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院設計為什麼不能花花綠綠?

一場疫情,眾生凋零。

想象一下,當你發覺身體有點不舒服,隨之進入某大型綜合三甲醫院的門診大廳,在你前面是長長的隊伍準備掛號,為了看病你不得不拖著疲倦的身體在後面排了起來。隊伍緩慢的挪動著,不時還有醫生在不遠處的病房門口喊話——“某某某的家屬在嗎”,空氣沉緩壓抑,飄散著84消毒水的味道。

中國醫院設計為什麼不能花花綠綠?

在這樣一座如同《1984》裡灰盒子一樣的建築物裡,你通過狹長單調的醫院走廊,“一白到底”的空間,排著一列列冰冷的鐵質就診椅,來到了二樓候診,隨後在某科診室就診。所有的這些治療過程都發生在這樣一座冰冷專業的醫療建築中,身在其中的人們卻幾乎感受不到建築帶來的溫情。

對於醫院來說,白色有其象徵含義,白色意味著純潔和神聖,並且發現汙漬也易於清理,但單一的純白冷色調同樣也會對醫護人員和患者造成不利影響,比如上個世紀在美國外科醫生首先發現的“視覺殘像”現象,就是因為一名外科醫生長期注視紅色血液,之後再注視醫院的白色牆壁時看到綠色殘影,視覺上很容易疲勞。經過杜邦公司的設計後,將醫院的牆壁塗成灰綠色才解決了這個問題,隨後,手術檯的醫護人員的衣服也都採用了藍綠色調。

中國醫院設計為什麼不能花花綠綠?

同樣的,對於患者,冰冷的、灰色與白色交織的醫院建築空間也會對患者的心靈造成影響,特別是對於那些身心繫統的疾病(諸如抑鬱症、癌症等)患者,以下,我們就去看看幾個看起來“不像醫院”的醫院建築,看看它們是如何把醫院環境與病人心理之間的作用納入到醫院的建築設計中。


1,奧爾德姆癌症治療中心

中國醫院設計為什麼不能花花綠綠?

映入眼簾的首先是絨毛黃檀木材的和橘黃鮮豔的地面,它的目的就是建造一個“充滿希望”的癌症治療中心,一改傳統醫院一律刷白的慣例。從色彩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明快的黃色色調可以刺激大腦神經,促進身體分泌激素,從而活躍運動神經,並且具有緩解精神疾病、抑鬱症和疲勞的輔助醫療作用。

通常的醫院空間環境為了整潔起見,總是大規模的採用冰冷的建材(比如大理石、瓷磚等)和白色牆面,這總是讓病人感到更加沮喪。研究表明“於診治抑鬱症的門診室和病房最好塗成暖色調的,這會提振他們的情緒”,因為人在冷色調下易安靜,這樣有可能會加重抑鬱情緒。

同樣的,癌症是一個身心繫統的疾病,不僅會對你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同樣也會對心靈造成不小的打擊,沮喪和憂鬱隨著化療的痛苦與身體的衰弱漸漸襲來,此時,一個溫暖的外界環境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奧爾德姆癌症治療中心推翻了固有的醫院建築的常態,使用暖色調作為主色調,是第一個使用絨毛黃檀這樣一種具有環保性和可循環利用性的木材的永久建築,它的自然美感象徵著希望與溫暖。能夠提振病人的情緒,賦予他們勇氣來面對病魔。

中國醫院設計為什麼不能花花綠綠?


2,海地結核病隔離醫院

中國醫院設計為什麼不能花花綠綠?

這個位於加勒比海北部的一個島國,幾年前因為一場地震而聞名,更令人驚奇的是,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簡報表明海地在地震發生之前就已經是美洲結核病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並且大約有一半的結核病病例發生在首都太子港地區。肺結核病傳染性很強,治療週期普遍要24個月,特別是在開始的2~6個月內需要隔離治療,

而在太子港的這座醫院裡,地震後的結核病患者中有80%已經治癒,這座新的結核病醫院的設計重點是將傳播風險減低到最低,比如採用通風窗控制病毒的空氣傳播,將新鮮空氣引入病房,其走廊和會診廳都在室外,空氣流通,降低了病人與醫生護士之間的交叉傳播,並且設立了三十多個隔離病房,大大的增加了醫院的收治患者能力。

中國醫院設計為什麼不能花花綠綠?

在人文關懷和色彩應用上也頗為突出,空間整體色彩選擇採用的是綠色作為背景色,在生理上具有鎮靜、鎮痛,平復血壓的作用,從心理上,綠色能夠令人平靜、放鬆而得到休息。其配色不僅對結核病病人常見的恐懼失落的情緒具有很好的治癒作用,也很適合海地這個靠海溫暖的熱帶國家。品紅色的花朵不時起到點綴作用,整體顯得更加活潑。

中國醫院設計為什麼不能花花綠綠?

反觀國內,不久前發佈的醫療改革文件曾在網絡上掀起了一番激烈的討論,但比起醫療改革的步伐,國內醫院建築的改變顯得似乎緩慢了許多。我國的醫療建築發展經歷了3個時期,第一階段是在原址上進行加建,由於用地緊張的原因,第二階段主要是採取垂直髮展模式,新建的醫院建築多為含門診、醫技和病房樓三部分功能在內的高層綜合體。第三階段則更趨向於全新遷建、設郊區分院等。

中國醫院設計為什麼不能花花綠綠?

儘管如此,直到最近的新建時期仍然是以功能主義的設計理念為導向。注重功能分區的劃分,空有“現代性”而缺乏人情味。現在大多數醫院的候診空間呈廳式候診和廊道候診,候診座位很多依然是採用冰冷的鋼製聯排座椅,讓進入其中的人們感覺彷彿進入了一個“治病工廠”,冷冰冰的機器,冷冰冰的空間,冷冰冰的醫患交互和擁擠的門診大廳,在空間設計上缺乏某種人文關懷和溫情,但面對著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和擁擠的城市環境,或許這種設計也是某種無奈之舉。

中國醫院設計為什麼不能花花綠綠?

哈里斯認為:現代主義的失敗在於“遵循功能主義原則、程序決定論、技術表現主義......產生出與場地、場所、人以及歷史無關的建築”。因此,我國現代的醫院建築雖然讓我們的醫療水平提高的很多,惠及到了眾多人群,但是這樣一種以“工具理性”思維方式主導設計思路儘管實現了建築的實用功能,但是建築的倫理功能實現度卻不高。因此,國外優秀的醫療建築是值得我們所借鑑的。

參考文獻:Archdaily,《色彩心理學在老年康復醫院室內設計中的應用研究》,《色彩心理學與藝術設計》《建築心理雜談》《醫學社會學視野下的中國醫院建築研究》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