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空軍自主研發的著陸引導雷達首次投入實戰部署

據韓國媒體報道,歷經33年,韓國國內自主研發的著陸引導雷達終於代替外產的著陸引導雷達投入韓國空軍首次實戰部署。韓軍方期待通過國產化來提高裝備的操作性能。

4月15日,韓國防衛產業廳表示,上個月末,在韓國空軍的第一戰鬥飛行團安裝了韓國自主研發的精密進近雷達(PAR·Precision Approach Radar)。據悉,PAR是幫助引導飛機安全降落直至著陸的導航系統。當飛機飛行至距離跑道約36km時,管制員將通過該雷達分析飛機的飛行移動位置和路徑以及著陸角度等信息後,引導飛機安全著陸。韓國防衛產業廳說明稱,尤其當發生惡劣天氣或飛機儀表著陸系統發生異常時,該雷達尤為好用。

韓空軍自主研發的著陸引導雷達首次投入實戰部署

△精密進近雷達是在機場管制區域內對正在航行的飛機進行著落管制的雷達。(圖片來源:韓國防衛產業廳)

從1986年直至最近,韓國空軍一直使用美國雷神公司(Raytheon)生產的PAR,並且韓國軍方當局在7年前開始進行自主研發。韓國空軍為了替換使用30年以上、已經老化的國外產雷達,在2012年11月,韓國政府和LIG Nex1共同投資約200億韓元著手進行開發。2015年年底研究結束。由於是一項苛刻的技術,一般此類雷達開發需要5年以上,而韓國僅用了3年零2個月就研發成功了。韓國防衛產業廳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全世界能夠自主開發PAR技術的國家並不多”,“目前僅有美國、意大利和捷克等國家”。

2017年簽訂了批量生產的合同後,上個月首次正式引用。初期合同的訂貨量為6臺,至2023年將依次部署在韓軍用機場中。韓軍方的方案是在所有空軍機場共配置十幾臺該雷達。

韓國防衛產業廳評價稱,韓國自主研發的PAR與已有的外國商品不同,具有多種裝置,有應對突發情況的優秀能力。已有的裝備是從一個發送器上發射雷達光束,因此如果發送器出現故障幾乎無法使用。但是此次研發的精密進近雷達由數十個半導體發送器組成,設備即使部分出現故障也仍可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