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可以加速嬰兒語言發展, 你做到了嗎?

大部分父母都會記住自己孩子說的第一個詞,毫無疑問,這種人類獨有技能的出現時一個令人興奮的時刻。但是那些最初說出的詞只是語言的第一個也是最明顯的表現。大多數家長都希望寶寶在語言表達上能佔優勢。甚至現在社會,很多父母不僅對孩子的母語的重視程度更高,甚至,對於孩子的第一外語(大多數會選擇英語)也是期望在孩子出生後就接觸,第二外語當然也是被很多虎媽狼爸緊盯著啟蒙的最佳時期,那麼孩子的語言啟蒙到底如何培養呢

這樣可以加速嬰兒語言發展, 你做到了嗎?

被動接收階段--磨耳朵

被動接收階段是指在嬰兒0--3個月的時候,心理學上也叫前語言交流,是一種通過聲音、面部表情、手勢、模仿和其他非語言方式進行交流。這個階段的寶寶對聲音的敏感性更強,可以通過對對他進行語言的輸入,即使不會交流,可以讀一些繪本讓其聽,父母正在做的事可以告訴他,通過與他的互動,讓寶寶明白交談的含義。

咿呀學語階段--多交流

咿呀學語階段開始於2個月或3個月,一直持續到一歲左右,當嬰兒咿呀學語時,他們會開始注意大人說話的細節,甚至他們會發現每個詞語的發音不同,聲調也有變化,他們會自發的產生每種語言中都存在的聲音,而不是僅僅產生他們聽到周圍人所說的話語。

這時候的寶寶可以逐步將簡單過渡到複雜的聲音,當寶寶發出簡單的聲音的時候,父母要指向詞語對應的人或物體,並且給予正確的發音師範,這時時語言啟蒙的關鍵點,一定要把詞語和事物聯繫起來,而不要撇開語境獨立教詞語,否則對寶寶來說毫無意義。

這樣可以加速嬰兒語言發展, 你做到了嗎?


小語種階段”--幫助糾正

“小語種階段”通常是指1歲到到能清楚表述事物之前這一階段。之所以稱之為”小語種“是因為這個階段寶寶講的話很難被理解,如果不是常常和寶寶在一起的人,很難明白寶寶的表述意思。

如果之前跟寶寶的互動建立的比較好,在這個階段寶寶的咿呀學語也爆出的詞也越多,他們也能越來越明白大人的意思。比如,大人可以說他喜歡的玩具,他們可以明白你的意思,也會用一些動作配合自己的“小語種”來表達意思。

這個階段的父母要將一些詞語與他們的日常生活環境聯繫起來,每天陪著寶寶將所見食物只給他看,並說出名字。這時候的父母也要注意,每天說的食物的詞語要一致,不要今天這個叫法,明天另外一個叫法,這樣主要是強化正確的發音,而不是糾正錯誤的發音。

這樣可以加速嬰兒語言發展, 你做到了嗎?


其實對於寶寶語言的啟蒙,最重要的是父母每天高質量的陪伴,多和寶寶交流,再根據寶寶的發展特點,就可以做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