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在軍費上韓日互視不向美妥協,歐洲亦也?

幸福地帶2


美國對日韓的軍費年年增收,日韓領導人早以厭煩。聯手抗議增收軍費,是日本第一次向美國說“不”。韓國緊跟其後。歐汌也照葫蘆畫瓢。


用戶NeutraI琴姐


美國向韓日索要的軍費以及要求歐洲增加的軍費實在太多了,韓國和日本兩國無法答應,說是防務開銷,實則是“保護費”,這鉅額的軍費開銷韓日兩國實在無法向自己的國民交代;歐洲國家也是,面對特朗普的蠻橫強盜行為,實在無法苟同。但是,歐洲的軍費不同於韓日兩國的性質,韓日兩國是要分攤美國的軍費開支,而歐洲國家是要增加自己國家的軍費開支,這是不一樣的。


特朗普上臺以後執行“美國優先”政策,一切的動作都在核算美國的得失,特朗普認為自己花錢為韓日以及歐洲提供安全防務,而他們卻僅僅支付了極低的軍費,美國成了冤大頭。

特朗普遂決定要求韓日兩國以及歐洲盟友增加軍費,特朗普開出的軍費價碼是韓國由8.7億美元增加到50億美元的分攤。經過多輪談判都未取得成功,即使美國把軍費分攤降到了40億美元,韓美在4月份舉行的最新軍費分攤談判同樣破裂,韓國還是拒絕了美國的軍費分攤要求。韓國堅持只依據有效的韓美《防務費分擔特別協定》中規定的增加10%,兩廂相差太遠,協議無法達成。

美國與韓國進行軍費分攤談判的時候,為了逼迫韓國就範,美國把美軍駐韓基地韓國籍的3000多名軍人進行停薪放假,以此來逼迫韓國政府。而得到民眾支持的韓國政府則宣稱美軍駐韓基地在使用的時候,發生多次漏油事故,汙染了韓國的土地和地下水,並被檢測出地下水致癌物超標,需要美國支付基地汙染治理費1140億韓元。結果可想而知,定當不歡而散,美國接下來只剩下美軍打道回府這個撒手鐧威懾武器了,但如此重要的朝鮮半島,美國會輕易放棄嗎?


而特朗普對日本的要求更離譜,從18億美元增加到90億美元左右,增幅達到了五倍。特朗普的理由非常簡單“若日本遭受攻擊,美國必須為日本而戰,但美國受到攻擊時日本卻不用投入戰鬥。”但日本同樣是一口拒絕的,日本的理由同樣覺得美國的“保護費”太過分!更何況90億美元已經嚴重突破了日本防務費佔其GDP的比重2%的峰值。也就是說,日本是沒有這麼多的軍費分攤給美國的。更何況日本分攤給美國的軍費已經夠多的了。再加上美軍駐日本基地的人員在日本的胡作非為,讓日本民眾很難接受,再要這麼多的“保護費”,日本政府實在無法向國民交代。日本其實還有一個小心思,那就是看看韓國分攤美國的軍費到底能有多少,韓國政府拒絕向美國分攤40億美元的軍費,對日本來說,也是一個討價還價的籌碼。


對於歐洲國家,美國總統特朗普指出,美國的國防開支佔到了GDP的3.5%,而歐洲國家只有1%,甚至有的1%都還沒到。特朗普的意思是歐洲搭了美國的便車,又不貢獻軍費,因此特朗普要求所有盟國在2024年前把軍費提高到GDP的2%,據美國國防部以及北約披露的數據來看,歐洲北約盟友只有9個成員國的軍費開支達到了其GDP20%的目標。對此,特朗普是相當不滿的。

而歐洲國家的想法卻不一樣,蘇聯已經垮臺,美國還在歐洲駐軍,美國故意誇大俄羅斯的威脅,故意刺激俄羅斯的反應,將歐洲綁在美國的戰車上。故此,法國、德國大有不再依賴美國,歐洲要主宰自己命運的想法。法國總統馬克龍甚至還呼籲建立歐洲自己的軍隊,以擺脫美國對歐洲的控制。歐洲的民眾也很反對增加軍費開支,認為優先進行軍事化,只會為歐洲帶來安全風險,成為美俄戰略的犧牲品,增加軍費開支會忽視民生問題,氣候保護等等議題。

不可否認,韓國也好,日本也好,歐洲的北約盟國也好,全都認同美國對其防務安全的貢獻,但是韓國和日本對特朗普的獅子大開口,索要的“保護費”太離譜,紛紛表示了拒絕。而歐洲盟友國家,各有各的國情和國內問題需要解決,大多數又不願意過多捲入美俄的戰略衝突之中去,對軍費的增加大多數都是持反對意見的。特朗普索要“保護費”的行為,一開始就是歪的,註定會碰壁!


科沁雜談


美國要求軍費實際不是一個正常的事情吧。正常來說,一個國家在其他國家駐軍是需要付支付租金的,而不是讓別人支付費用。日本與韓國那屬於有求於美國才不得不向美國提供出支付軍費,在歐洲這個情況就不一樣,在歐洲許多地方是美國要求使用,人家不給美國軍費也一樣,在很多地方的駐軍都是歷史性的問題了。

歷史上美國人通過租借的方式獲得人家的基地使用權,現在反而要讓人給錢,這現實嗎?各國情況還有所不同,現在的情況屬於某些國家尋求美國的支援,不得不接受向美國支付軍費的條件,歐洲這個情況就不一樣了,不歡迎美國駐軍,比如:德國就認為美國駐軍可以撤離了,現在美國和德國根本就沒法談這個軍費問題,德國是希望美國撤軍,美國不願意從德國撤出,只能夠讓步了,這不是美國人能壓迫別人的事,

現在來說日韓容易壓迫,可惜現在日韓也扛不住,不敢答應,至於在歐洲美國人面臨的問題就是另一個形式,只能換個方式對待了,這屬於看人下菜碟兒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