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搖籃”煥發綠色活力!井岡山首次網上直播,跟著課本去研學

跟著課本去研學,首選井岡山。《八角樓上》、《朱德的扁擔》、《井岡翠竹》這些膾炙人口的篇章,讓我們記憶猶新;

紅色旅遊去哪裡?首選井岡山。這裡是中國革命的搖籃,是一座革命之山,“星星之火”從這裡燃遍神州大地;

看紅色與綠色的融合發展,首選井岡山。井岡山是一塊紅土地,更是綠色的寶庫。零確診、零疑似病例的紀錄,這裡被譽為一片“淨土”。

“紅色搖籃”煥發綠色活力!井岡山首次網上直播,跟著課本去研學

每年的4、5月份,是杜鵑花盛開的最美時節,井岡山上每一朵杜鵑花,都綻放出春天的希望。杜鵑花作為井岡山的市花,久負盛名,現已查明井岡山有原生杜鵑花達到26種,數百里杜鵑匯聚成花的海洋。

於是,十年前,當地政府以花為媒,每年的這個季節舉辦杜鵑花節,到今年已是第十一屆,發展成為井岡山重要的旅遊節慶品牌。由於受疫情的影響,今年的杜鵑花節確定了新的主題:杜鵑花開,雲遊井岡。

相比往年,今年的井岡山景區採取了線上和線下、“加”和“減”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紅色搖籃”煥發綠色活力!井岡山首次網上直播,跟著課本去研學

“加”就是增加遊客賞花遊玩的內容,圍繞“紅色”和“綠色”兩大主題,策劃了一系列精品旅遊線路推薦給遊客,進一步豐富杜鵑花精品展內容。“減”就是根據新冠肺炎防疫要求,儘量減少室內的、人員聚集性的活動,取消了大型文藝表演,把開幕式由線下改為線上,還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措施,特別是對青少年學生,如首次推行“對大中小院校學生參觀井岡山景區實行50元/人購票優惠”的舉措。

在互聯網經濟時代,革命老區煥發新活力,弘揚井岡山精神跨越時空。

為此,井岡山邀請了來自上海的老風車傳媒專業團隊,與抖音合作,4月25日上午9:30起,將進行長達6個小時的全平臺直播,對青少年學生來說,足不出戶,就可以領略“集革命人文景觀和優美自然風光於一家” 的井岡山美景,接受一次愛國主義教育,併為下次前往井岡山提前做好“功課”。

在這裡,“大樹成長營”提前預告一部分內容:

“紅色搖籃”煥發綠色活力!井岡山首次網上直播,跟著課本去研學

1、紅色遊網絡達人打卡黃洋界

說起黃洋界,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毛主席的一首詞——“西江月·井岡山”: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

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黃洋界保衛戰就發生在這裡,至今保留著當年的哨口工事、紅軍營房以及毛澤東、朱德和紅軍戰士從寧岡挑糧走過的小路及路邊的荷樹。黃洋界,十里橫排,高山迭影,雄偉險峻,一望無際,1965年5月,毛主席在詩詞《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中寫道:“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在這裡還可以觀看到:日出、峰巒、雲海、杜鵑等自然景觀。

這裡是來井岡山的必到之地,也是青少年學生學習課本最好的素材。

“紅色搖籃”煥發綠色活力!井岡山首次網上直播,跟著課本去研學

2、綠色遊網絡達人打卡龍潭

龍潭景區坐落在井岡山北面,距茨坪7公里。這是一個以群瀑集聚為顯著特色的景區,素有“五潭十八瀑”之稱,有龍潭、金獅面、小井紅軍醫院、小井紅軍傷病員殉難處等人文景點。

井岡山的一山一水都透著清亮,這裡的一瀑一泉都足以讓人留戀。86 %的森林覆蓋率,每立方厘米8萬個的負氧離子,江西省唯一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江西省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市,是一顆大放異彩的綠色生態明珠,讓人流連忘返。

“紅色搖籃”煥發綠色活力!井岡山首次網上直播,跟著課本去研學

3、紅色教育培訓網絡達人打卡茨坪毛澤東舊居

茅坪的夜,八角樓的燈光亮到很晚,那盞清油燈,至今亮在無數人心裡。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井岡山溝壑泥土裡生髮的道理,如漫山遍野浴火重生的蒼松翠竹,浩浩蕩蕩鋪陳出中國革命發展的規律。小學課文《八角樓山》,成為孩子們學習的經典,更是從學習這篇課文起,對一代偉人的崇敬之情從小油然而生。

“紅色搖籃”煥發綠色活力!井岡山首次網上直播,跟著課本去研學

4、研學旅行網絡達人,打卡沃土勝境

紅色引領、綠色崛起。這是近年來井岡山發展的新思路。

“紅色搖籃”煥發綠色活力!井岡山首次網上直播,跟著課本去研學

沃土勝境是以紅色文化產業為主導,以綠色生態文明為主題,策劃和組織新時代學生研學旅行活動,鍾靈毓秀的自然風光和崢嶸歲月的紅色故事,讓廣大中小學生在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同時,聯繫課堂上的講述,生動掌握革命光榮歷史,告別“只旅不學”、“只學不旅”,讓同學們在真實的研學旅行中傳承紅色基因。

當然,要介紹井岡山的還有很多,《朱德的扁擔》一篇課文,讓我們認識到總司令的親歷親為、平易近人;毛主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雄文,讓大家重燃革命的熱情;《井岡山》一文,讓我們感受到一座英雄的山、美麗的山。

“紅色搖籃”煥發綠色活力!井岡山首次網上直播,跟著課本去研學

井岡山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和“共和國的奠基石”,充分利用深厚而獨特的紅色文化資源,推出了集培訓、參與、體驗為一體的紅色教育培訓新模式,開闢了黨員幹部教育培訓、國民愛國主義和理想信念教育培訓的新路徑。

來這裡培訓的學員既有黨政幹部,也有企業、高校、社會團體的幹部職工,還有大學生村官、中小學生、紅軍後代,遍及各類群體。井岡山的紅色培訓模式,打破了傳統的、單一的室內講授模式,讓學員在參與體驗中受到教育,寓教於樂,寓教於遊。

“紅色搖籃”煥發綠色活力!井岡山首次網上直播,跟著課本去研學

培訓課程既有專家教授講授的《井岡山斗爭和井岡山精神》、先進典型人物講述的“井岡山精神代代傳”、紅軍後代講述的“紅色故事會”等傳統特色課程,又有《革命後代面對面》《讀家書、談家風》《杜鵑花開》《我的紅軍哥》《永恆的記憶》系列微黨課等新課程,還有“紅軍的一天”等新體驗項目,培訓課程豐富多樣。

從紅色中走來,向綠色中走去,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井岡山是進行理想信念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理想課堂。希望更多的莘莘學子,走進這座革命之山、旅遊之山、文化之山。


來源:大樹成長營

編輯:老風車傳媒智庫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