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和中石化第一季度累計虧損超過350億,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局面?

暗礁說財經


暫時的,現在這個價位定價所有的石油單位都是虧損的,美國的石油公司都虧損的更厲害


一公里的微笑


的確我們都很納悶,為什麼國際油價都已經是負數了,而我們的“兩桶油”居然還能虧損?

4月29日晚,中石油、中石化紛紛發佈一季報。中石油一季度淨利潤為虧損162.3億元,去年同期為盈利102.5億元;中石化一季度淨利潤為虧損197.82億元,去年同期為盈利147.63億元;第一季度,兩桶油虧損超過360億元,平均每天虧損約4億元。中國石油預計2020年資本開支下調20%到30%;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初步計劃將資本開支下調25%。

現在美國原油價格在15美元/桶左右,而我國原油相對僵硬的保護機制,也成為不能適應市場的一種阻礙。我們所使用的成品油價格是我們在國際上以50美元/桶的價格所進行的原油煉化,兩導致國內的成本自然是居高不下。同時關於兩桶油的虧損都集中在石油煉化工銷售主要板塊上,不過天然氣業務價格下降,也帶來了公司的虧損。


由於國內相關環節無法做到有效的適應,國際市場的油價,這也導致我們的石油煉化企業無法有效地降低國內成本,和相對僵化的國有體系,讓兩桶油擁有壟斷的地位,而不會感覺出現危機。自然在國際油價都相對便宜的狀態下,依然像國內銷售的成品油價格居高不下。如在國際原油高達140美元/桶的情況下,我們國內成品油價格高達8元,而國際原油跌到40美元每桶的情況下,我們的國內成品油價格也僅僅降到了7元。

其實這本身就說明了一個問題,作為國內的兩桶油,他們在國內擁有壟斷的地位,一旦價格抬高上去,整個企業的福利都會有很好的收益。這一旦降價就會涉及到一整套產業鏈條的利益,這就很難有效地進行市場上的調解。尤其是在國家進行油改稅政策之後,國內的成品油價格就已經出現了大幅度高於國際市場。而相關的成品油銷售當中,超過40%都是各種稅收,而這也是成品油價格居高不下的另一個原因。

而對於兩桶油的虧損,其實還是整個產業鏈條,並沒有做到精細化分工,並沒有做到有效的控制和降低成本。其實國際原油市場的價格下跌,本身是給了兩桶油,更好的囤貨機會,而體制上和政策上的眼光,顯然會限制兩桶油,在某些問題上的決策。如果兩桶油真正走向市場競爭,面對國外大型石油公司的競爭,恐怕他們才會改變目前這種養尊處優的自在政策。



只能說兩桶油可能平時的錢賺的太輕鬆了,以至於成本控制的並不太好。國際原油油價暴跌之後,兩桶油公司的五大板塊中煉油、化工、銷售和天然氣業務全線虧損,只有勘探及開發是賺錢的。顯然,這樣的運營狀況必然會導致公司經營上的困難,以及利潤上的拉低。 那麼在二季度如何改變目前的現狀?顯然需要兩桶油,要改變自己的經營策略,要擁有一個長遠的戰略眼光,這樣才能從整體上改變企業的,發展態勢,同時也能降低油價,給我們的人民造福!(淡然小司原創,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淡然小司


把高管的財產查沒了,估計這窟窿也就補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