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華:“三心二意”當家人

來源:保山日報網-保山日報

張玉華:“三心二意”當家人

入戶訪貧問苦

今年57歲的張玉華是隆陽區蘭城街道漢營社區黨總支書記。漢營是蘭城街道唯一涉及脫貧攻堅工作的社區,張玉華以自己的善心、孝心加責任心的“三心”和意志、毅力的“二意”團結著“兩委班子”和工作人員真抓實幹、為民辦實事解難事,成為備受三家山三個山區小組居民們讚譽的“當家人”。

17組的建檔立卡戶嶽福明,因妻子眼睛失明,母親年紀大,家庭收入主要靠兒子外出務工和低保,家庭經濟困難,無能力裝圍房屋二樓,人居環境髒亂。多次入戶吃了閉門羹的張玉華並不氣餒,自己掏錢為他家購買了天花板、門、樓梯扶手,找了工匠師傅,發動社區各黨支部書記捐款1800多元,還帶領社區工作人員義務幫其打掃衛生。

嶽福明在張玉華的推薦下成了小組的保潔員,兒子媳婦在照顧兩個孩子之餘也開始就近打一些零工。家裡的環境變了模樣,住起來也舒服了,相信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的精氣神有了,嶽福明一家對張玉華和社區幹部的態度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除了山區的群眾,城區小組的困難戶張玉華也時刻掛在心上,除了入戶走訪中幫助需要臨時救助的家庭,張玉華還組織每年一度的愛老敬老節,對腿腳不便、年齡大的老人還會專門慰問。

張玉華:“三心二意”當家人

在貧困小組召開群眾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大量精力投入到社區大家庭的張玉華,對自己的小家是心酸而又愧疚的。2018年兒子婚禮的各項事宜都是由女方家操辦;2019年1月,女兒分娩時,自己正在群眾家中入戶,女兒坐月子、小孫女慢慢長大,基本也是由親家在照料;85歲的養母,患有阿爾茲海默症3年多,需隨時有人照顧。曾經因母親走失到派出所報案的心痛經歷仍然歷歷在目。但因為工作,因為扛在肩上就放不下的責任,張玉華只能為母親請了保姆。社區工作月收入2000元,而保姆的工資每月2600元。“我從3歲就被過繼給姑姑,她就是我的媽媽,養父1979年就過世了。雖然她現在不記得我了,但我一定會照顧好她。工資是不夠付的,差的就讓我丈夫補”,張玉華樂觀地說。

生活中溫言細語的張玉華,工作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自2016年5月就任社區書記以來,張玉華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大力支持下,充分統籌社區、下屬黨支部及小組力量,不斷推進三個小組、易地搬遷安置點的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提升、困難戶幫扶、美麗庭院、平安家庭創建、愛心超市衛生評比等工作,在硬件設施不斷提升的同時,形成智志同扶、昂揚向上的精神氛圍。

不論是入戶走訪還是召開大小會議,張玉華身上都傳遞出脫貧攻堅必勝的信心和決心。“張書記在社區幹部中已經算是年紀很大了,但是工作上她從來說一不二、不推不讓,原來班子很鬆散,現在十分團結。以前山區的三個小組大部分群眾對社區幹部的印象並不好,現在很多人提起她都會說,‘我們的女書記人很好,辦實事’!”掛鉤漢營社區蘭城街道宣傳委員梁華這樣評價她。

時刻把群眾冷暖掛心上,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幹,山區和城區居民一樣可以過上高質量的生活,脫貧致富奔小康就一定能實現,張玉華是這樣想,也是這樣做的。

如今的漢營三家山清秀整潔、美景如畫,小廣場上人們有的含飴弄孫、有的載歌載舞,好一派歡實景象!腰包鼓了,環境美了,生活好了,村民們笑了,張玉華和社區幹部們也笑了。

(李曉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