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講你們心目中最愛的作家,前三名都是誰?

劉禹祺---


第一人是:尼采

尼采哲學的主題是生命的意義問題,而他對這個問題的解答便是:靠藝術來拯救人生,賦予生命以一種審美的意義。尼采並不就此止步,他毅然攻擊最受尊敬的典範—大衛施特勞斯,以此抨擊德國人的粗俗的傲慢和愚笨的自得:“司湯達曾發出忠告:我一來到世上,就是戰鬥。”

尼采認為,在沒有上帝的世界上,人們獲得了空前的機會,必須建立新的價值觀,以人的意志為中心的價值觀。

第二人是:馮友蘭

他的《中國哲學史》是繼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之後又一部具有廣泛影響的中國哲學史著作,代表了30年代中國哲學史研究的最高水平。此書被馮的美國學生卜德譯成英文,成為現今西方人系統瞭解中國哲學的為數不多的著作之一。在這部鉅著中,他自稱為“釋古派”而與胡適的“疑古派”相區別。他著力論證了儒家哲學在中國哲學史上的正統地位。這為他後來創立新理學思想體系積累了思想材料,作了必要的理論準備。1990年7月,馮友蘭七卷本的《中國哲學史新編》全部完成。馮友蘭說這部書“不僅是過去的歷史的敘述,而是未來的哲學的營養。這部中國哲學史著作,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

第三人是:周國平

在周國平的著作中,是這樣描述人生課題的:人生在世,免不了要遭受苦難。所謂苦難,是指那種造成了巨大痛苦的事件和境遇。它包括個人不能抗拒的天災人禍,例如遭遇亂世或災荒,患危及生命的重病乃至絕症,摯愛的親人死亡。也包括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的重大挫折,例如失戀,婚姻破裂,事業失敗。有些人即使在這兩方面運氣都好,未嘗吃大苦,卻也無法避免那個一切人遲早要承受的苦難——死亡。因此,如何面對苦難,便是擺在每個人面前的重大人生課題。


歆靜CHINA


中國的曹雪芹,俄羅斯的列夫 托爾斯泰,法國的居伊 德 莫泊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