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站是傳遞文書和供來往官員歇宿、換馬的處所,承擔著十分重要的郵傳任務,驛站又有驛、站、塘、所、鋪(堡)之分,鋪與鋪之間一般為10裡或20裡,以保證文書和人員傳遞的快捷。明清時期,徐州河道密佈,阡陌縱橫,水陸交通十分發達,由於燕家營村一帶地勢低窪,周圍雨水多彙集於此,以致影響驛道的暢通,燕營村旁邊的灌溝河上連安徽蕭縣,下通奎河,南下匯入淮河,明萬曆十八年(1590),官府在灌溝河上建造石橋,名燕家橋,民間俗稱燕橋。
燕橋位於銅山縣三堡鎮四堡村橫跨灌溝河,橋南北向,為三孔石拱橋,全長28米,橋面寬7米,淨高4.6米。橋孔採用聯鎖式砌券法,以中孔最大,單跨達6米,左右兩孔單跨各4米,兩券之間作分水金剛牆以承券腳。
燕橋兩側的石欄杆別具一格,民間有一段歌謠:“四個平四個端,四個蘑菇個尖,四個石猴把兩邊”。原來,該橋兩側的欄杆從外到內依次為石猴、石尖、石蘑菇、石端、石平,且兩兩相對,一共20個。在橋身兩對石猴之間,是2米多長的石欄板,上面雕龍畫鳳,格外美觀。橋頭原來還有石獅,作鎮邪之用。現橋身僅存安裝橋欄杆的座槽,橋面上的青石板已被摩得光滑錚亮。
燕橋橋牆兩側,各有一對造型別致、雕刻精美的石雕龍頭----“吸水獸”,既作為河水水位的標誌,又起裝飾美化的作用。戰爭時期燕橋東側的龍頭被炸掉,吸水獸下迎水一面是兩隻精雕細刻的伏鱉,用2米多長的整石雕刻,既能分剎水勢,又起裝飾作用。兩隻鱉嘴巴微張,頭部和背脊上的紋路清晰流暢,特別是鱉的雙眼雕刻得十分傳神。低頭的是鱉,抬頭的是龜,意為“低頭看水流,昂頭觀天象”。
燕橋設計合理,施工精良,每塊石料都打鑿得平整光滑,橋身金鋼牆石料相互錯開,塊石之間用鐵鉤扒上,石縫間還墊有鐵片,再澆以鐵汁,雖經400多年的風雨剝蝕、炮火洗禮,仍堅固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