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有人說我們對傳統藝術(如京劇)沒有本應具有的驕傲?

yangyiyi3466


中國的“京劇”、“國畫”、“中醫”被國際公認的中國三大“國粹”。

“國粹”之一京劇,追根溯源,得從1790年說起。

1790年是乾隆五十五年。這年清高宗(乾隆皇帝)為“八十萬壽”,徵集全國各地的著名戲曲班社到北京演戲慶祝。南方著名的“徽戲班”——“三慶徽”也由名旦高朗亭率領進京。“萬壽”以後,四大徽斑——“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就留京獻藝了。

“徽戲”是我國安徽省安慶市一帶歷史悠久、有文有武、頗受當時各階層的人們所歡迎的劇種。自從徽戲留在北京後,它在北京戲曲界就逐漸地佔了領先地位。

1828年(清道光八年)有些湖北“漢調”藝人來京,參加“徽戲班”合作演出。“徽”、“漢”兩個劇種都是以“二黃”、“西皮”兩種腔調為主,同屬於“皮黃”聲腔系統,有著血緣關係。這兩個劇種在合作演出中相互借鑑,不斷創新,在北京群眾的語言影響下,久而久之,與“徽”、“漢”兩調的“皮黃腔”有了差異,當時的觀眾把這種發生變化後的唱腔稱為“京調”。

以後,“京調”又不斷地兼收幷蓄,增加了新的營養,接受了“崑曲”、“秦腔””的“唱”、“做”和表演方法;還吸收了不少民間曲調,逐漸形成了相當完整的藝術風格和表演體系。這樣就出現了一個以演唱“西皮”、“二黃”為主的新的劇種——“京劇”。

京劇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傳統戲曲中一枝最絢麗、最鮮豔的花朵。它在我國傳統戲曲中劇目最豐富,表演最精緻,流行最廣說,觀眾最普遍,是影響最大的一個劇種。因為它是由幾個地方戲曲演變形成的,所以,儘管它名叫“京劇”,但不能說它是“北京地方戲”。

京劇的名稱,曾幾經變化:清未、民初叫“京劇”。

在上世紀二十年代一度被稱為“國劇”。當時的名演員梅蘭芳、程硯秋等在前門外西珠市口路北成立了一個京劇藝術研究機構,就叫“國劇學會”。該學會出版的期刊,就取名為“國劇畫報”。另外,著名武生楊小樓也曾被譽為“國劇宗師”。

三十年代,“話劇”和“文明戲”興起,京劇又改稱為“舊劇”。

四十年代前後,北京改稱“北平”時,有一個時期京劇還叫過“平劇”。陜北革命聖地延安成立的京劇院,當時就叫“延安平劇院”。

建國後,新中國在北京建都,這才又叫“京劇”。

京劇不僅流行於大江南北,全國各地,而且還有很大的國際影響。

梅蘭芳1919年訪日、1930年訪美、1935年訪蘇,三次出國,他那精湛的表演藝術給國外人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程硯秋1932年訪歐,進行了藝術交流活動,在瑞士還舉行了“藝術座談”,使一些國際友人對中國京劇藝術得到一些瞭解。

建國以後,中國京劇代表團多次出國,先後到日本、歐洲、美國、拉美、非洲等地作訪問演出,把我國富有民族色彩的京劇藝術,介紹給更多的國際友人。

有國際影響的京劇和“國畫、“中醫””同被譽為“中國三大國粹”,為國內外人士所公認。

談京劇的發展,不能不講講京劇的流派。京劇形成之前,各個地方戲曲多以旦行演員為主。京劇形成的初期,北京劇壇就以生行演員為主了。

清道光、咸豐年間,在第一代的京劇演員中出現了“老生三傑”——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

程長庚是“三慶班”的首席老生。嗓音高寬響亮,“崑曲”、“皮黃”全能,在表演上“聲”、“情”交融。

余三勝原演“漢戲”,改“京劇”後,為“春臺班”的頭牌老生,擅長唱“花腔”,獨樹一幟。

張二奎是“四喜班”的老生主演。“唱”、“念”慣用京字,嗓寬亮,擅長唱挺抜激越的高腔,時稱“奎派”。

“程”、“餘”、“張”在北京劇壇稱雄一時,各有特長,形成了“徽”、“漢”、“京”三大藝術流派。

到了清同治、光緒年間,第二代的演員中又出現了“老生新三傑”——譚鑫培、汪桂芬、孫菊仙。他們的表演也各有特點,形成了“譚派”、“汪派”、“孫派”。

同時期,在武生行中也形成了流派,那就是“楊派”(楊月樓)、“俞派”(俞菊笙)、“黃派”(黃月山)、“李派”(李春來)。

民國以來,四大名旦崛起,旦行聲勢浩大,排新戲,掛頭牌,各展所長。單從“唱”上講:

梅蘭芳嗓音純正寬亮,唱腔剛柔相濟;程硯秋嗓音柔韌圓潤,唱腔悶而挺抜;尚小云嗓音清脆響亮,唱腔剛多於柔;荀慧生嗓音甜中帶媚,唱腔柔多於剛。四大名旦都受過名旦王瑤卿的指教,他們的演唱從音色到旋律各具風格,形成了“梅”、“程”、“尚”、“荀”四大流派。

另外,還有以“念”、“做”表演著稱於時的名花旦於連泉(藝名“小翠花”),以其獨特的表演風格形成了“小派”。

在四大名旦的藝術流派形成前後,老生行中也出現了不少新的流派。在“無生不學譚”的形勢下,許多著名老生在學“譚”的基礎上,根據個人的特長,又形成了“餘派”(餘叔巖)、“言派”(言菊朋)、“馬派”(馬連良)、“麒派”(周信芳,藝名“麒麟童”)和學習劉鴻升有所發展的“高派”(高慶奎)、學習餘叔巖有所創新的“楊派”(楊寶森)。

武生行在學“俞”(俞菊生)的基礎上,分出了“楊派”(楊小樓)和“尚派”(尚和玉)兩大流派。

花臉行中也形成了“金派”(金少山)、“郝派”(郝壽臣)、“侯派”(侯喜瑞)和“錢派”(錢金福)。

建國後,流派的繼承和發展,如火如荼。花臉中“裘派”(裘盛戎)是比較突出的流派,從京劇界流傳的“無旦不荀,無淨不裘”的說法,可見學“荀”、學“裘”的演員是比較多的。

京劇中,什麼叫”行當”?“行當”指的是什麼樣的人物應該由哪一行演員來扮演。

“行當”,在中國戲曲中由來已久,元朝的劇目中就有了“行當”的劃分。

“行當”在京劇裡,是經過幾次演變的。從分行上講,現在和過去也不完全相同了。

最早是分十行角色——“生”、“旦”、“淨”、“未”、“醜”、“副”、“外”、“雜”、“武”、“流”。

“生”、“未”、“外”所扮演的絕大部分是掛鬍子的男性人物。從鬍子的顏色上來劃分,一般是這樣:“生”掛黑髯;“未”掛蒼髯,有時掛不分綹的“滿”髯,或比“滿”短一些的“二絛髯”;“外”就掛白髯了。

“旦”扮演的都是女性人物。

“淨”扮演的雖然也是男性,但多是一些性格爽朗、舉止粗獷的人物,特徵是面部要勾畫花臉。

“醜”扮演的基本上是一些幽默、滑稽、活潑、機智的男性人物。但有時也扮那些陰險、狡詐的角色,特徵是在鼻樑上勾白粉。

“副”就是“二路”角色,哪行都有。

“雜”是扮演旗牌、鑼夫、報子、車伕、傘夫、船伕之類的“行當”。

“武”就是“武行”,扮演“上、下手”(過去,舞臺上正面人物帶的兵卒叫“上手”;反面人物帶的兵卒叫“下手”)和“英雄”(即反面人物的附庸或打手)之類的角色。

“流”指的是“流行”。凡扮演舉旗的“龍套”和徒手的“文堂”(即兵丁、侍從之類的人物),都屬於這一行。

在稱十行角色的晚些時侯,還有另外一種說法。說十行角色是“生旦淨未醜,斤斗上下手”。“斤斗行”和“上下手”都是武行”,這種說法不是“十行”,實際是“六行”。

京劇界在被稱為“梨園行”的時候,“梨園公會”把所屬的演職員分為“七行”“七科”。

”七行”是“生”、“旦”、“淨”、“未”、“醜”、“武行”和“流行”。

“七科”是“音樂科”、“服裝科”、“容妝科”、“容帽科”、“劇通科”、“交通科”和“經勵科”(建國後,各劇團健全了工作制度,“七科”就廢除了)。

最後,“行當”歸併為“生”、“旦”、“淨”、“醜”四行,把“未”也併入了“生行”。不過,各行還有細的分工。


文藻巧翁


自從工業革命以後,以快節奏為主旋律傾向越發明顯,無論是科技、工作、生活等諸多方面。現今互聯網、高速公路鐵路、5G、快餐、快遞等等無不體現“快"字!

時代節奏變了,傳統的東西難以合拍。記得我八十年代在劇院工作看了不少戲,曾經問過老演員“那個半天不說不唱,戲臺上就他一個人慢慢悠悠轉大圈,還不時做個造型的人在幹嘛?"老演員回答那個叫“戲霸",呃!讓他一個人霸著戲臺轉來轉去的自我陶醉,下邊的觀眾不早睡著了嗎?觀眾也不都是我說的那樣,臺下老戲迷的包座,人到不到都得留著,常見老戲迷們如痴如醉、搖頭晃腦的欣賞著。而小孩子則坐不住到處亂串,亂喊亂叫!老人喜歡慢節奏,年青人喜歡快節奏,流行迪士科舞那陣子,青年人那個狂勁和老年人的煩燥形成鮮明對比,八十年代末,各種地方戲曲一下子集體消失了,連老演員自己也說:"這些都是老棺材瓤子了,該退了!"

曾經讓我們驕傲的國粹成為歷史!應該清楚:現今時代的脈搏就是一個“快"字!


水雲閣主人


對於這個傳統藝術(京劇)確實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這也不是什麼國粹,也談不上什麼國椊。

京劇只是解放後,在中國當時一貧如洗,一窮二白的情況下,開始尋找有文化的東西。然後把它歸納起來,集合為國家的民族的東西。

當時其實有很多劇種,在全國各地都有。都是解放前的私人戲班。像湖北的漢劇。更是有幾百年的歷史。京劇也是在漢劇的基礎上發展脫胎出來的。

因為當時中國處於文化大革命時期。除了電影沒有什麼。當時主管文化的江青,就在京劇的領域裡,把幾個好的京劇定為樣板。就是後來的樣板戲了。

因為當時在全國看來,唱京劇的人比其它劇種的人多。所以就比較吃香。也就是當時是江青的領導。於是京劇就堂而皇之的成了所有劇種的領頭羊。京劇就是這樣被熱捧起來的。的確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如果換個劇種,不論什麼劇種,只要對它研究、改良一下。其結果也是和京劇一樣的。

說穿了,就是個娛樂消遣的東西。又沒有什麼科技含量。只是把京劇神話了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