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運營商的前世今生——中國移動(上)

近日,中國移動公佈了2019年11月份運營數據。當月,中國移動移動用戶淨增約295萬戶,累計達到9.47億戶。


三大運營商的前世今生——中國移動(上)


如此龐大的用戶數,背後是中國移動20年跌宕起伏、柳暗花明的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中國移動的那些前塵舊事和愛恨情仇。


玉壺冰雪照青春,小郎風骨已凌雲。

1998年3月,春寒料峭,而中國郵電總局卻有一番熱火朝天的景象。“郵”、“電”終究是在十字路口分手了。中國電信開始獨自走上歷史舞臺。本以為能夠叱詫風雲的中國電信,再一次體會了骨肉分離的痛哭。

翻開中國通信族譜,中國移動往上倒三代,便是郵電部移動通信局(成立於1994年)。1997年,中國電信(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註冊成立,首發股集資約42億美元,分別於紐約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當時,各省、直轄市均已成立移動通信技術公司,發展移動通信業務。隔年6月,中國電信(香港)有限公司大筆一揮,在收購江蘇移動的合約上籤下了“中國電信”的名字。

1999年4月底,國務院批覆的《中國電信重組方案》送到了中國電信總部,移動通信分營工作啟動。固網和移動通訊網分立山頭,而熱氣騰騰的尋呼業務也剝離給了聯通(關於聯通的發展史,請看三大運營商的前世今生——中國聯通)。

1999年11月12日,中國電信(香港)有限公司正式完成收購福建移動、河南移動和海南移動的權益。

2000年4月,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下稱“中國移動”)正式成立。同年6月,中國電信(香港)有限公司更名為中國移動(香港)有限公司。

在隨後的幾年裡,中國移動一頓操作猛如虎,陸續“收購”了北京、上海、天津、河北等移動公司權益,像一堆積木,慢慢拼搭出了雄獅的雛形。

2008年,中國鐵通的固話及寬帶等業務劃歸移動所有。中國電信收購中國聯通的C網業務,中國網通併入中國聯通。至此,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足鼎立之勢,正式形成。

推動移動運營商發展的不竭動力,是其背後飛速發展的移動通信技術。

GSM,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出生於1982年的歐洲,隨後周遊全球,並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是第2代移動電話系統,也是中國移動在2G時代採用的主要制式(聯通擁有GSM和CDMA兩種制式)。

資本主義不會把GSM和CDMA免費送給中國,兩種通信制式的引進耗費了巨大的資金。當然,錢是一回事,底氣是另一回事。

我們也要搞自己的通信網絡!

那就幹3G吧!

2002年,大唐移動(大哥是大唐電信,父親是大唐集團)成立。


三大運營商的前世今生——中國移動(上)


2004年3月,世界上第一臺TD-SCDMA 手機由大唐移動公司研製成功,TD-SCDMA在終端研發上獲得的這一重大突破,標誌著TD-SCDMA向大規模商用的目標邁進了關鍵的一步。

2004年12月,時任大唐集團董事長周寰站在屏幕前,忐忑不安。幾秒後電話接通,在工作人員的小聲提醒下,周寰終於朝著大屏幕喊了一句默唸已久的話:總理好!屏幕另一側出現了遠在歐洲訪問的時任國家領導人。

這是大唐移動牽頭的3G標準TD-SCDMA打通的首個視頻電話。從無到有,這一天的到來非常不易。

TD - SCDMA,時分同步碼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這是由我國主導研發的、被國際上廣泛接受和認可的無線通信國際標準,也被國際電信聯盟ITU正式列為第三代移動通信空口技術規範之一。當然,也是最短命的。

出生於德國西門子的TD - SCDMA,在歐洲標準組織關於3G標準的競爭中,輸給了愛立信、諾基亞主導的WCDMA標準。當時有傳言稱西門子的TD - CDMA技術,在智能天線及相關技術方面存在問題,碰巧中國郵電部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在這方面有些研究。

情投意合,喜結連理。TD - CDMA就這樣“嫁”到了中國,從此改頭換姓。


三大運營商的前世今生——中國移動(上)


2006年1月,新世紀的首次全國科技大會召開,TD-SCDMA與神州五號載人飛船、水稻超高產育種等一起被列為“十五”期間自主創新取得的最具代表性的重大科技成就。

不到兩個星期,TD-SCDMA被確定為中國3G通信標準。開展規模試驗、劃撥研發基金、進行友好用戶體驗等,TD-SCDMA的商用化進程明顯加快。

同年3月,TD-SCDMA在廈門、保定、青島三市開始規模試驗,真正實現了由實驗室走向市場應用。

但是,一旦開始了試驗,TD-SCDMA的各種問題就暴露出來了。運營商更加失去了對TD-SCDMA的信心。儘管有高層表態,各大運營商仍然左躲右閃,希望避免被選中建網。

“沒有運營商想要TD-SCDMA,因為大家都知道TD-SCDMA不成熟,若混合組網還好,獨立組網誰做誰虧。”一位運營商資深人士描述,“TD-SCDMA就像個不討喜的皮球,被運營商踢來踢去。”

TD - SCDMA就像個十三四歲的孩子,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最致命的缺陷就是,他不夠成熟,不夠穩定。

原本打算讓中國鐵通組建TD-SCDMA網的,考慮到鐵通實在沒有這個實力,就作罷了。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被逼上梁山的,正是中國移動。

2008年4月,前國務院參事郎志正聯合另外兩名參事上書,明確建議由中國移動來承擔TD-SCDMA的組網工程,理由很簡單:中國移動有用戶優勢、資金充足且是國際品牌。

這一建議很快得到批示。

同年5月5日,工信部召集三大運營商會議,要求“TD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3天后,時任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表態:中國移動將發展TD - SCDMA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

至此,移動開始走上了下坡路。

2009年1月7日下午,工信部舉行了一個小型的內部發牌儀式,將TD - SCDMA牌照搬給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獲得WCDMA牌照、中國電信獲得CDMA2000牌照。


三大運營商的前世今生——中國移動(上)


從其他因素來講,當時的中國移動意氣風發,中國通信大有一超多強的局面。這對通信行業各方勢力的平衡產生了不小的隱患。

所以,這TD - SCDMA,由中國移動組網,既符合時局,也是各方想要的結果。

問題接踵而來。雖投資巨大但網絡確實爛透了,加上移動終端少,iPhone從未在移動營業廳中出現,只能瘋狂砸錢,補貼移動定製機。

用戶流失嚴重,市場份額急劇下降,看著門庭若市的聯通電信,移動趕了趕門口吃食的麻雀兒。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熬一熬,就過去了吧。

2013年,工信部發放4G牌照。拿到TD - LTE牌照之後的中國移動,近乎瘋狂地建設LTE網絡,推動2G、3G用戶轉4G。

TD - LTE,分時長期演進(Time Division Long TermEvolution),可以簡單理解為4G技術。從技術層面來說,他並沒有FDD - LTE(電信、聯通所採用的4G制式)優秀,但對於移動來說,確是一根救命稻草。由於國家先頒佈的TD - LTE牌照,加上電信、聯通並不想採用此技術,而是等待FDD - LTE牌照的發放,天時地利皆在手,要的就是人和。


三大運營商的前世今生——中國移動(上)


四年隱忍與蟄伏,換取今朝破發。中國移動在4G時代,幾乎是沒有對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