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一年級怎麼培養孩子好習慣,老師:這幾個習慣最重要

昨天我們進行了期中考試,班裡有個女孩子的成績很低,今天下午放學的時候,她的媽媽找到我辦公室裡,和我談了很久,學生媽媽,眼裡含著淚花說:“老師,你說我到底該怎麼辦,孩子學習成績越來越低。以前還考90多分,可是現在卻考不及格。我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哄也哄了,能想的辦法,我全想了,可是就是沒有效果,現在在家,我批評她多了,她就攥著小拳頭,眼睛瞪著我,表示自己的不滿,這才是三年級呀,我到底該怎麼辦……”

家長:一年級怎麼培養孩子好習慣,老師:這幾個習慣最重要

看著學生媽媽欲哭無淚的樣子,我表示理解,這位媽媽也真的付出了,可是不是所有的付出一定有收穫,如果你的方法用錯了,即使你使出蠻荒之力,也不會有好的效果。

其實她的孩子在一年級時就沒有形成好的學習習慣。一說起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們都表示認同,都覺得在小學低年級培養好的學習習慣比孩子考高分還重要。我也認同這個觀點。孩子的良好習慣的確比考高分更重要。但是到底什麼才是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要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呢?下面我來給大家說說我的看法。

今天我首先給大家說的是一個比學習習慣還重要的東西,就是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一定要培養自己孩子的自尊、自信、自強、自愛的意識。

有的家長會問,為啥老師你提出自尊、自愛、自強、自信這個話題。

因為孩子自尊的程度有多高,自律的程度就會有多強,自律是孩子取得成功的根本。

這位訴苦媽媽的兩個孩子在我班裡。他倆是龍鳳胎,可以說智力相差無幾。可是因為父母偏心男孩子,所以他們關注男孩子多一些,重視男孩子多一些,表揚男孩子多一些,每每這個女孩子在父母那裡得到最多的就是訓斥,就算考試成績和哥哥相差無幾,可是永遠得不到表揚,這使孩子就對自己產生了懷疑。由此不自信、不自尊,覺得自己就是不如哥哥,學不學也得不到家長的關心和表揚,於是她就破罐子破摔,我行我素,回家沒有媽媽的監督根本就不寫作業,在學校也是如此,在課堂經常走神。作業不寫,成績每況日下。

我跟她媽媽說了,回家轉變態度吧。不要天天打擊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孩子出現錯誤的時候。孩子犯錯是難免的。孩子的考試成績低了也是常有的情況,那時孩子的心理使脆弱的,她需要的是鼓勵和呵護,不是家長的斥責和否定。

如果家長經常否定一個孩子,他就會慢慢不自信,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慢慢變得自卑,做事沒有勇氣,唯唯諾諾,就怕自己做錯了啥,不敢積極主動地做事,這樣就會越變越差,然後徹底地失去自尊,覺得自己就是這麼差,所以孩子就會從內心放逐自己,不在約束自己,惡性循環,慢慢他就會變得更加的糟糕了。

所以每位孩子的家長們,當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要學會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鼓勵孩子,尤其是孩子事情做得很好,不要吝嗇自己的誇獎的語言,要及時的肯定孩子,給孩子上進的動力。要允許孩子犯錯,也要允許孩子的能力不夠。

不要孩子犯錯了,就大喊大叫,那時要更加心平氣和地和孩子交流,不要覺得還小,其實孩子也懂,也能感知。父母對孩子的安慰鼓勵,就是孩子上進的動力。

有的家長靠很嚴厲的管束才可以叫孩子學習,你覺得你能跟著孩子一輩子嗎?孩子在家你可以管束孩子,那麼孩子進了學校,你還能管束孩子嗎?所以一切孩子要靠孩子的自覺。

慢慢地給孩子成長的時間,陪著孩子,鼓勵孩子,有了自尊的孩子,他就會對自己有要求,就會要求自己變得越來越好,不用你去督促,他自己就會主動地去學習。反之,他會失去自我,放縱自己,你再用什麼辦法去改變他,估計她油鹽不進,你乾著急使不上勁。

所以我的建議,從開始作為家長就要呵護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有強烈的自信心,想上進,敢和別人比試,不怕輸,勇於進取。那麼家長就是成功地,不用隨時隨地地監督孩子了,把自己定位成一個監工就是失敗的家長。你是孩子最好的陪伴者,傾聽者。你和孩子是平等的關係。你要贏得孩子的信賴、崇拜,那麼他就會對你的建議言聽計從。

如果你老師把自己位置擺得高高在上,你和孩子的交鋒中,你表面上可能贏了孩子,但是你卻輸了對他正面管教的機會了。

你強勢,孩子就會弱勢,所以聰明的家長你把自己裝扮成弱勢,孩子就會變強。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呢。

第二就是陪著孩子養成愛運動的好習慣。

現在很多家長只盯著考試成績。孩子考試稍微低點,家長就開始焦慮。以至於孩子覺得媽媽喜歡分數比喜歡自己都多。其實關注成績也不是不對,但是家長更要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一年級的小孩子根本就還沒有發育完全,尤其是大腦個各種機能。一般來說女孩子大腦發育的比男孩子稍早點,所以你看在小學裡面,很多都是女孩子的成績比男孩子優秀,這就是性別決定的。女孩子大腦發育早,也比較聽話,所以成績就會比男孩子好,男孩子的大腦機能到了高中後才可以突飛猛進,你看男孩子到了高中越學越好的大有人在。所以家長們不要心急,考慮一時的成績得失。

家長:一年級怎麼培養孩子好習慣,老師:這幾個習慣最重要

要主動帶孩子去運動,沒有一個孩子不愛運動的,運動有助於孩子大腦的發育,運動可以叫孩子的心情變好,運動過後你在叫孩子去學習,你會發現他比過去的狀太會好很多。所以一年級的小孩子,或者更小的小朋友的家長,不要把眼光只盯著孩子學習,要多帶孩子走出去運動。

第三要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人的大腦對於什麼感興趣,就會學什麼學得很快,因為感興趣,所以才會執著地去研究它,只要你投入精力在其中,一定就會有收穫。但是目前孩子小,你也不知道什麼是孩子的特長,所以就廣撒網,看看孩子到底對什麼感興趣,不要勉強,感興趣的就讓孩子堅持,也許這就是你家孩子將來安身立命、養家餬口的本事。

不要把孩子的興趣愛好侷限於課本,你要知道人的一輩子不是圍著課本轉一輩子的。就算他課本學得好也不等於他的一輩子就是成功的。所以只要孩子喜歡,你就不要輕易的去拒絕。努力地多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第四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這個習慣很多年輕家長已經認識到了這點。但是家長們做得不夠好,原因在於家長的功利性。他們是覺得閱讀對於學習有利,才這麼支持孩子閱讀。當孩子讀一些家長覺得根本就對學習無關的書的時候,家長一定會反對。

其實我們閱讀不是為了高考,不是為了成績,而是通過閱讀可以提高自己,閱讀能夠陶冶自己的情操,閱讀可以使自己明辨是非,閱讀使自己睿智,總之閱讀的好處很多,不僅僅侷限於會對自己的學習有幫助。

家長:一年級怎麼培養孩子好習慣,老師:這幾個習慣最重要

一個自尊、自信、愛運動、興趣廣泛、喜歡閱讀的孩子,一定就會是個自律,懂得約束自己,會合理安排自己時間的一個人,他們不會甘心屈服於他人,他們會用自己的努力來向所有的人證明自己是最棒的。如果你的孩子是這樣的,你還擔心什麼。所以努力地照著我說的幾個方面去做,你家的孩子一定不會看錯。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想知道更多育兒知識的話,也可以關注我,感謝您的支持與閱讀,希望本篇文章能夠對你們起到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