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大學教授鍾寶榮:堅持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

長江大學教授鍾寶榮:堅持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

“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鍾寶榮教授作為計算機科學學院第一位碩士生導師,一直將立德樹人貫穿課堂教學全過程,在立德與高等教育相結合的道路上,花大力氣、下真功夫,牢牢抓住立德樹人的關鍵,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個人簡介

長江大學教授鍾寶榮:堅持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

鍾寶榮,男,1986年畢業於江漢石油學院地球物理勘探專業獲學士學位,1992年畢業於華中理工大學計算機軟件專業獲碩士學位。現為長江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湖北省、江西省科技成果獎勵評審委員。長期從事圖形渲染與圖像處理、網絡通信、數據分析與可視化技術的研究和軟件研發工作。參加工作以來,主持了20餘項縱向和橫向科研項目,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出版教材與專著2部。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獲得機電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石化集團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廳局級科研教研項目5項。主要研究方向:網絡數據庫,機器學習與數據分析,圖形圖像處理。

執著教書育人

鍾寶榮教授一直將“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作為教書育人的宗旨,把立德樹人融入教育教學過程中,積極傳遞社會正能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引導學生將書本知識的學習和實踐應用相結合,教導學生求真問學,練真本領,時刻告誡學生樹立愛國愛黨,立志紮根人民、奉獻國家的偉大理想。鍾寶榮負責的《Python數據分析》這門課程,從大數據分析的原理、方法到實踐講述數據分析的技術內涵,他通過深入淺出的知識滲透,再結合自己的科研項目案例,啟發同學們緊跟學科發展方向,掌握最新技術,做新技術與傳統產業融合的引領者、實踐者,為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發揮計算機專業的獨特優勢,為產業振興和國家繁榮作出自己的貢獻。

勇於擔當奉獻

教師的工作是崇高的,也是無價的。選擇了教師,也就選擇了艱辛和奉獻。鍾寶榮教授時刻跟進新技術的發展,參與全國高校雲計算與大數據存儲挖掘核心技術與應用(高級)培訓班,為工業信息化等領域儲備人才,也為自己在計算機學科領域中的發展提供了指引。他參與或主持了20餘項縱向和橫向科研項目,目前正承擔國家十三五重大專項子項--熱採稠油建模成果數據體的解析與轉換研究等若干科研項目。鍾教授恪守著“奉獻不言苦,追求無止境”的人生格言,科研上碩果累累,教學上求真務實。榜樣是最好的教育,在擔任研究生導師的20餘載,鍾教授培養了近50名研究生,分別在廣東工業大學、華為技術、振華重工等單位工作,他們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始終牢記使命,用中國夢激揚青春夢,用青年人的擔當和激情“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和中國力量”,不論何時何地都堅決用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與偉大的祖國站在一起。

踐行初心使命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又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系主任,鍾寶榮教授十分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時刻提醒自己要有高尚師德,不斷提高政治覺悟和思想水平,堅持立德樹人,踐行初心使命,助力學校一流學科建設。鍾教授積極承擔學院學科評估工作,在湖北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認證中,編寫專業自評報告,完成教育部關於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評估材料的申報和學校評估考察等工作。同時作為圖形圖像處理方向的學科負責人,負責研究生圖形圖像處理方面的課程建設,關注學科和專業的最新動態;在研究生課程建設上吸納新知識,將python的開發與數字圖像處理與分析相結合,將並行計算與大數據的處理技術相結合開展了課程研究與改革;積極申請中央財政實驗室建設方案,參加了“可視化實驗室建設”培訓,對圖形圖像及虛擬現實實驗室進行了規劃和設計,為學科建設提供了軟性條件,為學校雙一流建設建言獻策。

“德為師之本,師以德為先”,教育學生不僅要其成才,而且要其成人。三十年來,鍾寶榮教授以一名人民教師的人格魅力,堅持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堅持用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和道德風範,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立志為新時代教育事業不懈奮鬥。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長江大學,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產經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