診,原因就是出現了癲癇發作。

新生兒的低血糖是如何發生的?

因為能量供應從出生前胎盤連續供應變為出生後的間歇供應,新生兒有短暫的血糖濃度下降是正常的。健康足月新生兒的血漿葡萄糖濃度在分娩後的前兩個小時下降,最低點通常不低於2.2mmol/L,接下來的幾天,血糖濃度緩慢上升至正常範圍。

就像有些新生兒曾經遭遇的,連續數小時甚至1-2天沒有任何進食,包括母乳、奶粉,低血糖症的發生就顯而易見了。

為什麼在成人患者能被及時發現的低血糖,在新生兒、嬰幼兒很難發現,或發現的很晚?

在成人很明顯的心慌、手抖、出汗等低血糖症狀,在新生兒、嬰幼兒是非特異性的,包括煩躁,嗜睡,進食不良或發抖等。很多時候,陪護人員並不能及時發現或儘早辨識。

為什麼低血糖會導致癲癇發作?

葡萄糖是大腦的首選燃料,而大腦本身只能儲存少量的糖。葡萄糖供給不足時,就可能產生腦損傷以及癲癇發作,從而導致發育遲緩,身體和學習障礙,並在極少數情況下導致死亡。

低血糖症相關的腦損傷有什麼特徵嗎?可以治療嗎?

這類患者的腦損傷多數是瀰漫性、雙側的。因為是新生兒期的損傷,這就好比圍產期的缺氧窒息損傷,這一類患兒還是以雙顳、雙枕等後頭部損傷為主。因為是瀰漫性、雙側損傷,這就給治療帶來很大難度。

近幾年,我們癲癇中心收治了幾例類似患者,多種抗癲癇藥物治療效果欠佳,通過全面評估和會診討論,我們進行了立體定向電極植入技術(SEEG)。植入電極後,選擇合適靶點進行熱凝,有1個患者還接受了雙側熱凝。熱凝技術,也是在我們癲癇中心應用的越來越廣泛的,隨著經驗的累積,我們找到更好的電流和頻率組合。雙側熱凝的患者在熱凝後發作明顯減輕,原來很嚴重的跌倒發作控制以後,生活質量明顯提高。有2個患者接受了切除手術,術後效果也是比較理想的。

所以,對於新生兒,我們鼓勵儘量母乳餵養,但可以不必那麼執著,以免人為原因導致低血糖症以及圍產期腦損傷的發生。


母乳餵養好,但不必那麼執著


母乳餵養好,但不必那麼執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