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1名少先隊員曾用木製假槍嚇退300多人國民黨武裝挨戶團

5月4日,天氣晴好,在湘潭工作的陳永仁,特意帶著孫輩趕回老家茶陵縣嚴塘鎮灣裡村,參觀村裡留存的茶陵縣蘇維埃政府、紅軍政治保衛局、工農紅軍獨立師辦事處等紅色舊址,過一個不一樣的五四青年節。

這11名少先隊員曾用木製假槍嚇退300多人國民黨武裝挨戶團

灣裡村留存的茶陵縣蘇維埃政府舊址 陳洲平 攝

灣裡村被譽為“紅軍村”,地處羅霄山脈腳下,位於茶陵縣嚴塘鎮東南部。1930年10月,茶陵縣蘇維埃政府從堯水南岸遷於此。1930 年冬,這裡召開了茶陵縣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正式選舉譚德發為縣蘇維埃政府主席。1931 年 3 月,譚餘保任主席。政府設有勞動部、財政部、土地部、軍事部、工農檢察委員會、政治保衛局等機構。

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戰爭年代,灣裡人民積極參軍參戰,擁軍優屬,跟著彭德懷前往江西支援前線,為民族解放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與犧牲。據不完全統計,灣裡村已被正式追認為革命烈士的有 76 人,是茶陵烈士最多的村。

故事

“槍聲”響成一片,敵人誤以為放排槍而逃

進入灣裡村,巨大的紅軍廣場 映入眼簾。廣播裡清脆柔情的《十 送紅軍》,雕塑中揹著大刀、手持長 槍梭鏢的紅軍戰士,把我們帶回到 那個硝煙歲月。離紅軍廣場不遠 處,是聞名遐邇的革命遺址——茶 陵縣蘇維埃政府舊址。

在茶陵縣蘇維埃政府舊址,陳永仁帶著孫輩穿過前院天井,特意 走進右邊的第二間展廳。只見展 廳內插著 4 杆梭鏢,周圍牆壁上掛著幾場戰役的宣傳畫。

這11名少先隊員曾用木製假槍嚇退300多人國民黨武裝挨戶團

陳永仁語氣深沉地說:“你們可 能想象不到,當時我們紅軍就是靠 著這些簡陋裝備,打贏了一場場戰 役。當時的少先隊,也敢於鬥爭, 智鬥敵人!”隨著陳永仁的講述,一 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重現在眼前。

1930 年,中共茶陵縣委、縣蘇 維埃政府等機關遷駐嚴塘鎮灣裡村,赤衛隊、少先隊組織先後建立。少先隊由十六歲以上、二十三 歲以下的青年組成,屬半軍事化不脫產的地方武裝組織,武器以大刀、梭鏢為主,配以少量鳥銃等。當時最有趣的要屬少先隊的木製假駁殼槍,這種假槍上面捆綁4至6個子彈殼,彈殼裡填滿火藥,外裝引硝,點燃後爆炸發出連續巨響。

除農業生產外,少先隊員們還 跟著農會、赤衛隊參加打土豪的鬥 爭,一有情況隨時動員,配合紅軍 和游擊隊行動。其中頗具影響的 是鳳凰山阻擊戰,少先隊員們用木 製假駁殼槍嚇退三百多人的挨戶團。

這11名少先隊員曾用木製假槍嚇退300多人國民黨武裝挨戶團

1931年10月,由於國民黨軍隊 的圍剿,茶陵縣蘇維埃政府等機構 準備撤離灣裡村,茶陵、安仁、永新 三縣的國民黨地方武裝挨戶團趁機組織三百多人的隊伍,從嚴塘梅田、 井頭方向耀武揚威地向灣裡村進發,妄圖圍剿灣裡紅色革命根據地。時任第二鄉(轄灣裡、巖內)蘇 維埃政府主席的陳新苟接到情報後,迅速帶領譚這保、陳世苟等11名 少先隊員,攜帶木質假駁殼槍、梭鏢 等武器,埋伏在灣裡村鳳凰山上。

這11名少先隊員曾用木製假槍嚇退300多人國民黨武裝挨戶團

當年灣裡村少先隊員們使用的梭鏢 陳洲平 攝

鳳凰山是村裡的制高點,居高 臨下,易守難攻。少先隊員們嚴陣 以待,大約埋伏了半個小時,挨戶 團走在前頭的兵匪進入了灣裡村 中間的橋頭。陳新苟一聲令下: “放!”霎時,十一支木製假駁殼槍 迅即點燃引硝,“乒乒乓乓”的“槍 聲”響成一片。少先隊員們迅速裝 填火藥,持續燃放,硝煙瀰漫鳳凰 山頭。敵人頭目誤以為是紅軍和 游擊隊放排槍,早已有了埋伏,一 時間隊伍亂成一團,不敢戀戰,急 忙掉頭,狼狽逃竄。

此事在當地傳為佳話,蘇區人民歡欣鼓舞。當地還有《保衛蘇維埃》民謠流傳:紅旗獵獵滿山崗,和尚山上擺戰場。烏槍火鏡松樹地,打垮茶陵挨戶團。保衛工農蘇維埃,紅色政權萬年長。

路線

1.從株洲出發,經京港澳高速——衡炎高速——茶陵東下——沿S345 省道至嚴塘鎮嚴溪村——左轉至嚴塘大橋沿漚江直上——灣裡村

2.從株洲出發,沿蓮株高速——武深高速——衡炎高速——茶陵東下 ——沿S345省道至嚴塘鎮嚴溪村——左轉至灣裡村

(全媒體記者 陳洲平 通訊員 陳啟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