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的巨大意義與深遠影響

文/秦治洲

提到《西遊記》,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86版電視連續劇”等。但估計許多人並沒有精讀過《西遊記》小說原著。小說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第一至第七回)寫孫悟空的出生、學道和大鬧天宮;第二部分(第八回至第十二回,含附錄)寫唐僧身世、經歷及取經緣由;第三部分(第十三回至第一百回)寫西天取經,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回真經,修成正果。

《西遊記》的巨大意義與深遠影響

電視劇再精彩,也不能替代小說原著,因為文學自有其語言文字的深度與魅力。書中第一回開始不久,便很快引人入勝了。

《西遊記》的巨大意義與深遠影響

一群猴子耍了一會,卻去那山澗中洗澡。見那股澗水奔流,真個似滾瓜湧濺。古云:“禽有禽言,獸有獸語。”眾猴都道:“這股水不知是那裡的水。我們今日趕閒無事,順澗邊往上溜頭尋看源流,耍子去耶!”喊一聲,都拖男挈女,喚弟呼兄,一齊跑來,順澗爬山,直至源流之處,乃是一股瀑布飛泉。但見那:
  一派白虹起,千尋雪浪飛;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依。
  冷氣分青嶂,餘流潤翠微;潺湲名瀑布,真似掛簾帷。

文字之生動、優美,實在引人入勝。然此段不過錦豹一斑。

《西遊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書中的許多人物及故事家喻戶曉,深受國內外讀者喜愛。這一影響是深遠的、國際性的。幾百年來,《西遊記》被改編成各種體裁的藝術形式,版本繁多。

《西遊記》反映了中國釋、道、儒三教合流的思想體系及當時社會的理學、心學思潮等。還提出了“皇帝輪流作,明年到我家”的大膽言論。書中的釋家(佛家)思想主要體現為“佛法無邊”“勸善”等,代表人物為如來佛祖等;道家思想主要體現為“清虛”等,代表人物為菩提祖師、太上老君等;儒家思想主要體現為“秩序”“尊卑等級”等,代表人物為玉皇大帝等。同時,在唐僧、孫悟空身上則體現為儒釋道思想的並存。

《西遊記》對後世的文學創作影響巨大。之後,明代出現了寫作神魔小說的高潮,不但有續作、仿作,還對後世的小說、戲曲、寶卷、民俗等都產生很大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