畝產上萬斤,蓮霧在南方可能多到沒人要,在北方能賣到30元一斤

大多數的瓜果蔬菜都具有鮮明的季節性與地域性

,農民朋友只有根據它們的生長習性和固有的地緣差異來科學種植,才能夠實現更高的經濟效益。農產品本身也屬於快消品,尤其是水果、蔬菜在運輸、倉儲的過程中就必然還考慮到保質保鮮的因素;“南貨北賣”“北貨南銷”等越發完善的農產品銷售模式也為農村經濟發展帶來積極的助推作用。

一、有一種水果在南方可能無人問津,北方卻一度“吃不起”。

不少批發經營水果的朋友都有一個小竅門:哪裡的水果最有特色就進哪裡的水果。隨著種植環境的改造和新品種的繁育改良,很多水果也能夠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生長;但是果型、口感與整體商品性而言,基本上還是要更具地域主打特色和天然的自然氣候環境下產出的水果更有優勢,市場認可度也會更高。就以南方的蓮霧為例,也叫作“天桃”“ 洋蒲桃”等,在我國寶島臺灣以兩廣等沿海地區可能多到“爛大街”,根本很難賣出好價錢;到了盛果期更是幾乎無人問津,落在地裡的果實都沒人撿。是蓮霧不好吃嗎?並不是的,它在北方地區曾一度被賣到20~30元/斤的高價,讓不少北方地區的朋友們直呼“吃不起”。

畝產上萬斤,蓮霧在南方可能多到沒人要,在北方能賣到30元一斤

二、生長適應性強、穩產豐產是蓮霧在南方不被“看重”的主要原因。

蓮霧並非我國的本土物種,於17世紀中葉時期由馬來西亞、印度地區被引入到我國的南方沿海地區。這是一種熱帶水果,成年果樹可達三四米高,是一種比較大型的喬木植物。蓮霧豐富的維生素、蛋白質及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對於潤肺、開胃等都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同時蓮霧含有較高的熱量可供調理生理機能,素有“水果皇帝”之稱。蓮霧的生長適應能力較強,喜溫熱抗貧瘠、耐澇耐肥性能較好,唯一的不足就是不耐寒冷,對土壤的選擇性不高,是一種高效的熱帶水果。在沿海地區,蓮霧基本四季常青、每年有4次以上的開花結果,以4*4米密度種植的話,基本上全年的畝產量可高達10000斤左右甚至更高。

畝產上萬斤,蓮霧在南方可能多到沒人要,在北方能賣到30元一斤

三、通過肥水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等相關撫育管理措施提高蓮霧的產量。

蓮霧在南方沿海地區“不受待見”歸根結底還是由於“物以稀為貴”,或者說南方優越的氣候條件讓農民能夠種植品種更全、種類更多的水果,致使原有的大部分水果都達到了消費市場的飽和度。基於合理利用土壤、提高水土綜合利用率的新型農業模式來講,在現有的種植規模下,全面提高蓮霧的種植效益也是必然之舉。怎樣促使提高和保障蓮霧的果品質量與產量呢?依照固有的粗放管理是不夠的,還需要通過施肥、修剪和病蟲害防治多方面去精細化的管理。蓮霧需肥以氮肥和鉀肥為主,多在春季和秋季以播種育苗或者扦插繁育的方式種植;種植環境需以通風向陽的中性土為宜,前期施肥以鉀肥和農家肥為主,到花果期逐步調整為氮肥澆施;病蟲害侵蝕的可能性較低,防治過程中避免噴施劇毒性藥物即可。蓮霧一年當中有多次花芽分化,施肥的長效性和速效型都要兼顧,同時還需適時對新梢進行修剪,尤其是在抽梢期、花果期進行疏枝疏葉和疏花疏果,對於均衡樹體養分吸收和改善樹冠樹形都是重要的作用。實現蓮霧的優質高產才能實現更高的效益,畢竟在北方地區能夠賣到二三十元一斤就足以說明蓮霧的市場需求還是很大的。

畝產上萬斤,蓮霧在南方可能多到沒人要,在北方能賣到30元一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