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退休了,为何一定要回老家,留在“一线城市”不是更好?

历史上有很多官员,在特定情形下,大都以年迈多病为由,主动辞去官职,回到家乡,仕途往往就此终结。

秦国名将王翦,在攻下燕都之后,立刻上表告老还乡,后来秦王请他再度出山,王翦都以各种理由推脱了。

古代官员退休了,为何一定要回老家,留在“一线城市”不是更好?

唐贞观年间,李靖在进击吐谷浑后,被盐泽道总管高甑诬告谋反,后来唐太宗李世民查清了真相,但李靖坚持请求告老还乡,“乃阖门自守,杜绝宾客,虽亲戚不得妄进”。

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86岁的贺知章向朝廷请求,回到故乡越州永兴,这才有了“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千古名句。

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定国后,大封功臣,刘伯温受封诚意伯,食禄二百四十石。然而,受封还不到一年,刘伯温就主动提请远离朝堂,回到青田老家。

古代官员退休了,为何一定要回老家,留在“一线城市”不是更好?

以上官员,而且大都是京官,在某个合适的机会,请求退休,告老还乡。京官的任职地大都是在京城,是别人眼中的“一线城市”,生活条件好自不必说,为什么还要回到不被人关注的家乡呢?

告老还乡是我国流传很广的一种退休制度。国人乡土观念较重,所谓落叶归根,不论是做官的仕人,还是商人游子,都有一种想法,就是晚年回到生养自己的故土。退休回家乡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告老还乡,还有一层含义:就是主动辞职,提前退休。为什么要主动提请回乡呢?这里面其实是有说法的。

古代官员退休了,为何一定要回老家,留在“一线城市”不是更好?

年迈或多病已经干不动工作

古人讲究“退而致仕”,也就是“还禄位于君”。同时,也说“大夫七十而致事”。这说明大夫级别的到了70岁才能退休,古代寿命普遍较短,70已是高龄老人,很多人是干不到这个岁数的。如果再有疾病,更要提前退休了。上文提到贺知章已经80多岁了还在任上,很多工作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古代官员退休了,为何一定要回老家,留在“一线城市”不是更好?

远离权力斗争

如何躲避权力斗争,回乡或者漫游山水是最好的选择。历来“告老还乡”适应的官员必定有一定的级别,他们又或多或少参与朝廷权力斗争。自古官场反复无常,再圆滑的官员也会树立政敌,而且官场“人走茶凉”,一旦失权,难免不会招致“秋后算账”。如此,回乡则成为保全自己的一种手段。

古代官员退休了,为何一定要回老家,留在“一线城市”不是更好?

对官场失意绝望

历来官场竞争激烈,失意绝望者不乏其人。很多人官场失意后,或纵情山水,或借酒浇愁,但也有告老还乡,主动辞职的。如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解印辞官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纵情山水。

古代这些官员回到家乡后,一般都会做些什么呢?

古代官员退休了,为何一定要回老家,留在“一线城市”不是更好?

从史料记载来看,大致会选择以下几种方式:

  • 一是著书立说。如明代名臣赵贞吉致仕归乡,居家闭门著述。
  • 二是仍然参与朝中事务。如西汉汉成帝时期的丞相张禹归乡后,并没有闲着,由于保留有天子师的身份,国家每有大政,他还要参与定议。
  • 三是兴办教育。明成化、弘治年间的户部尚书李敏因故致仕后,便在家乡紫云山麓修建了书院,教导乡民。
  • 四是参与地方事务。很多官员回乡后,凭借个人威望,为地方兴利除害,调解亲邻纠纷,继续发挥着余热。

当然,也有官员退休后,利用人脉和特权,为祸乡里,我们暂不细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