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看完《長安十二時辰》結局之後

1.最好的營銷是產品本身——雖然在這種時候不應該這麼功利性地考慮這個問題,但還是本能地在內心彈出了這句話:比起市面上所有的營銷,《長安》的營銷矜持又體面,也最有效。“長安式”營銷最有效有且僅有的一個原因:產品本身太過硬了。

2.“不退”,對。

3.去年延禧式古風刷屏之後,有些客戶會說,延禧給中國人的審美上了一課。這話對錯先且不論,但《長安》播出之後,被影響的除了國人的審美,大概還有很多人的初心。都說初心不改,但知易行難,願心中有火之人,都能好好的、完整的護住那段火,待燎原之勢一起,自己仍是有用之人。

4.虛火和實紅,還是有區別,這個夏天,和朋友能私聊起來的劇情僅限於《小歡喜》和《長安》。

5.無論是因為科技變革,還是因為經濟走勢,還是因為這獨生子女症候群的90後終於開始接觸社會話語權,現代人過得太孤單了,且孤單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不是寂寞,不是孤獨,只是形單影隻,只是無所皈依,這樣的態勢引發了很多社會現象,其中之一便是有關理想的困惑:

付出有用麼?奮鬥有用麼?一個人在暗處默默行善有用麼?做長期有益自我與他人但短期看不到收益的事情有用麼?深藏功與名有用麼?不在社交網絡上表彰自己、高亮自己的生活進度條而是堅定的朝著自己的目標前行有用麼?沒有點讚的生活有用麼?

《長安》:有用。

6.今天的熱搜,很歷史性,再對比《長安》的劇情,原來“國泰民安”這個詞彙中包含的祝福是如此的深重與真誠、務實又美好。

7.十年前,校內網經常會有一些題目如《英國的青年在關注XX事件而中國的青年都在偷菜、購物、搶車位》。如今,焦點輪到這片土地了。

徐賓最後一段罵張小敬的話,聽得讓人心酸,你張小敬人微言輕官小錢少,放在朗朗乾坤之時代應是振臂一呼萬民響應的英雄,為何還要為這根上都壞了的長安鞠躬盡瘁。張小敬回答徐賓的話並非這個問題的答案,他大約懶得解釋了吧,這十二時辰裡,多少人因為他社會地位太低下所以嘲笑他螳臂當車的救城行為——什麼時候,自救也是要排資論輩了,這也是《長安》在48集的劇情裡一直在反問觀眾的一個問題。最後張小敬回答聖人的話,才是回答整個電視劇的命題“為什麼要救這個讓你絕望、給你傷害的城池”的答案:“長安不止是你的,也是所有長安人的。”

是,所有,長安人,的。

8.有些事情是做給受眾、大眾、消費者的,有些事情是做給時間的。希望那些做給時間的事情,都能像《長安》一樣,有這樣一個有所得、有所歸的好歸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