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福記:緬懷戲曲綜藝大師張曉斌

半個多世紀以來,三秦藝壇集演員、導演、編劇、評論、著書、主持與藝術團體管理於一身者,唯張曉斌莫屬!藝術專業大家不少,然而綜藝大家寥寥無幾。他的才華與品格,是當代文化藝術界的佼佼者!他奉獻一生,把歡樂灑向人間,把喜悅送入戲迷的心田,終贏得廣大人民群眾對他的敬重和懷念!曉斌雖駕鶴西去,可他的音容笑貌在西北人心目中的印象是永久的,人們在網上真切悼念他的規模是空前的!他是錚錚秦人漢子,他是時代造就的藝苑楷模。

他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那熱情洋溢、彬彬有禮而瀟灑親和的氣質風度,永遠留在我們的心裡。他的人生燦爛輝煌,尤其陝西電臺為他開辦專欄《張曉斌梨園趣聞》,直播三秦大地十餘年,創“空中講臺”之最!他認真總結自己從藝的豐富經歷,又潛心翻閱採集編撰文化史料的逸聞趣事,併發揮他編、導、演與主持融一身的藝術特長,與播音主持人默契合作,凡講內容,標題醒目,經典有據,現場直播,靈動發揮。特別是他那口若懸河的講述音韻、精準的語氣節奏、繪聲繪色的表述魅力,讓聽眾悅耳溫馨百聽不厭!回首《張曉斌梨園趣聞》欄目,辦得趣味高雅、韻味無窮,正是他才氣與人氣所贏得的。此後他又將十餘年講稿,日夜整理精心編著了三本大作,流芳百世。

冀福記:緬懷戲曲綜藝大師張曉斌

編著《劇壇縱橫叢書》三冊128萬字

冀福記:緬懷戲曲綜藝大師張曉斌

移植改編並主演《張古董借妻》

曉斌擔任省戲曲研究院眉碗團團長期間,深悟出人出戏的根本:一是劇本,二是人才。他和同仁創編大型眉戶現代戲《鐵塔圓舞曲》,頌揚了建築工人的精神情懷,參加大賽榮獲大獎。他擔任劇本改編並主演的古典眉戶劇《張古董借妻》,呈現他在繼承傳統文化弘揚民族藝木的覺悟與擔當。今天懷念他,他所創作出的作品展示出他心靈深處對勞苦大眾的情懷。他的創作思想,他的才氣和正氣,他的嚴謹作風,值得後人學習借鑑。

冀福記:緬懷戲曲綜藝大師張曉斌

元月9日為胡林煥主持收徒儀式

特別在人才建設方面,曉斌為省戲曲研究院眉碗團引進人才、培養人才。他深知戲曲行當演員的重要性。在我任社長期間,我將甘肅淨行大家劉茂森門下弟子胡林煥調進易俗社,深造兩年後,曉斌團長千方百計將林煥調入該團。當時我被他為眉戶劇種的發展而選淨行新秀的追求所動,忍痛割愛支持他。今天,林煥已成眉碗團的一級演員,同輩淨行中的佼佼者。這正是曉斌愛才的成果。

被譽為“西北名嘴”主持人的他,不僅成全自己,更成全向他求教的徒弟們。今天他走了,卻給三秦各地培養了一批德藝俱佳的中青年主持人。

他又是一位書法家!他無償題贈的墨寶懸掛於西北各地。他生前親筆題贈我一副珍貴書法“秦腔笑佛”,勉勵我笑口常開,像他那樣助人為樂!

最後敬奉知音、知已、知心的摯友曉斌四言讚詞。

冀福記:緬懷戲曲綜藝大師張曉斌

與冀福記王軍武王國傑一起出席戲曲廣播五週年慶典演出

冀福記:緬懷戲曲綜藝大師張曉斌

冀福記:緬懷戲曲綜藝大師張曉斌

緬懷曉斌

黃土才子,秦人基因。

科班學藝,刻苦勤奮。

唱唸做打,表演風趣。

求索有佳,自學綜藝。

才思敏捷,表述精準。

出口成章,詼諧幽默。

電臺專欄,梨園趣聞。

聲留三秦,文留後人。

文風嚴謹,藝風認真。

團長多年,以身作責。

珍愛人才,出人出戏。

當代主持,名揚西北。

德才兼備,平易近人。

待人赤誠,助人捨得。

心底坦蕩,笑待是非。

樂觀從仍,無愧人生。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

曉斌聲名,流芳千秋。

筆者於2020年5月19日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