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上學路上一直都在進行“自我安慰”火了,網友:心疼又好笑

到了幼兒園開學的時候,家長們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的狀態。有的孩子喜歡上幼兒園,特別想去和幼兒園的老師同學們在一起,但有的孩子對幼兒園還是有些排斥的。尤其是剛剛入學的寶貝們,對離開爸爸媽媽特別害怕和不捨,總是又哭又鬧。孩子難受,家長們也擔心不已。

小女孩上學路上一直都在進行“自我安慰”火了,網友:心疼又好笑

最近微博上就有這樣一個視頻,一個寶寶坐車被媽媽送去幼兒園。可是孩子並不想去,一路上都在自我安慰,看的人又心疼,有有些好笑。視頻中,媽媽開車送孩子,小姑娘坐在後面的兒童座椅上唸唸有詞。她哭喪著小臉說:“我不喜歡幼兒園,幼兒園搬走了嗎?”聽到媽媽回答沒有之後,她又問,就在前面嗎?面對媽媽肯定的回答,她語氣堅定地說:“哦,我不要去,我要拐彎兒!”在媽媽安慰溝通過後,小姑娘邊哭邊安慰自己說:“我答應你去乖乖的。我會自己走到老師那裡。我…我喜歡上學的,我要上學的。我要上學媽媽抱的。”然後到了幼兒園,汽車停下開心之後,她就自己開車門下車,嘴裡還說著“老師我來了。”媽媽也是有點哭笑不得。

網友們在微博下留言:“我是又心疼 又忍不住笑怎麼有真的可愛又優秀的寶寶呀!”、“每個寶寶上幼兒園,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呀!”、“這小寶貝滿嘴的哭腔,委屈得很喲。”、“寶寶們每天上幼兒園,跟家長們鬥智鬥勇,太好玩了!”

小女孩上學路上一直都在進行“自我安慰”火了,網友:心疼又好笑

孩子在剛去幼兒園的時候,都免不了有一陣子不適應。這段時間孩子會出現分離焦慮的情況。那麼家長們可以怎樣去安撫孩子,讓孩子快速走出分離焦慮呢?

⑴讓孩子習慣分離

孩子以前從來都在家長的照顧下生活,從來沒有一整天都離開家長過。所以當孩子剛開始去幼兒園,會非常不安。但是任何事情都可以養成習慣。分離也是一樣的。家長要做的就是先安撫孩子的情緒,讓孩子知道下午幾點鐘,爸爸媽媽會準時來接她回家。然後設置一個分離的儀式,每天都進行。比如爸爸媽媽送孩子去幼兒園前,可以給孩子一個擁抱或者一個親吻,然後在接孩子放學的時候再進行一次。這樣的儀式感可以讓孩子明確感覺到到分離的時間是有限的,和爸爸媽媽的分離是會結束的。從而讓孩子感到安心。

小女孩上學路上一直都在進行“自我安慰”火了,網友:心疼又好笑

⑵讓孩子對幼兒園產生期待

如果孩子是非常期待去幼兒園的,那麼當孩子入學後,即便是會有不習慣,也不會讓分離的焦慮過分影響情緒。所以家長可以在孩子上學之前就培養孩子對幼兒園的期待。比如讓孩子和玩的好的小夥伴上同一個幼兒園,然後告訴孩子,上了幼兒園就可以整天和小夥伴在一起。

家長平時千萬不能有“再不聽話就把你送到幼兒園去。”等會讓孩子對幼兒園產生負面情緒的言論,會讓孩子更排斥幼兒園。

⑶提前帶孩子熟悉環境

孩子的焦慮和不安大部分都是因為一個人進入了一個相對陌生的環境。如果有條件的話,家長可以帶孩子去幼兒園提前熟悉環境,熟悉老師。讓孩子對這裡的老師產生信任和依賴感,熟悉校園環境,孩子就會減少焦慮。

小女孩上學路上一直都在進行“自我安慰”火了,網友:心疼又好笑

⑷教孩子學會自理

孩子初入園時,要是生活方面不能自理,集就會出現許多問題。因為在幼兒園,一個老師需要負責很多小朋友,不可能像家長那樣細心和麵面俱到。當孩子什麼衣服或者吃飯上都出現問題的時候,孩子就會非常緊張。也有孩子不習慣由家長以外的人幫他做生活上的瑣事,孩子也會產生反感的感覺。教會孩子生活自理,孩子就會減少許多壓力。

孩子總是要學會成長,學會獨立的。而家長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做的,也只不過是幫助孩子,讓孩子適應得更快更好。家長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態,面對孩子成長中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要相信孩子,他們有勇氣,也有能力面對成長的風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