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現精準精細的路上砥礪前行——青海省氣象部門推進預報服務現代化側記

陰晴冷暖每天上演,風霜雨雪隨時而來,天氣對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是最直接顯見的。精準地預報天氣尤其是重大天氣過程並及時發佈,在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青海省氣象部門始終將提升天氣預報準確率作為各項氣象業務的核心,不斷提升現代化水平,大力發展研究型業務,強化科技創新,全省天氣預報準確率不斷提升,預報產品豐富多樣。天氣預報,在實現精準精細的道路上砥礪前行並取得明顯成效。

現代化建設讓天氣預報底氣十足

“10年前,青海省的天氣預報質量處於全國倒數。2019年,我們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已經達到全國中游水平,主要城鎮24小時晴雨預報技巧位列全國第11名,天氣預報水平落後的局面逐漸在改變。”青海省氣象臺臺長馬元倉說。

近年來,依託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氣象保障工程、省財政支農專項、省生態文明先行區氣象保障工程等項目,青海省氣象臺先後建設完成省、市(州)、縣(區)一體化的青海省氣象臺綜合業務平臺、青海省智能網格短時臨近預報系統、青海省強對流短時分類預報系統、青海環境氣象業務系統平臺等核心業務系統,並在實際應用中不斷完善。這些業務系統,已經成為全省各級氣象部門業務人員開展預報預警服務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點開青海省氣象臺綜合業務平臺,海量數據撲面而來。實況資料分析、短時臨近預報、災害風險預警、環境氣象監測、決策氣象產品……圖文並茂,一目瞭然。氣象預報服務人員可根據自己需求重點進行參考,任意分析下載使用。

“這個平臺對我們的幫助很大,只需根據當地實際稍作加工訂正,即可開展各項服務。”青海省果洛州班瑪縣氣象局局長喬小龍說。

2019年,青海省智能網格預報實現單軌運行,每日8次滾動發佈全省0到240小時內5×5公里、逐3小時全要素短時臨近天氣預報。2020年6月1日,青海省氣象預報服務統一數據源的“一張網”網格預報業務正式運行。以前天氣預報員重點在研究天氣圖上,現在則是依託“一張網”。指著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分佈在青海省乃至周邊地區的各類氣象站點和格點數據,馬元倉說,根據需求,我們可以調取任意一個地點的實況資料並進行分析,對天氣預報幫助很大。只要提供經緯度數據,就可以生成當地的精準天氣預報。

除了我國整體氣象事業發展水平提升外,近年來,青海省氣象部門現代化建設成果效益的發揮無疑在天氣預報準確率上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截止2020年7月底,全省各類氣象站點達到1056個,氣象監測站網密度不斷增加。全省已建成的3部多普勒新一代天氣雷達,在提升短時臨近天氣預報水平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閃電定位儀、剛察風廓線雷達等先進探測儀器的使用有效彌補了“觀測盲區”,助推全省天氣預報水平的提高。

青海省氣象臺優化了數值預報檢驗公報製作內容、流程,開展對國內外主要數值模式降水檢驗及環流穩定性等檢驗工作。多種型號雷達資料、精細化格點預報和實況產品、各區域中尺度模式資料、集合預報產品、風雲4號衛星系列產品、葵花衛星產品、衛星天氣應用平臺、三維閃電定位監測預警系統、全國格點實況資料等新資料在實際預報業務中得到應用,有力地拓展了預報員參考資料的範圍和種類。

另外,青海省氣象臺大力發展研究型業務,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針對平時預報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專題研究解決,加大總結、評分和獎懲力度,通過“派出去、請進來”等手段,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也有力助推了全省天氣預報水平的提升。而微信群、青海省氣象臺企業微信、QQ群等非常規媒體在日常天氣監測、天氣會商及聯防聯報中持續發揮重要作用,有效提升了業務科技支撐能力。

天氣預報努力滿足多樣化需求

把天氣常常告訴老百姓是氣象事業的立足點和歸縮。進入新時代,氣象部門不僅要報準天氣預報,還要儘可能多地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需求。

細心的人們發現,青海省氣象部門天氣預報不僅準了,而且預報的氣象要素也多了。天況、氣溫、風向、風速、降水量、能見度、相對溼度……多達13種。

“好像吃飯,以前老百姓只管吃飽,現在要吃的花樣繁多一樣。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天氣預報的要求越來越高了。”馬元倉說。

而面向政府部門的決策服務,更是完全實現“智慧化”,注重科學性。根據需求重點自動出圖,準確率和時效性都很高,在指導生產、防災減災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青海省氣象部門建成了全省首部氣溶膠激光雷達並投入業務運行,建成覆蓋全省的大氣顆粒物(PM10/PM2.5)監測網,國內技術領先的環境氣象預報預警系統即將投入應用——

“這些設備和軟件的使用,將能實現氣象部門對全省大氣汙染狀況的空間立體觀測,並能實現對汙染物的氣象條件預報,大大提升了青海省環境氣象能力和水平,為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氣象保障。”青海省氣象臺環境氣象中心主任郭曉寧說。

針對重汙染天氣預報預警,青海省氣象臺還加強和青海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業務交流合作,先後完成青海省環境氣象預報預警業務平臺項目、青海省環境氣象業務系統、青海東部城市群霧霾天預報預警系統等的建設開發,在實現生態環境、氣象部門的合作上繼續朝前邁步,為氣象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作出貢獻。2020年上半年,青海省空氣質量綜合預報評分在全國35個城市中位列第4。截至10月初,製作發佈包括《環境氣象公報》《全省空氣質量預報》《紫外線預報》等各類環境氣象預報產品超過1000期,滿足了政府、公眾對環境氣象預報的需求。

天氣預報不僅要報準還要做到服務精心

“尊敬的遊客您好,近期青海天氣轉涼,請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國慶黃金週,來自甘肅省的倪先生在青海湖景區收到了氣象部門發來的溫馨短信提示。在景區,氣象部門建設的電子顯示屏也在隨時發佈最新的天氣實況、預報等信息。而在黃南州尖扎縣坎布拉鎮,70歲的央宗老人正在安多衛視天氣預報節目中收看了解明天去寺院轉經時的天氣。

“天氣預報不僅要報得精準,還要發得精心及時,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對生產生活的指導作用和防災減災的第一道防線作用。”青海省氣象局副局長高順年說。

有了精準的天氣預報這盤“食材”,青海省氣象部門多措並舉,充分利用多種手段,努力實現“智慧化”氣象服務,盡力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對氣象服務的需求。

除了傳統的是否颳風下雨外,氣象部門為社會提供的氣象服務產品豐富多樣,穿衣指數、洗車指數、秋收秋種天氣預報、旅遊天氣預報、交通天氣預報、開花期預報、森林草原火險等級預報,甚至湟魚洄游氣象預報、汙染氣象條件預報……多種預報產品衍生出精心精細的氣象服務產品,越來越受到老百姓歡迎。

目前,青海省氣象部門除了通過傳統的電視、報紙、廣播、大喇叭、顯示屏等媒體通報天氣外,還有網站、手機短信、彩信、APP、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十幾種新媒體服務手段。基於需求、位置的貼心天氣預報如影隨形,觸手可得。

同時,為助力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更精細更專業的天氣預報也在不斷完善發展中。青藏鐵路、高速公路、電力企業、森林草原防火部門——每天都根據精細化天氣預報安排生產,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而在汛期等關鍵時期,氣象部門則通過青海省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佈平臺等手段及時準確地發佈氣象預警信息。據統計,2020年汛期,青海省氣象部門共啟動暴雨四級應急響應4次,發佈氣象預警信息1830條,公眾接收2301萬人(次), 政府及部門決策人員接收185萬人(次)。8月22日至23日東部地區首次區域性大雨過程以及8月29日東部區域性暴雨過程中,氣象部門都提前發佈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和暴雨預警,避免了人員傷亡。氣象信息真正成為各級政府部門和群眾防災減災的第一道防線和“消息樹”。(金泉才 劉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