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需求 “因为麻烦,所以需求”

1997年的一天,一个名叫里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的人正在家里百无聊赖地整理旧报纸旧杂志,突然在一摞早已被遗忘的废纸下面发现了一件让他十分不爽的东西。这是电影《阿波罗13号》的录影带。就在六周前的一个晚上,哈斯廷斯和妻子一起在家中观看了这部电影。

这盘录影带,本应在看完后第二天一早就还回百视达(Blockbuster)的。在他想起这件事的一瞬间,心情一下子跌到了谷底。

他脑中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赶紧去计算一下迟还罚金。整整40美刀!都能把这盘该死的录影带买下来了。这个麻烦说来也不算什么大事,但着实令人心烦,因为这笔钱等于是对哈斯廷斯马虎大意的惩罚。

第二个想法让他更加心生畏惧:我老婆知道了会怎么说?一想到老婆很可能会用沉默作为回应,他就觉得更加痛苦。哈斯廷斯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十分生动的一幕:老婆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翻了个白眼给他。“那是个能杀死人的白眼啊!”哈斯廷斯回忆说。

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这种事,但是里德·哈斯廷斯和我们不一样。这次不愉快的经历促使他对电影租赁业运营机制及其给人们带来的麻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那天下午,哈斯廷斯正在去往健身房的路上,当他还在为40美元的罚金而心烦意乱之时,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为什么电影租赁不能借用健身中心的运营模式呢?无论你是经常还是偶尔使用这项服务,都只需支付一笔固定的费用。”这个问题又引出了其他一些问题:只收取固定的会员费,没有迟还罚金,电影租赁服务真的可以这样做吗?没有迟还罚金的压力,客户会不会干脆不还录影带了呢?能否购买海量的电影以满足所有客户的需要?怎样才能实现盈利?

哈斯廷斯开始一点点完善这个想法,从最初纸上的写写画画,逐渐转移到了现实生活之中。最终,一家名叫奈飞(Netflix)的公司成立了,并发展成为21世纪成长最快的公司之一。

回顾当初,这个想法竟是如此简单直白。没有罚金,也没有罚金引来的恼火,借还非常方便,谁不愿选择这样一个电影租赁系统呢?奈飞就是这样在百视达的眼皮底下成长起来的。当百视达这帮高管在眼睁睁地看着奈飞连续实现19个季度的高速发展之后,才决定投放自己的录影带邮递服务。不单是百视达,沃尔玛、亚马逊和迪士尼等零售业与娱乐业巨头也纷纷加入进来。面对众多拥有先天优势的竞争对手,奈飞一路披荆斩棘,以策略制胜。

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里德·哈斯廷斯能在消费者遇到的困扰中看到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需求,而我们其他人虽然都有着相同的经历,却根本没有注意到其中存在的潜力,甚至连抱怨都不曾有过?

洞察需求 “因为麻烦,所以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